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实验高中19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能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都必须标明状态;
②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③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④吸热反应在加热后才能发生;
⑤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只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⑥一般说来,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⑦依据盖斯定律,反应焓变的大小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完全相同。
A. ②③⑥ B. ③④⑤ C. ④⑤⑦ D. ③④⑦
3.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S 的电离方程式:H2SH++HS-
B.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S2-+H3O+
4.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亚硝酸溶液中存在HNO2分子,呈酸性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④0.1 mol·L-1HNO2溶液中,c(H+)=0.015 mol·L-1⑤相同浓度时,HNO2的导电能力比HCl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⑤
5.已知反应X(g)+3Y(g) 2Z(g) ΔH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E2-E1
B.更换高效催化剂,E3不变
C.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n(Z)减小
D.压缩容器,c(X)减小
6.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A.pH=5的NH4Cl溶液 B.pH=5的NaHSO4溶液
C.pH=8的CH3COONa溶液 D.pH=8的NaOH溶液
7.室温下,有两种溶液:①0.01 mol·L-1 NH3·H2O溶液、②0.01 mol·L-1 NH4Cl溶液,下列操作可以使两种溶液中c(NH)都增大的是( )
A.加入少量H2O B.加入少量NaOH固体
C.通入少量HCl气体 D.升高温度
8.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稀释前的浓度相同
B.a、b、c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顺序为a>b>c
C.a点的Kw值比b点的Kw值大
D.a点水电离的c(H+)大于c点水电离的c(H+)
9.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1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
C(s)+2NO(g) 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一定有v正D.在T3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1的醋酸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pH=3
B.室温下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室温下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相同
D.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该温度下pH=7的溶液呈中性
12.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Ka增大
B.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25 ℃时,欲使醋酸溶液的pH、电离常数Ka和电离程度都减小,可加入少量冰醋酸
13.一定条件下,将SO2与O2以体积比2∶1置于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①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②体系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③体系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转移4 mol电子,同时消耗2 mol SO2
⑤SO2与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⑥v正(SO3)=2v逆(O2)
A. ①⑤⑥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4.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③和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②和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 L ④与V2 L 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15.在常温下,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K+、Na+、MnO、SO B. Na+、CO、AlO、Cl-
C. K+、Na+、Cl-、Br- D. K+、Cl-、Ba2+、HCO
16.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NaCN+HNO2===HCN+NaNO2
②NaCN+HF====HCN+NaF
③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
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10﹣10
C.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大,比HF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球能源紧张及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如图为C及其氧化物的变化关系图,若①变化是置换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
(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 ΔH1<0 ①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ΔH3<0 ③
2H2(g)+O2(g)===2H2O(g)ΔH4<0 ④
则途径Ⅰ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 。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
方法一 CO(g)+2H2(g)?CH3OH(g)
方法二 CO2(g)+3H2(g)?CH3OH(g)+H2O(g)
在25℃、101 kPa下,1 克甲醇完全燃料放热22.68 kJ,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4)金属钛冶炼过程中其中一步反应是将原料金红石转化:
TiO2(金红石)+2C+2Cl2TiCl4+2CO 已知: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TiO2(s)+2Cl2(g)===TiCl(s)+O2(g) Δ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 的ΔH= 。
(5)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
如:6Ag(s)+O3(g)===3Ag2O(s) ΔH=﹣235.8 kJ?mol﹣1
已知:2Ag2O(s)===4Ag(s)+O2(g) ΔH=+62.2 kJ?mol﹣1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8.(12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 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19.(12分)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已知H﹣H键、N﹣H键、N≡N键的键能分别是436 kJ·mol-1、391 kJ·mol-1、946 kJ·mol-1。
(1)写出合成氨的热反应方程式: 。生成1 mol NH3需要吸收或放出 kJ。
(2)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3)温度为T℃时,将2amol H2和amol N2放入0.5 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4)已知373 K时,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为K=0.12,若某时刻时,测得c(N2)=1 mol·L-1,c(H2)=3 mol·L-1,c(NH3)=2 mol·L-1。此刻可逆反应 。
A.向正方向进行 B.向逆方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
20.(16分)已知:25 ℃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1)25 ℃时,取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测得其pH=3。
①将上述(1)溶液加水稀释至1 000 mL,溶液pH数值范围为___________,溶液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②25 ℃时,0.1 mol·L-1氨水(NH3·H2O溶液)的pH=___________。
③氨水(NH3·H2O溶液)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时,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约为___________。
(2)25 ℃时,现向10 mL 0.1 mol·L-1氨水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___________(填序号)。
a.始终减小 b.始终增大 c.先减小再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某温度下,向V1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中p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pOH=- lgc(OH-)。
图中M、Q、N三点所示溶液呈中性的点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图中M、Q、N三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
高二期中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A D C A C D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A D C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1)C+CuOCu+CO↑
(2)等于 ΔH1=ΔH2 + (ΔH3+ΔH4)
(3)CH3OH(l)+O2(g)===CO2(g)+2H2O(l)ΔH=﹣725.76 kJ?mol﹣1 (4)﹣80 kJ·mol-1
(5)2O3(g)===3O2(g)ΔH=﹣285 kJ·mol-1
18.(12分)(1)A (2)B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 0 97.56%
19.(12分)(1)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46 (2)加压 t2~t3 (3) (4)B
20.(16分)(1)①3<pH<5 不变 ②11 ③
10-5 (2) b (3) Q Q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