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7 06: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同步练习
选择
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分别放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甲和乙,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由此可以知道(  )
A.甲物的密度比乙物的密度大
B.甲物的密度比乙物的密度小
C.甲物与乙物的密度相同
D.无法判断甲、乙两物体密度的大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每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
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3.下图的各现象中,可作为“物质质量与体积有关”事实依据的有(
)
A.
(1)与(2)
B.
(2)与(3)
C.
(2)与(4)
D.
(1)与(4)
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
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5.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将一杯水倒掉一半,水的密度变为原先的一半
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不一定大
D.由密度公式ρ=m/V
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填空
6.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选用
(选填“相同体积”或“不同体积”)的铁块完成探究时,要使用
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还需要选用
(选填“相同物质”或“不同物质”)继续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7.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 
 ;体积为0.18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 
 kg,水凝固成冰后,变化的体积为 
 m3(已知ρ冰=0.9×103kg/m3)。
8.我们通常说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也就是说:体积相同的铁和棉花,铁的________比棉花的大;有一体积为20cm3的实心铁块,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58g,将铁块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9.“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 
 kg,若将它切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题
10.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甲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
?小希的方法:
(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kg。
(2)如图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cm3。
(3)枇杷的密度为    kg?/m3。
(4)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小明的方法:
?(1)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2)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3)枇杷的密度ρ=?m/3V。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答:                。?
计算
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1)求冰块的体积V。
(2)若冰块吸热后,有3×10﹣3米3的冰融化成水,求水的质量m水。
小瘦子学习了密度和力相关知识后觉得,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有多种方法,于是他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300g,杯中放入石子溢出一部分水以后称得总质量是315g,把石子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290g。
(ρ水=1×103kg/m3)求:
(1)石子的质量是多少?
(2)石子的体积是多少?
(3)石子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
一、1-5
B
C
D
B
C
二、
6.
不同体积
天平
不同物质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180;0.02
质量;7.9×103
16;不变。
三、
10.(1)
【答案】0.023
?【解析】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20?g,游码的质量为3?g,则枇杷的质量m=20?g+3?g=23?g=0.023?kg;
?(2)
【答案】20
?【解析】枇杷的体积V=80?cm3-60?cm3=20?cm3=2×10-5?m3;
?(3)
【答案】1.15×103?
?【解析】枇杷的密度ρ=m/V=0.023?kg/(2×10-5m3)=1.15×103?kg/m3;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不正确;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6颗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3?V。所以不正确。
?(4)
【答案】不正确,因为6颗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3V
四、
11.解:
(1)由ρ=得冰块的体积:
V冰===0.01m3。
(2)由ρ=得3×10﹣3米3冰的质量:
m冰=ρ冰V冰′=0.9×103kg/m3×3×10﹣3m3=2.7kg,
因为冰化水质量不变,
所以冰块熔化成水后的质量:
m水=m冰=2.7kg。
答:(1)冰块的体积为0.01m3。
(2)若冰块吸热后,有3×10﹣3m3的冰熔化成水,水的质量为2.7kg。
 
12.解:(1)石子的质量:
m石=m2﹣m3=315g﹣290g=25g;
(2)溢出水的质量:
m水=m1﹣m3=300g﹣290g=10g,
由ρ=得,溢出水的体积:
V水===10cm3,
石子的浸没时,则有:V石=V水=10cm3;
(3)石子的密度:
ρ石═==2.5g/cm3。
答:(1)石子的质量为25g;
(2)石子的体积是10cm3;
(3)石子的密度是2.5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