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6 21:27:22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上)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座位号
综合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題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C-35.5Mg-24
Ca-40Fe-56zn-65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题-27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食品的种类繁多,营养丰富。下列食品中含维生素相对较多是()
A酱牛肉
B豆腐
C.凉拌西蓝花
D纯碱馒头
2.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少失误或危险,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蒸发食盐水B.称取一定量氯化钠固体C向试管中加入食盐粉末D稀释浓硫酸
3.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制
B.海水晒盐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D.用餐具洗涤剂洗碗
叶脉书签
的硬度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c
A.用石灰浆粉刷树木B大理石做建筑材料C钛合金制造人造骨D用生铁制造自行车架
九年级综合试卷第1页(共12页)
5.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
A.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上涂牙膏
B.用食盐水除热水瓶胆内壁上沉积的水垢
C.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先用干布擦净后再用带油的布擦
D.做馒头时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发酵粉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
B.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白色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C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有氨味的气体
7.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铝单质放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302=2Al2O3
化合反应
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OH)3+3HCl=ACl3+3H2O
中和反应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复分解反应
D比较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Cu(OH)2+Zn=Cu+Zn(OH)2↓
置换反应
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B.如果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C.人体每天约需3-5g的食盐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D.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9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甘氨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
,右图是甘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甘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甘氨酸中含有四种原子
CH—COOH
B.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核
C.甘氨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
D.甘氨酸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第9题图)
10.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金属元素是铁,目前提取量最大的也是铁
B.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氯
C.世界上铜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铝,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D.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
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B稀硫酸、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C白色纸张沾浓硫酸后变黑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纸张炭化
D硫酸铜和氯化铜溶液都呈蓝色
溶液中都含有铜离子
九年级综合试卷第2页(共12页)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末调研测试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R計、3岀岀b岀日
非选择题(共40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
28.(1)①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
②提供能量
(2)①钾肥
②杭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29.(1)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2)①金属(0.5分)
②隔绝了空气和水(05分)
(3)
4)①MnO2+2C高温Mn+2CO↑
20(价)变为+2(价)
30.(1)Zn+2HCI-=ZnCI2+H2t
(3)黑色固体表面冒气泡,固体逐渐减減少但不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同时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
31.(1)①含有钠元素(或含有钠离子)或干燥剂(合理即可)
②a、b、d或c、d、f
(2)①可溶05分)
@Pb
(NO.
)2+H,S=2HNO,+PbS_
③不溶0.5分)
32(1)①二氧化碳(或CO2)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二氧化锰(MnO2)
②(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温度升高(05分)、气体增多05分)
(3)①浓硫酸(0.5分)
②b(05分)
33.
(1)A:
Fe
F:
Na
CO,
(2)Ca(OH)2+H2SO.=CaSO4+2H20
(3)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34.(1)Fe+H2SO4=FeSO4+H2t
(2)98/56=x/8.4g(或56/98=8.4g/x)
(3)84%
(4)15g
(5)15.2%
(6)1500t
35.(1)NaNO3、NaCl(或氯化钠、硝酸钠)
(2)白色粉未中的硝酸钠可溶于水但不与稀盐酸反应,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与稀盐酸反
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且盐酸有剩余,白色粉末中的硫酸钡既不与
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NaNO3、NaCl、HCl
(3)不正确,氯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钠是
可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所以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
有氯化氢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或不正确,如果溶液中的溶质为№aNO3、NaCl、Na2CO3或NaNO、NaCl,加入硝酸银
溶液,溶液中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合理即可)
(4)小岗
5)既不与稀盐酸反应(或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
(6)不参加反应的可溶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