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四)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事实上,中国大多数管理者都是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吃一堑长一智”的成长过程耗费了很多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B.萧伯纳曾经被一个记者问到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他很有钱?是他很努力地工作?还是他很有天分?萧伯纳的回答是:你能告诉我,你要想让一个车子往前走,它的哪一个轮子最重要吗?
C.宋新宇博土现在旗帜鲜明地声称:“管理有时比战略更重要”,并且用整整三年时间潜心研究,推出他的最新课程——《有效管理者的八大工具》。
D.暑假伊始,北京市鲁迅中学的学生就来到中国航空博物馆,开展《成功者夏令营》活动。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黄仁宇的《孔孟》一文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B.古人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熟读《愚溪诗序》这篇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溪水题名为“愚溪”。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D.舞剧《霸王别姬》以项羽、刘邦、虞姬为主线,以《十面埋伏》、《鸿门宴》、《楚河汉界》、《四面楚歌》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作背景,重新谱写了一曲爱情之歌。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喜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B.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C.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是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方针。
D.“不要灰心嘛。”张老师安慰他:“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谁没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不都挺过来了吗?”
4.下列各句中,括号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B.他培育了许多香花,还驯养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C.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
D.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5.下列各句中,引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B.鲁迅说他同瞿秋白的友情是“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C.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D.艺术法则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6.下列各句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B.我回到母校一看,嗬?教室、图书馆、操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C.“您可听说过一种叫怪哉的树,老师?”张三问。
D.小明说:“我记得很清楚,昨天给了你二十本书呢?”
7.下列各句中,冒号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B.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C.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D.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8.下列各句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B.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C.最下层的拱门简单疏阔,是载重的样子;上一层便繁密得多,为装饰之用;最上层却更简单,一根柱子都没有。
D.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她还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萧伯纳的回答是直接引用,应该加引号;C项冒号多余;D项的书名号应该为引号。
2.答案:B
解析:A项的句号应该在后括号后;C项“巨大力量”“借鉴意义”后都应用分号;D项的后四个书名号应为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3.答案:B
解析:A项前括号前的逗号应该在后括号的后面;C项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D项冒号改为逗号。
4.答案:C
解析:括号是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要特别注意的是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C项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5.答案:D
解析:A、B、C三项均属夹引,三个句号均应在引号之外。
6.答案:C
解析:句号、问号、感叹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是否用问号,关键看全句是否是问句。A项是陈述语气,B项是感叹语气,D项是肯定语气,所以它们都不应用问。
7.答案:D
解析:冒号主要是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A、B、C三项的冒号表提示下文,D项表总括上文。另外,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8.答案:A
解析:在并列复句中,分句较短,中间用逗号,不用分号,所以选A。分号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如D项;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如B项;如果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PAGE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