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海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8 13: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课 题
同一首歌
课 型
演唱
课 时
2
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收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民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本节课通过师生谈话引出学生平时中的烦恼与挫折,接着激发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用充满阳光朝气的歌声演唱发声曲,把歌曲的难点简化为简练生动的发声练习--引导到歌曲的二声部旋律学习,这样把难点分散,逐渐加深,使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学习成功乐趣,在演唱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情带声培养阳光明朗的歌声演唱。在学生学习二声部时注重培养演唱习惯,如音准、节奏、音色、力度的控制与把握。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尊重音乐感受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能力。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创设各种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能力。
课程目标
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激发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信念,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关爱他人。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2、通过学唱歌曲,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
3、能用优美抒情连贯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学习重点
#4的音准演唱,顿音记号
学习难点
带有情感地演唱及掌握歌曲的合唱声部
教具准备
PPT 电子琴
学 习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播放《同一首歌》歌曲
二、情境导入
1、与学生交流、互动,自然地导入歌曲
导言:同学们,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走进教室,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生:《同一首歌》
师:对,因为这首歌曲大家太熟悉了。会唱吗?
生:同学们积极参与,随老师一起唱。
2、播放《同一首歌》视频
教师因势利导:大家唱的非常认真,看来你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下面我们认真地观摩一下精彩的视频演唱
三、教师导言
视频观摩,教师讲解,学生体验与感受
师:有人曾这样评价这首歌曲:“在歌中体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大爱,在歌声中,相濡以沫携手前行。”《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回味和体会歌词的魅力,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魅力,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师:谁来随音乐哼唱一下,有感情的。(教师表扬情感投入的同学)
生:同学们自然地随音乐哼唱
四、学习歌曲,领会词意
点出歌曲句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投入,基本表现了歌曲的思想内容。那么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优美、抒情、澎湃、向上。
师:对
“鲜花——”“大地——”“甜蜜——”“终于——”
这四句构成了整个歌曲的主题“团结友爱”“星光——”“走遍——”“同样——”这四句的情绪蓬勃向上,显示了祖国的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幸福一家亲的美好感觉。
五、新课教学
1、寓教于乐,学习曲谱
(1)听音乐学唱曲谱,解决曲调难点顿音记号
逐段播放歌曲的音乐,逐一让同学们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特点,难点的部分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根据歌曲的情绪,掌握歌曲的旋律。
(2)练习歌曲的合唱部分
在歌曲的结束句合唱部分做好和声铺垫。
听、唱、拍节奏、打拍子、练习合唱声部的两个不同旋律。随琴唱谱,相互纠结,掌握歌曲的装饰音、四、五、八的音程大跳、和声音程的音准、合唱声部的和谐。
2、创造延伸,词曲结合
教师自弹自唱本课的词曲对位,要求学生跟唱打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生:(1)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演唱歌曲。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颜色的笔在乐谱上标出。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能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六、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师生互换角色,分组对唱,男女接龙等。
歌曲处理: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生音乐创作活动中去,在这些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起到了一个组织者作用,让学生自由地创作和表演。随老师的伴奏,在一名同学的指挥下,完整投入演唱。
学生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1)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分组合作或自由创编(包括歌词创作,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共同展示,师生评价。
(2)歌曲表演,领唱合唱,一名同学指挥。
七、课堂小结
《同一首歌》这首歌曲,倾诉了人们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同学们不仅用真挚的情感演唱了歌曲,而且还为歌曲设计了不同的演唱形式。
营造音乐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好习惯。
通过视频观摩,增加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以便更好地表现作品。
通过教师的设问,将新课导入歌曲的主题:“真情与真爱”
初步体验、感受、表现作品,为接下来的演唱打好基础。
通过对歌词的学习与理解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整首歌曲的情绪把握和表现。
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歌曲内容“感受音乐,体验音乐”。通过聆听、形体动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词曲结合,完整地演唱歌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和体验,创设情景,以不同的力度对比恰当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完整而充分地演唱歌曲,通过歌曲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学 习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课堂练习:
二声部练习
板书设计:
同一首歌
#4
顿音
鲜花—— 大地 —— 甜蜜—— 终于——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