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左公柳》教学设计
梁父中心小学 王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训练流畅、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重点词句。
2.本文借物喻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
1.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文借物喻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成果展示: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左公柳》,齐读课题。
2、回忆文中一共写了左宗棠几件事?
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来感受左宗棠的精神品质。
二、精讲点拨:
过渡:先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课文哪几自然段讲了力排众议,主动请缨?
学习第一件事
1、研读“力排众议”:
(1)“力排众议”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
(2)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让我们感受到他刚强、坚韧、不屈不挠?请你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3)创设情境,角色换位,故事再现:
师:我就是光绪,你们就是大臣,我们来演演当时的情景。
“大臣”们阐述不同意见,左宗棠据理反驳。
师:我是光绪,你们都是左宗棠,再来说说收复新疆的理由。
(4)指导朗读。
师总结:以一家之言驳倒众议,这就叫做“力排众议”。
2、提示:当时,69岁高龄的左宗棠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咳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但发出了力排众议的豪言,还作出了怎样的壮举?
3、小结:此时,他的语言、动作、神态都告诉我们,左宗棠是怎样一个人?
(板书:爱国)
4、小结:细心的孩子们,第一件爱国事迹重点写的是力排众议,还是主动请缨呢?
提示:写人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还要有详有略。
学习第二件事:
1、过渡:第一件事让我们看到了左宗棠的刚强,那么第二件更感人。
2、请大家自由读第二件事,(8——11),并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待会把你的感受大声地读出来。
3、组织交流。
提示:谁来把感动你的语句大声读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提示: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征,让所有的人动容,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看这个情景。
提示:你从图中感受到什么?
师语言倾情:同学们,你们的脸上写着敬佩,能把这种敬佩之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a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左大人,此时,率领着抬棺队伍前行的你正想些什么呢?
b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西行队伍中的一员,你正在想什么呢?
c 将士们,在西行的途中,你刚刚收到了家书,你的母亲重病在床,,可是面对凛然前行的左老将军的背影,面对这口黑漆漆的棺材,你在想些什么?
d 是左老将军的精神感染了你,带着敬佩的感情读——
是左老将军的悲壮行为打动了你,带着必胜的信心读——
(3)你觉得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具有满腔爱国热忱)
(4)“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介绍左宗棠收复失地,再次激发学生情感。
5、点拨: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此时的左宗棠和将士们吗?
6、提示: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两年的时间,期间困难重重,有跟环境的抗争,有跟敌人的战斗,但作者只选取了抬棺出征的事来写,为什么? (你的见解很独特!)
小结:作者用了感人、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左宗棠的精神品质。
学习第三件事:
1、两年后,左宗棠带领士兵收复了新疆,并在新疆种下千里树林,创建了塞外奇观。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3自然段,感受左宗棠的爱国精神。
组织朗读第三件事
2、提示:所以,他的朋友杨昌浚去西北筹备军务事,本以为在新疆会看到诗人王之涣描述的(课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他却看到了三千里树林。(课件)“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
3、小结:学到这,我们从左宗棠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植树造林,建设新疆的壮举中,从几万将士与侵略者的战斗中,强烈地感受到什么?(爱国情、赤子心)
三、总结深化:
1、听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们再次凝望左公柳。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请齐读)——
你还能用自己的话来补充吗?
点拨:为什么这样说?
2、再来看课题,这篇文章仅仅是在写柳吗?(写人)引导学生认识到:既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
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课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种写法?
四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1左公虽去,道柳尚在。这柳树承载而且延续了左公及爱国将士们的精神气节。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质。
2布置作业:
(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2)通过一件比较典型的事,写你身边的一个人,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