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6.2密度
同步练习
填空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换算关系:1
g/cm3=________kg/m3。
2.一个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9×103
kg,体积为3
m3,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根据下图中液面的高低判断:A杯盛的是________;B杯盛的是________。A、B两个烧杯中的液面高度比是________(已知ρ水=1.0×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端午节到了,小明在吃粽子时,向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粽子的体积,他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再用细线将粽子悬吊在水中,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下左图所示,此时天平的称量结果为_____
g,据此算出该粽子的体积为_
cm3
.
在密度单位中,1
g/cm3=________kg/m3。测得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71
g,体积为180
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选择
6.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50
mm3
B.50
cm3
C.50
dm3
D.50
m3
7.人们常说:“木头比铁轻。”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木头与铁相比具有较小的( )
A.密度
B.体积
C.重力
D.质量
8.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下端堵住,用活塞向内推,在这个过程中,注射器内气体的( )
A.质量变大
B.质量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9.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0.
桌子上放着下列物品:泡沫塑料球、橡皮泥、方木块和铁钉,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通常密度最大的是( )
A.铁钉
B.橡皮泥
C.泡沫塑料球
D.方木块
综合
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2.
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 ρ酱油=1.1×103?kg/m3)
答案:
一、1.
密度
kg/m3
g/cm3
1×103
3×103
酒精;水;5:4
152.4;52.4
5.
1×103 0.95×103
二、C
A
C
B
A
三、11.
解:
(1)由题知,小球在甲溢水杯中下沉,则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
根据ρ=可得小球的体积:
V=V排酒精===50cm3;
(2)由题意知,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的液体中,
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乙=G=G排液,
所以可得小球的质量:m=m排液=50g;
则小球的密度:
ρ球===1g/cm3;
小球在乙中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V排=V,
由漂浮条件可得:F浮乙=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液g×V=ρ球gV,
则液体的密度:ρ液=ρ球=×1g/cm3=1.1g/cm3。
答:(1)小球的体积是50cm3;
(2)液体的密度是1.1g/cm3。
12.
【答案】V矿泉水=m矿泉水/ρ矿泉水=0.55?kg/(1.0×103?kg/m3)=5.5×10-4m3=550?cm3(4分)
?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550?mL(1分)
?(2)
【答案】V酱油=V瓶=550?mL(2分)
?装满后至少能装酱油550?mL(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