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年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同步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年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同步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6 22: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年
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同步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B.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容易挥发
C.证木炭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工业炼铁
D.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
磷低
2.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可以(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减少CO2生成量
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3.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B.用嘴吹灭蜡烛火焰,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降低油的着火点
D.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4.以下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夜晚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房间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5.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活性炭净水
C.木材燃烧
D.火药爆炸
6.近两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化学品爆炸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民认识,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常识刻不容缓。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的是(  )
A.随身携带浓硫酸乘坐公交车
B.在运输烧碱的容器外张贴“腐蚀品”警告标志
C.疑似天然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D.携带鞭炮乘坐地铁
7.下列标志不属于消防标志的是(  )
A.
B.
C.
D.
8.下列替代品的使用中,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需要灭火时,用水替代干粉灭火器
B.检验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时,用氢氧化钠替代石灰水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用石灰石替代大理石
D.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氧气时,用KMnO4替代MnO2
9.用研钵将约20g氢氧化钡[Ba(OH)2]晶体磨成粉末,倒入小烧杯中。在一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0g氯化铵[NH4Cl]晶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止片刻,提起小烧杯。下列对如图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化学能低于生成物的总化学能
B.该反应和燃烧一样是放热反应
C.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用手触摸杯壁,能感觉到发热
10.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
B.酒精
C.氢气
D.天然气
11.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燃料,其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12.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
A.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
B.多种无机物的混合物
C.有机化合物
D.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物
13.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14.2010年4月20,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15.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石油
C.风能
D.潮汐能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中只有b试管中有白烟产生
B.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C.对比a和b两试管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D.本实验设计能证明燃烧的三个条件
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
A.煤粉
B.面粉
C.镁粉
D.大理石粉
二、填空题
18.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一般火灾常用 
 扑灭;油类火灾常用 
 扑灭;文物、档案及电路火灾常用 
 扑灭.
19.化学与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潮汐能和 
 等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20.某校学生宿舍发生粉尘爆炸事故,起因是学生庆祝生日,在蜡烛仍未熄灭之际,有人互撒面粉,导致粉尘爆炸,酿成悲剧。请回答:
(1)堆积的面粉只是小火燃烧,不易发生爆炸,而撒面粉时增大了 
 ,从而使面粉剧烈燃烧,引发爆炸。
(2)下列关于燃烧和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
B.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里也一定不燃烧
C.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量有关
D.CO和N2的混合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3)发生爆炸后,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该方法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4)为了研究其他的灭火方法,小明用生活中的泡腾片做了图1的实验。往水中加入泡腾片,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泡腾片的标签如图2所示。
①由图1实验可知,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写一条)。
②写出维C泡腾片中一种盐的化学式 
 。
③将维C泡腾片投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主要是因为柠檬酸和 
 发生反应,生成 
 ,从而使蜡烛熄灭。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1.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 
 。
(2)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液化石油气,它也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液化石油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写出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继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之后,人们又在开发以植物油、动物脂肪为原理而制得的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生物柴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两种主要产物是 
 。在普通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能减少约70%的二氧化氮排放。可减少 
 的形成,但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 
 ;开发使用生物柴油还有利于节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5ABDCA
6-10BBCAC
11-17DDACBDD
二、填空题
18.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煤;CH4+2O2CO2+2H2O;风能、核能、地热能;
20.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A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NaHCO3(或NaCl);碳酸氢钠;二氧化碳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1.汽油;移走可燃物;甲烷;热;CH4+2O2CO2+2H2O;二氧化碳和水;酸雨;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