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第二课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第二课时 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7 08: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体会数学建模思想.
学习重点:
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决实际问题”.
探究2 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探究2
问:将一块长方形土地,分成两块小长方形土地,你有哪几种分法?
探究2 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探究2
问:如何理解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
即:若甲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1,则乙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2.
探究2 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探究2
问: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与哪些量有关?
甲作物的总产量=甲作物的种植面积×甲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乙作物的总产量=乙作物的种植面积×乙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探究2 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解:如图,一种种植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和BCFE。设AE=xm,BE=ym,根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组:
解:如图,一种种植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和BCFE。设AE=xm,BE=ym,根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组:
解得
新知讲解
答: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离一端120米处,作这条边的垂线,把这块土地分为两块长方形土地。较大的一块土地种甲种作物,较小一块土地种乙种作物。
探究2
问 你能对这种方案进行设计吗?
探究2 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螺丝:螺母=1:2
螺母=2螺丝
注:用盈亏两个方面用含车辆数的式子来表示人数。
巩固练习
1、(教材101页:习题8.3第2题)A地至B地的航线长9750km,一架飞机从A地顺风飞往B地需12.5h,它逆风飞行同样的航线需13h。求飞机无风时的平均速度与风速。
顺风速度=静风速度+风的速度
逆风速度=静风速度-风的速度
巩固练习
2、(教材102页:习题8.3第4题)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设用x张做盒身,用y张做盒底,则
解:
解得
答:用16张制盒身,20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25×16=400个,40×20=800个。
随堂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3、(教材102页:习题8.3第6题)从甲地到乙地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54min,从乙地到甲地需42min。甲地到乙地全路是多少?
路程=速度×时间
注意方程中左右两边单位的统一
巩固练习
4、(教材102页:习题8.3第7题)用含药30%和75%的两种防腐药水,配制含药50%的防腐药水18kg,两种药水各需多少千克?
配制前药质量之和=配制后药的总质量
配制前的药水质量之和=配制后药水总质量
作业布置
全效学习P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