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每当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无数微小的生命
工厂又开始了一天新的生产活动。这些工厂就是指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它们将阳光作为进行生产的动
力,因而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光合作用。”
————《科学探索者》
活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实验注意事项
1、酒精易燃,不可直接在
酒精灯上加热;
2、用酒精灯加热时要小心,
以免被沸水、蒸汽烫伤;
3、使用酒精灯前应检查灯
体是否完好;
4、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
给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5、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
焰;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
盖灭然后再将灯帽提起一下;
6、酒精灯不用时应及时熄灭
,盖好灯帽,以免酒精挥发。
7、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使用时要小心。
实验讨论分析
处理方法 黑纸遮挡部分 未遮挡部分
颜色变化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
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
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
验结果说明什么?
不变蓝
变蓝
实验参考答案
1、暗处理是为了耗尽叶片中存在的淀粉,避免
叶片已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对叶片接受光照的不遮光部分进行处理,是
检验植物合成淀粉能否需要光的主实验,叶
片遮蔽光部分是设置的对照。
3、叶肉细胞中叶绿素能溶解于酒精溶液,使叶
片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
4、用碘液染色后,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叶片遮光部分不变颜色。说明光是植物光合
作用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
实验原理
绿叶在光下是否合成淀粉,可用碘液进行测试
,因为在化学反应中淀粉遇碘变蓝。但是碘分子难
以进入叶的活细胞,而且叶绿体色素的颜色会干扰
碘与淀粉显示的蓝色。因此,用煮沸的酒精杀死叶
片细胞,并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碘分子浸入脱
色叶片,测试淀粉是否存在。
小结
经过上述验证试验,我们可知:经过遮
光处理的绿叶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深
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表明绿叶合成
淀粉需要光。
由此可见: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
的必需条件。
引深拓展
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糖类,不同的植
物的主要光合产物有所不不同。大多数高
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洋葱、大
蒜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糖类曾经被认为是光合作用的唯一产物
,而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其它物质,被
认为是利用糖类再度合成的。现在已知,这
些物质的一部分确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
是由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转变形成的。
结束
知识拓展
演示: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结果分析—1
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新燃
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用,
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绿色植
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演示: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结果分析—2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
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
作用需要水……
圆圈内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引深拓展
小结
这两个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
光合作用时,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氧气。
所以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氧气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银边天竺葵
彩叶草
银边翠
活动: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结果
植物 用碘液检验叶片
绿色部分 白/彩色
部分
银边翠
银边
天竺葵
彩叶草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试验分析
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
因为它们白色的边缘不含叶绿素。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
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
作用需要叶绿素。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
素存在于叶绿体内,因此,叶绿体可能是光合
作用的场所。
不同的光谱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影响,一般来说,
叶绿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实验小结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光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转变
由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淀粉等),并且释放出氧气。
2、能量转变
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食物来源
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二)能量来源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三)氧气的来源
据估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课外拓展
在严冬季节,我们能吃到的新鲜的蔬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道理是什么?
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譬如,我们可以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怎样给作物施二氧化碳?
⑴增施有机肥
⑵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3)点煤球炉
动动脑
1、据研究,植物在中午前后光合速率较快,如果依靠空气中二氧化碳本身的浓度差所造成的扩散作用为动力来移动补充,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因此,我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提到“正其行,通其风”,其原因是:
2、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很低,约为5%,作物现有的产量与理论产量相差甚远,所以增产的潜力很大。你的办法是
(保证通风良好,使大量的空气(包括C02)通过叶面,利于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延长光合时间,如补充人工光照;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加强光合效率,如控制光、温、水、肥料和二气化碳等。
总结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