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第七周 第1节 学 科 生 物
年 级 初二学年 课 型 四 环 式
课 题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学 习目 标 ★1、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概念。★2、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3、研究并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
学习内容 一、自学环节(A) 自学指导:围绕学习目标和导学案中自学探究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P37~P41,独立思考探疑,并快速记忆。注:每解决一题在后面写上页数同时在书中画出。1、社会行为的概念: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_____________,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3、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4、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 _、 、 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二、展示阶段(B)阅读P37页—P38页,分析回答:1、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专司蚁穴的是_______。(1分)2、专职的“产卵机器”是_______,也叫________。(1分)3、在狒狒的“等级社会”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不同,排成等级_________。(2分)4、作为“首领”的是______狒狒,在群体内部享有哪些特权?负责哪些工作?是能过_________交流信息的。(2分)5、你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这种生活属于什么行为?(2分)
学 案
6、说明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先说出关键词,后举例)(2分)7、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分)8、阅读P39页—P41页,探究《蚂蚁的通讯》,分析回答:(4分)⑴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⑵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设置对照实验时:实验组是___ __ __ 对照组是____ 三、点评阶段总结构建知识体系,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四、检测阶段(C)1、下列事实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一窝蚂蚁彼此分工合作 B、一个养鸡舍中有上千只肉鸡C、几头狮子围捕两只羚羊 D、一群猕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2、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是指( )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B、最后享用食物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负责对外战斗,保护群体3、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4、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昆虫的( )A、昆虫间的通讯 B、取食行为 C、学习行为 D、迁徙行为5、蜜蜂群体中有蜂王,个体之间有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这说明蜜蜂具有的行为是(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6、下列不属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蜥蜴遇到敌害,断掉尾巴7、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 )①蚂蚁 ②菜粉蝶 ③蜜蜂 ④狒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