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6 22: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
A.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B.将校园的杂草、树叶、废纸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等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石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水银、干冰、酒精依次属于单质、氧化物、化合物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水力发电
C.干电池
D.温泉浴
5.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B.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
B.
取液体C.
收集氢气
D.
点燃酒精灯
7.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锌粒在常温下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先装入稀硫酸
B.收集氢气时,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C.实验结束后,没用完的药品直接丢弃
D.用点燃法检验氢气前,先验纯
8.目前,太原市阳曲县已在多个地区开工建设了如图所示的新能源发电机组,该新能源为(  )
A.地热能
B.风能
C.核能
D.太阳能
9.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10.下列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称与对应的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选项
物质名称
俗称
化学式
A

干冰
CO2
B
酒精
乙醇
C2H5OH
C
氧化钙
生石灰
CaO
D
过氧化氢
双氧水
H2O2
A.A
B.B
C.C
D.D
1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资料着火时,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一旦发现有人触电,立刻用手将人拖离电源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盖灭
D.厨房里液化气大量泄漏时,立刻打开排风扇换气
12.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红磷,是为了提高红磷的着火点
B.冷却后,水倒流瓶内,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C.隔绝空气,可使燃烧的红磷熄灭
D.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14.下列反应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煤燃烧
B.干电池放电
C.光合作用
D.水电解
15.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工业制氧
C.食物腐烂
D.火药爆炸
二、填空题
16.(2015秋?东平县期末)化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甲烷燃烧时,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
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氨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

17.世博园区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CO2、SO2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会引起酸雨的是_____。
18.家庭用天然气作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19.大火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身安全带来巨大伤害。“明火”为森林大面积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在灭火中用了大量水,用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20.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E通常为气体,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下列情况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则C的化学式为
,E的用途可能是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则A的化学式为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1.已知A、B、C、D、E、F、I、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D、E、X为氧化物,F是一种气体化石燃料,C、I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X在反应①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22.实验室制取O2或H2可选用下图装置。
(1)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画出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图______。
(2)写出在实验室中,利用你画出的组合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所用红磷必须过量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二中能体现
CO2的物理性质是_____;
(3)实验三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4)实验四中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边试管发烫。
五、计算题
24.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69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5.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
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A
6.D
7.D
8.B
9.B
10.A
11.C
12.A
13.B
14.B
15.C
16.(1):蓝;CH4+2O2==CO2+2H2O(2)二氧化碳;酸雨.
17.CO2SO2 。
18.
19.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0.(1)CO2供给呼吸(合理即可)(2)Ca(OH)22NaOH
+CO2="="
Na2CO3+
H2O
21.催化作用
将D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为CO2
22.或
或或
23.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温度达到着火点

24.132g
25.30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