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6 16: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36320010998200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物理期末模拟统考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23日12时41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7个月”指的是时刻
C.“天问一号”从地球到火星的位移大小就是其运行轨迹的长度
D.研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的轨迹时可以将探测器看成质点
2.下列关于质点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确定火车的位置时,火车可视为质点
B.人们观察日食现象时,可把月球看作质点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观察月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视为质点
D.地球绕太阳公转,观察地球的运动轨迹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3.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上,木块静止不动,关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mg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μF
D.若增大F,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
4.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 )
A.在0~1 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在1 s~2 s内,物体向右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1 s~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 m/s2
D.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左方
5.据《自然》杂志报道:身体仅6mm长的沫蝉(一种昆虫)跳跃高度可达70cm其跳跃能力远远超过了人们以前认为的自然界的跳高冠军跳蚤,已知沫蝉竖直起跳时,加速度可达4000m/s2,则沫蝉竖直起跳时对地面的压力与其体重的比值为(  )
A.41:1 B.401:1 C.400:1 D.4001:1
6.如图所示,轻绳悬挂的灯笼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静止于空中,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false,设红灯笼的质量为false,重力加速度为false,则水平风力大小为(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受到M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B.根据受力分析,M受到了6个力的作用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8.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大小为20 N的水平推力,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水平方向受的合力是(  )
A.20 N,水平向左 B.19.6 N,水平向左
C.39.6 N,水平向左 D.0.4 N,水平向左
9.石块A自塔顶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3.2m时,石块B从离塔顶5.6m处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false,则塔高为(  )
A.6.05m B.6.35m C.6.65m D.6.95m
10.“星跳水立方”节目中,某明星从跳板处由静止往下跳的过程中(运动过程中某明星可视为质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距离水面的高度为10m
B.该明星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处于超重状态
C.1s末该明星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D.该明星在整个下跳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m/s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全对得4分,错选或未选得0分,漏选得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12.小物块从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初速度false滑下,在时间false内下滑的位移为false,其false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false,false,则(  )
A.false B.false
C.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 D.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625
13.在动摩擦因数false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false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false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fals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alse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false,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false,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不会突变
14.如图所示,一小球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时间均为2s,设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A,则(  )
A.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m/s2
B.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4m/s
C.小球在AE段的平均速度为3m/s
D.小球从D到E的时间为4s
15.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A。可移动的挡板MN一端始终垂直于半圆柱A,初始时,挡板的延长线过半圆柱截面圆心O,且与水平面成30°角。在A和挡板MN之间放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均匀球体B,其半径也为R。初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挡板MN沿顺时针方向缓缓向下移动直至水平。则对从初始到挡板MN水平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A对B的支持力为false
B.全过程中挡板对B的支持力大于A对B的支持力
C.全过程中挡板对B的支持力逐渐变大,A对B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D.挡板MN水平时,A对B的支持力为false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实验题(2小题共18分)
16.“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关于此实验,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如果将两个绳套换成两根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不同
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的目的是确保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3)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分别用F1与F2拉两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O点。现让F2大小增大,方向不变,要使结点仍位于O点,则F1的大小及图中β(β>90°)角的变化可能是( )
A.增大F1的同时增大β角 B.减小F1的同时减小β角
C.增大F1的同时减小β角 D.减小F1的同时增大β角
17.“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小车必须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同一位置释放
B.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C.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3)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false______false;(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平衡好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false)
0.69
1.18
1.66
2.18
2.70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如图丙所示),请说明主要原因。______
四、计算题(本小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与单位)
18.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连接。现将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0.8m,B点距离C点的距离L=2m(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g取10m/s2)。求:
(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写出滑块从A点释放后速度大小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19.用三根细线a、b、c将质量为m的小球1和质量为2m的小球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线a、c分别对小球1和2的拉力大小;
(2)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
20.用如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和斜面将货物运送到斜面的顶端,传送带两端AB的距离为d=10.4m,传送带以v1=10m/s顺时针匀速运动,右端B靠近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斜面底端与传送带的B端之间用一段长度可以不计的小圆弧平滑连接。斜面的总长L=9.8m,当物体以v2=12m/s向右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冲上传送带,发现物体通过B点后经t=2.0s第二次到达斜面上的C点,物体和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求:
(1)物体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
(2)BC的距离;
(3)为了将物体送上斜面的顶端,要在A端给物体一个向右的水平初速度,求这个初速度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B
6.D
7.D
8.C
9.A
10.B
11.CD
12.AC
13.AB
14.BD
15.BC
16.F′ D BC
17.交流电 C 0.16 可能是在计算F时忘记加入砝码盘的重力,使作出的图象向左平移造成的
18.(1)最大速度为4m/s;(2)0.4;(3)见解析
19.(1)false,false;(2)false
20.(1)1s;(2)4m;(3)17.3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