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6张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幼而不孙弟
B.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莫春者,春服既成
【解析】选B。A.“孙”通“逊”,“弟”通“悌”;C.“知”通“智”;D.“莫”通“暮”。
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十而立(懂得礼仪,可以立身于世)
六十而耳顺(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B.莫能兴(起来)
君子亦有穷乎(贫穷)
C.患其不能也(担心,忧虑)
内省不疚(反省)
D.文胜质则史(文采,指对仪容举止进行雕琢修饰)
即之也温(接触)
【解析】选B。穷,困窘,走投无路。
﹒
﹒
﹒
﹒
﹒
﹒
﹒
﹒
﹒
【解析】选C。“乎”,前者为表疑问语气的句末语气词,
后者为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A.均为介词,
译为“用”;B.均为表疑问语气的句末语气词;D.均为副词,表揣度语气,译为“大概、也许”。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A.左丘明耻之
B.匿怨而友其人
C.宰予昼寝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D.名词活用作动词。
﹒
﹒
﹒
﹒
﹒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B.不患人之不己知
C.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D.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解析】选B。B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论修身》,完成6~9题。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而不死,是为贼(这里指残害道德的人)
B.小人穷斯滥矣(过度,没有限制。这里是无所不为的意思)
C.巧言、令色、足恭(满足)
D.不患人之不己知(担心,忧虑)
【解析】选C。足,过分,过度。
﹒
﹒
﹒
﹒
【解析】选A。两个“之”均为用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介词,在/介词,对,对于;C.兼词,“之于”的合音/形容词,众,各;D.代词,自己/代词,他的。
8.下面的有关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B.以“忠恕”二字概括孔子的“道”,这个道就是“仁”。
“忠”是尽心竭力,“恕”是推己及人。
C.对“恕”作具体阐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忠恕”之道中的“忠”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的“忠”内涵是完全相同的。
【解析】选D。“忠恕”之中的“忠”,侧重于对己的尽心竭力,而“与人忠”的“忠”,则侧重于对人,不完全相同。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陈绝粮”一段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君子即使在极其困窘的处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这一段的观点可以用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来概括。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至今仍常常为人们所引用。其实对这句话我们应该辩证认识,不可全盘接受。比如一些人富余的、不怎么想要的东西正是另一些人急需、迫切想要的,把这些物品拿出来捐给他人未尝不可。
C.“人而无信”一段话,是讲“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外贸易与交流,都离不开诚实守信,诚实守信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D.孔子并不赞同“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就是坚持原则,他主张“以德报德”就是公平公正,这表明孔子在真理面前是不退让的,是不提倡以牺牲原则求得友谊和睦的。这与佛家倡导的“以德报怨”相比,更具积极意义。
【解析】选B。这句话的意思是推己及人,是解释什么是
“恕”的,不可望文生义。
10.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饥,用不足 用:用度
B.何事于仁 事:从事,实施
C.尧、舜其犹病诸 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D.君子义以为质 质:根本,基础
【解析】选B。事:副词,止,仅。
﹒
﹒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
是( )
A.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②礼以行之
B.①君子于其所不知 ②尧、舜其犹病诸
C.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孙以出之
D.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②君子于其所不知
【解析】选A。B.其:①代词,自己,②表示推测的语气;
C.以:①连词,相当于“而”, ②用;D.于:①介词,
给,②介词,对于。
﹒
﹒
﹒
﹒
﹒
﹒
﹒
﹒
12.选出与“有是哉,子之迂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如之何其彻也 B.子为政,焉用杀
C.尧、舜其犹病诸 D.野哉,由也
【解析】选D。都是主谓倒装句。其他:A.反问句;B.反问句;C.感叹句。
13.对照原句,选出译文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您怎么会一个人富足呢?
B.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译文:君子的道德像风一样,小人的道德像草一样。
C.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君子对于那些正名的说法,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
【解析】选C。将“君子对于那些正名的说法”改为“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
四、语言运用
14.(2010·浙江卷)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
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尘”与“舒”两个会意字,拆拼比较简单,关键在于拆拼后的描述。描述尽量用拟人和比喻等修辞,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答案(示例):(1)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尘埃,在纯洁的心灵上涂抹着灰色的色调。
(2)舍弃不该占有的东西,给予自己应有的奉献,你的内心就会得到像甘泉滋润般的舒畅。
15.根据上下语境,在横线上写上一句符合语意的话。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在朝廷辅佐鲁君。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说:“子贡比孔子强些。”在场的子贡就打了个比喻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过肩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叔孙武叔听了这番话,顿时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无地自容。
答案(示例):(而我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到他那宗庙的雄伟,房舍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