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内容。此前,学生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利用和捕捉的闪光点和有利因素。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三维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线段,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线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重点、难点: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他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建构出线段的特征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但二年级学生感知粗糙不精细,思维不够严密,又是第一次接触线段这一概念,往往对线段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尤其是两个端点)易忽视,形成片面、肤浅的认识,所以对认识线段的特征、线段表象的建立成了本课学习的难点。
三、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长方体小盒子
学具准备: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子
四、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对概念认识得到一般规律的过程是: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为此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等进行学习新知。
五、说教学流程
基于《新课标》:“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的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得到体现和实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预设了六个版块教学流程:
版块一:曲直对比,情境导入新课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种情境是一步步地纵向深入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主动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本课开始我用一条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毛线来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放在桌子上的毛线和拉直了的毛线的区别。让学生根据毛线来感知曲和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来感知线段,同时曲直对比强化了线段的表象特征,为下面的概念深入做好知识铺垫。
版块二: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你就成功了一半。”
因此,我由桌面上弯曲的毛线出发:
1.首先追问:你能想办法把毛线变直吗?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毛线动手试一试,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一定会出现捏住毛线的两头,拉紧毛线的情况。
2.然后告诉学生:用手捏住了毛线的两端,把它拉紧,线就直了。这时,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互相指一指手中的线段。
3.接着教师演示并说明: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追问: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学生相互指一指线段的端点。并配合儿歌“小小线段直又直,一头一尾两端点”加深学生对线段的表象建立。
4.教师示范变换线的方向,问:这还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使学生明确只要像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就是线段。
5、这个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两组辩认线段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习得情况同时让学生体会虽然线段的方向、长短、颜色改变了,但是只要符合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直的,有2个端点,那这个图形就是线段。
设计意图:由于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所以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因此,我引导学生想办法将曲线变直,突出线段“直”的特点,再进一步观察线的两端,明确手捏住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让学生通过这一动态操作活动,获得对“线段”这一抽象概念直接而真实的体验。
版块三:实物感知,强化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找线段
找物体上的线段。让学生分别去摸一摸,指一指。
(摸一摸是让学生感受线段的直;指一指是感受线段有两个端点。)
找图形中的线段:学生通过找图形中的线段,理解几边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线段的端点虽然在图形中没有标出来,但还是存在的。同时利用房子图线段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感悟线段的特征。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这个环节中,从身边找到生活情境中找,由摸一摸,指一指,到抽象地说出生活中的线段,有助于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建立联系。
2、折线段
首先,出示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发现了线段。
探究:1.你能折出比它长的线段吗?
2.你还能折出比它短的折痕吗?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比较不同折痕,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有长有短。
设计意图:及时捕捉生成资源,促进了学生从刚才的观察法向实践法的转换,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会了学习。通过折线段,引导学生总结线段有长有短。
3、画线段
(1)示范画线段。配合儿歌“左手拿尺,放平,压紧,右手握笔,沿边,轻画。两个端点别忘记。”
(2)学生说说画线段要注意些什么?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画线段的方法。
(3)学生自己画,用展示错误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线段的画法。
(4)追问:如果没有尺子,你还能画出线段吗?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并会描述线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学生就能将所学的线段的知识有效的转化成画线段的技能。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
版块四:分层练习,巩固线段认识
结合书中的练习,创设点点来挑战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深化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1、第一个挑战: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条线段。先猜测,再画,评价。
2、第二个挑战:三个点,链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画成的是什么图形。猜猜画完是什么图形?
3、第三个挑战:四个点,链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可以画几条线段
4、超级挑战:如果给你五个点,你还能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吗?看谁画的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特别是第三个挑战浓墨重彩花较多的笔墨重点讲解画法。第一种画法,由外向内:先顺次连接四点围成四边形,再完成四边形里面的线段。第二种画法,按点的顺序画。先画出过一个点的所有三条线段,再画出过第二个点两条线段,再画出最后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版块五、全课总结,质疑延伸。
课的最后,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比较两组线段的长短,引出学习新知的需要。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谓一课之精髓;根据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线段
端点
端点
直直的
有长有短
这样设计简洁明了,力图以最直观的方式将本节课的精华呈现给学生。
七、说教学设想
我整体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从朦胧到清晰,从感知到抽象。教育心理学表明:当学习与已有经验相联系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数学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所以首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接着去摸,指,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从而抽象出线段。荷兰数学家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想办法将曲线变“直”,突出线段“直”的特点,再让学生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最后通过连线段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最后,组织总结,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从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20秋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认识厘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认识厘米》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
2、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3、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4、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所以我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建立厘米的观念。
二、说学法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加强直观操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在讨论交流中体验测量的方法。并在现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厘米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感受学习成功喜悦的同时,深深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
新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感知、判断推理、主动地学习新知。通过学生的探究,操作,交流,分析,反思等活动,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四、说教具学具
20厘米长的直尺、铅笔、小纸条、钉子、多媒体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具体设了四大环节:一、创设情境,统一方法,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统一方法。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测量课桌的长,这一情境,分四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
1、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运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
只能用尺来量吗?可以用其他工具来量吗?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
2、组织活动:用不同的工具来量一量课桌长边的长度,看看结果怎样?
3、质疑:我们测量的是同样大小的课桌,为什么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
4、统一:我们选择的工具不同,标准就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为了统一标准,人们就发明了尺,所以用尺量更好些。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分五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
1、认识尺,出示学生尺,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一下尺上有些什么?学生带着问题,交流、讨论、发现、总结得出:直尺上有刻度线、数和长度单位厘米,并了解到:一般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从而揭示课题。
2、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呢?首先教师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了解到: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说明屏幕上的一厘米是放大的。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接着让在自己的尺上找出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一大格,
并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找出身边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从尺上找出1厘米,不局限在0——1,只要是一大格都表示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在尺上找1厘米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刻度0到刻度3是几厘米?为什么?刻度0到刻度4呢?你发现了什么?在活动交流中,总结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量一量
首先要结合对直观图的观察,讲清楚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基本方法,即:先把尺放平,然后把0刻度线和物体(或线段)的一端对齐,看物体(或线段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接着利用基本的方法,教师安排一些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可结合51的想想做做中的练习1,进一步形成技能。
5、画一画
学会了正确地用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的方法,组织学生尝试画出一条4厘米的线段,在操作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进一步矫正测量方法。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理解掌握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3、4、6题。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达到练习的目的。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习。
1、估测:开展活动测量自己,,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想想做做5,先估计,再测量中指的长,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文具盒的长,活动开始前,可以让学生简单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实际测量后要让学生将实际测量结果和估计结果进行比较。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断尺量小刀。利用一把断尺进行物体的测量,然给学生字测量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科学的,合理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总结全课后,教师可设问:如果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用厘米作单位合适吗?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这一问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厘米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七、回顾整节课,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比如,本节课的活动比较多,在及时调控和评价反馈方面做得还不够妥当和完善。在学生活动前,我没有指导到位,部分学生并没有在学习,而是自己玩自己的,做着一些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事。又比如当学生回答和思考困难时,我的引导不够准确到位,不能引发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我又着急着替学生回答,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认识几厘米”时,没有让学生充分经历“几厘米就是几个1厘米”的学的过程,教学时间略显仓促。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做到方法优化时的水到渠成,在测量时可以使用减法求物体的长度,即“大刻度数减小刻度数”这一方法的教学出示偏生硬。
总的来说,不管是教学语言的凝练还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都有待再琢磨和重构。一切皆因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的角度来反思教师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