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羡妒(xiàn) 嫉恨(jí) 会稽(huì) 精髓(suǐ)
B.颦蹙(cù) 内疚(jiù) 皮夹(jiā) 深挚(zhì)
C.无垠(yínɡ) 熬夜(áo) 瞭望(liào) 混沌(dùn)
D.桃核(hāi) 侈谈(shē) 尽快(jǐn) 睿智(ruì)
【解析】选B。 A项,“会”读kuài;C项,“垠”读yín;D项,“核”读hé、“侈”读chǐ。
﹒
﹒
﹒
﹒
﹒
﹒
﹒
﹒
﹒
﹒
﹒
﹒
﹒
﹒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翠峰山依旧静默,白龙江奔腾如往。刚刚经历了巨大劫难
的这座“藏乡江南”小城,正裹着沉重的泥浆,从退却的洪
水中,奋力站起……
B.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
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荡气回肠。
﹒
﹒
﹒
﹒
﹒
﹒
C.北部湾新闻网12月16日电,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东兴边
防派出所15日查处一起妨害界河公共安全的案件,公安机关
将依法对3名违法人员实行处罚。
D.在汉口六渡桥伫立着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铜像并不高
大,基座也很一般,但先生手执拐杖、昂首挺胸、凝神远眺
的神态,却令人浮想联翩。
﹒
﹒
﹒
﹒
﹒
﹒
【解析】选B。荡气回肠: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不合语意。A项,静默:一是指寂静,没有声音;二是指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本句使用的是第二个义项。C项,妨害:是有害于的意思,符合语意。D项,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感想不断涌现出来,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美两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复苏、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责任。
B.国家旅游局全面启动5A级景区创建工作,鼓励争创中国旅游精品系列品牌,全力抓好重点旅游地区、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加快旅游精品建设。
C.山东各地各级团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设立引导目标,规划推进步骤,将引导青年的任务巧妙渗透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中。
D.民主体制下,民众的选票压力会迫使官员想民众之所想,
与民众保持一种共同的利益感受,以本着与民众在情感和利益中有共鸣为原则。
【解析】选C。A项,语序不当。“发展”和“复苏”调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在“精品线路”后加“的建设”等词语。D项,句式杂糅。“以本着……为原则”是两句话,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两句保留一个。
4.把下列六句话重新组合,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学界在这一块似乎是空白
②目前并没有直接研究这方面的文章
③学界取得了很大进步
④从历年的研究文献来看
⑤对于“钱学”的研究
⑥可关于钱钟书《谈艺录》的唐诗学范畴研究甚少
A.④⑤①②⑥③ B.⑤③⑥②④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④⑤⑥③①②
【解析】选B。这段话主要探讨学术界对钱钟书《谈艺录》
的唐诗学研究问题,是从两个方面对比进行的。语段开始应该先从学术界对“钱学”的研究现状写起,然后转折写对《谈艺录》研究的缺失问题。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部分,完成5~8题。
5.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B 。B项表述错误,中国诗歌以篇幅短小见长,
但是并不是深奥难于理解,恰恰是“易尽”而“无垠”。即容易读完,但韵味悠长。
6.对文中节选部分的评析和由节选部分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此,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
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解析】选D 。D项中“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错,作者目的在于阐明中国诗和西洋诗歌的不同。
7.“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暗喻,联系上下文可理解此比喻的深刻含意。
答案:是暗喻。“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
8.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可得出答案。
答案:“看得远”指悠远的意味,“每把眉眼颦蹙”指把诗的篇幅弄短。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文艺风气对一个艺术家影响深远,既给与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B.某一时代人所信奉的理论,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的标准,提出的要求,往往能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和决定其作品的价值。
C.传统就是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变动的一时期的风气。
D.传统实际上做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有人曾嘲笑为“文艺里的两面派假正经”。
E.向古代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这种事后追认先驱的事例,在文学史上数见不鲜。
【解析】选B、C。B项中“往往能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原文无此意,属于无中生有。 C项属于曲解文意,原文说“没有根本的变动”。
10.下列对文艺批评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艺批评史要想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必须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性。
B.文艺批评史研究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批评。
C.文艺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应作为干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
D.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源自于艺术家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
【解析】选A。原文“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在选项中表述为“文艺批评史要想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属于曲解文意,后面的陈述又属强加条件。
11.如何理解文章中“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分析语句所在段落的意思,分析关键词语“潜势力”“背景”的含义等。
答案:①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与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②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12.根据文意,请回答“传统”是如何演变为“新风气的代兴”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代兴”的意思是更迭兴起或盛行,理解“传统”
演变为“新风气的代兴”可以从文章第三段对“传统”的解说中获得。
答案:①事物的演化迫使传统以变应变。②传统须作出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③传统为免于因对抗而地位动摇,
把规律解释放宽,以收容新风气。④新风气的代兴,一方面强调与原有传统立异,但也要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四、语言运用
13.把下面画线的长句改写成短句,并使各短句格式协调一致。(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有人把学习基础知识比做从“一”做起。没有第一块基石、第一条小溪、第一步前进,就没有耸立的高楼、滔滔的大河、万里的征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没有第一块基石,就没有耸立的高楼;没有第一条小溪,就没有滔滔的大河;没有第一步前进,就没有万里的征程。
14.20世纪80年代,国外某汉学家读了《围城》后非常钦佩其作者钱钟书先生。这位汉学家在北京参加国际研讨会时打电话给钱钟书先生,表达了希望拜访他的意思。下面是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钱钟书:你吃过鸡蛋吗?
汉学家:吃过。
钱钟书:你吃过鸡蛋以后有没有想过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呢?
汉学家:没有想过。
钱钟书:那你也就不必见我了。
如果你是这位汉学家,在遭到钱钟书巧妙谢绝后仍然想拜访他,你怎样表达你的希望呢?要求仍然以“鸡”和“蛋”为喻体写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希望。(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分析文中钱钟书回答汉学家时用的比喻。如果你是这位汉学家,要表达还想拜访的意愿,也要用鸡蛋与母鸡这个比喻。
答案(示例):这次吃的“鸡蛋”味道非常特别,所以很想见一见那只非凡的“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