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8.1金属材料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8.1金属材料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7 21: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为基础原则,领悟学习方法,体会学科思想为根本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在建构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也能更加深入的意识到化学知识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从我国是第一钢铁大国,感受到祖国的富强,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精神。
学生在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物品时,充分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体会到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辩证关系,也充分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金属材料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关注有关金属材料的社会热点,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出金属这类物质所具有的共性,体会着由认识单一物质到认识一类物质的方法转换。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人是物质角度转换的开始,由单一物质到一类物质,这种认识建立在对多种单个物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采用对比的方法,从而归纳出一类物质具有的共性,并且体会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教学中将认识金属的方法进行了拓展,打破了以往学生只知道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经验也是获取知识的有力途径,为后面的酸、碱、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时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介绍了多种金属材料的相关内容,体现着学习化学的实用性,体会金属材料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人类的生活带来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如不锈钢炊具、铜导线、铁钉和金项链等,对“合金”一词也并不陌生,可见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金属材料及其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的相关知识,只是在头脑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2学生初步具备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能够应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学习知识,并具有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归纳、类推知道金属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2理解并应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从而感受到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3了解合金的概念,通过对比知道了合金改良了金属的性能,体会到金属材料为国家的富强和我们幸福和谐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体会研究金属共性的过程
2难点:学生用归纳的方法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
六、教学方式
问题启发、合作讨论
七、教学手段
实验、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了解我国金属重器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
以中国钢铁的发展为切入点,展示中国富强的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过度
金属材料不止在我国的重器工业上举足轻重,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展示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的图片
提出问题:你认为金属材料这些的用途与什么有关呢?
体会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初步说出一些金属的性质
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并初步感受学习金属性质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开展“发现身边的金属制品,收获有关的金属知识”活动
借助以往研究单一物质的模式,将对金属的一些认识分类整理
学生体会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都是认识物质的途径,复习并应用研究单一物质的方法
举例展示学生整理的金属的相关知识,与学生一起认识各种金属
某些学生谈谈对金属的认识,其他学生聆听、思考、记录
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沟
通、交流能力;学生聆听,互相补充,收获相关知识
实验
提出问题:验证金属的导热性
实验验证
学生体会实验是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
展示资料: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相关数据
观察、记录,完善表格,扩充认识金属的视角
学生感受并体会多角度认识物质这种方法
提出问题:观察表格中有关金属的零散知识,你有什么发现吗?
对比、归纳,初步得出金属这一类物质所具有的共性
学生亲自参与归纳的过程,发现金属这类物质有共性,深刻体会由研究单一物质过渡到研究一类物质的方法
总结:研究一类物质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个别金属的特殊性
聆听、观察、记录,收获新知识,体会新的学习方法
学生收获研究一类物质的方法,并体会科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应用:请你根据金属的性质为这些制品选取适合的金属材料
思考、回答
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渡:纯金属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需要改良纯金属的性质
聆听、思考
学生产生疑惑,有探究欲望,继续保持兴趣
合金
举例讲解合金的形成过程
通过了解合金的形成,理解合金的概念
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能轻易理解合金的概念,并注意其为混合物,体会物质的结构与其性质的辩证关系
介绍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铁的合金——生铁和钢
关注生铁和钢的差异,体会合金的性质得到改良,用途更为广泛
学生对钢的错误认识得到纠正,继续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实验
介绍铜的合金——黄铜
锡的合金——焊锡
实验:铜与黄铜的硬度
发现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再次体会合金的性能得到了改良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合金使纯金属的性能得到了改良
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合金
聆听、思考
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聆听、思考、体会
学生有所收获和体会
九、板书设计
一、金属
45720046990
371475046990
银白色(大多数) Cu(紫红色)Au(黄色)
共性 特殊性
固体 Hg(液体)(常温常压下)
二、合金
1. 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制成的具有纯金属特征的混合物
2. 性质:改变纯物质的性质
3. 用途:在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
十、课堂检测
1. 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
A铁 B银 C锂 D汞
2. 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时可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密度大
3.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既包括纯金属,也包括各种合金。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
A生铁 B不锈钢 C氧化铁 D球墨铸铁
4. 钛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等,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钛合金的性能,下列不符合其实际用途的是( )
A制造核潜艇设备 B制造航天设备
C制作保险丝 D制造人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