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练习
一、单选题
同学们在科普节目上了解到,遇到地震时,被困在废墟中的遇险者通过敲击周围的固体向外求救,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了
A.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且固体传声的效果比空气好
C.
敲击固体发出的声音响度更大
D.
敲击固体发出的超声波使人听得更清楚
在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利用超声波测量海洋的深度
D.
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象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
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
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把响度放小些
D.
B超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原理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图中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
C.
图中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图中发声扬声器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直尺伸出桌面的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C.
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
丁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下列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阳光从东方射过来了
B.
雷声从东方传过来了
C.
云朵从东方跑过来了
D.
花香从东方飘过来了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11月1日,是湖南省实施防空警报统一试鸣制度的第19个年头,道县住建局人防办组织40余名人防干部分成4个小组,分赴道县二中、潇水学校、四小、周敦颐文化广场等地,组织开展“”防空警报试鸣及校园疏散安全演练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道县二中、潇水、四小等学校共5000余名师生参加防空警报校园疏散安全演练。关于警报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警报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警报声是一种超声波
C.
警报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人们听到警报声后都紧急疏散,说明了声能传递了能量将他们驱赶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液化现象
B.
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
C.
用B超检查发热病人的身体情况,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是为了多次测量减少误差
下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如图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障碍物位置
B.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和海底的情况
C.
利用“B超”对孕妇作常规检查
D.
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
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
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
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的一个画面:在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时,会发现纸杯纷纷落下,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在观看节目时“入座即静”,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我市很多学校将打铃声换成了彩铃,当同学们听到温馨的上课语音提示后,都会迅速走进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合??????????.
中考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这个过程中铃声是靠______传播的,其传播速度为______空气温度为.
如图所示是用来清新空气的加湿器,加湿器发出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将水“打碎”变成水雾状扩散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人体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坏很大,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______Hz,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都能产生______波,它的能量很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______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______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
乙图中,医生利用“B超”可以获得病人内部脏器的图象信息,说明:______;丙图中,放置于“清洗机”里面的眼镜,在清洗液的激烈振动的作用下,使得眼镜上的污垢被“敲击”下来,说明:______。
如图甲所示,医院里医生正在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信息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当声波向四周扩散时,它的能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遇到地震时,被困在废墟中的遇险者通过敲击周围的固体向外求救,人们在废墟外能听到声音,人们从废墟外获得一个有人被困的消息,属于声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损耗小,传声效果好,所以被困在废墟中的遇险者通过敲击周围的固体向外求救,故B正确。
C、敲击物体发出的响度跟敲击力度有关,跟声源是什么状态无关,故C错误。
D、人们不能听到超声波,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解: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当宇航员在太空中时,由于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于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D错误。
4.【答案】B
【解答】
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把响度放小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B超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原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解解:
A、图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乒乓球将微小的振动放大,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正确;
B、禁止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产生环节控制噪声,故B错误;
C、图中的实验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声,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
D、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6.【答案】D
【解答】
A.超声波的频率很高,高于20000Hz,人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
B.敲锣时用力越大,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锣声响度越大,与音调无关,故B错误;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C错误;
D.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发声体振动快,可以清除体内的结石,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解: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故B错误;
C、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8.【答案】A
【解析】解:A、甲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钢尺振动越快听到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故B错误;
C、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故C错误;
D、橡皮膜振动发声的声波传递给蜡烛的火焰,使火焰摇动,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解析】解:A、阳光从东方射过来了,与声音无关,A错误;
B、雷声从东方传过来,说明天可能要下雨了,通过声音传递信息,B正确;
C、云朵从东方跑过来,与声音无关,C错误;
D、花香从东方飘过来,与声音无关,D错误.
10.【答案】C
【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警报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错误;
B、超声波的频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人能听到警报声,所以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人们听到警报声后都紧急疏散,警报声在向人们传递信息,故D错误。
11.【答案】D
【解析】解: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说法正确。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蒸发时吸收手的热,故B说法正确。
C、用B超检查发热病人的身体情况,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说法正确。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是为了获取人在不同时段时的体温信息,不是减小误差。故D说法错误。
12.【答案】C
【解答】
A、声音的传播过程实际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声音可以同时向四面八方进行传递,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有关,在振幅一定时,距离越大,响度越小,故B错误;
C、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周围传播,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解: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障碍物位置、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和海底的情况、利用“B超”对孕妇作常规检查都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
14.【答案】C
【解析】解:A、物体的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故A错误;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的过程中,频率不变,音调不变,速度改变,故B错误;
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故D错误。
15.【答案】D
【解答】
A.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这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的特点,故D错误,符合题意。
16.【答案】能量?
声源
【解析】解: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在观看节目时“入座即静”,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7.【答案】信息?
能量
【解析】解:当同学们听到温馨的上课语音提示后,得到上课的信息,都迅速走进教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眼镜,仪器发出超声波,引起眼镜上污垢的运动而脱离眼镜,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18.【答案】空气;能量;响度;5400
【解答】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声音的响度大;
。
故答案为:空气;能量;响度;5400。
19.【答案】信息?
空气?
340
【解析】解:考生听到铃声自觉进入考场是利用声传递信息,声音是空气传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故答案为:信息;空气;340。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声音的传播、声速等,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
20.【答案】超声波?
能量?
次声波?
20
【解析】解: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振动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超声加湿器就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这一特点制成的;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自然界中的地震会产生次声,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由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无法听到。
21.【答案】次声?
超声?
反射?
回声定位?
声能传递信息?
声能传递能量
【解析】解: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都能产生次声波。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医生利用“B超”可以获得病人内部脏器的图象信息,判断各器官的健康状况,这属于通过超声来获得一些消息,属于声能传递信息。
丙图中,放置于“清洗机”里面的眼镜,在清洗液的激烈振动的作用下,使得眼镜上的污垢被“敲击”下来,这是超声导致污垢的运动,属于声能传递能量。
22.【答案】信息?
响度?
声源?
变小
【解析】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
不说话是控制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能量会变小。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