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8 13:5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页式模板: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冀少 课标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数 40分钟
设计者 所属学校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和感悟,在音乐课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美好情操。
2.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听赏、歌唱、表现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情感并享受音乐美的愉悦。
教育技术标准:SETC·S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四二拍。
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是流传在北京地区一首传统的儿童游戏歌曲。演唱时一般都是两人或三人对面围成一组,互相拍手,按季节说花的名字,合辙压韵,念说歌词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赋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歌游戏。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续编歌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仿、情感体验等方法学唱歌曲《打花巴掌》,并能够用准确清晰、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出歌曲欢乐的游戏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学习者特征分析
1.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游戏、模仿能力强,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控能力差等特点,我运用了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中的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等诸多优势,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音乐实际活动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强烈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
2.乡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是比较强,但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常规知识点掌握不好:比如歌谱、音准、节奏、表现力等,需要不继培养这方面。因此我利用电子琴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了解 1. 课间的时候你们都玩些什么好玩的游戏呢?谁来分享一下?
2.咱们一起玩一玩童谣游戏——拍手歌。
2 分析
理解
1.歌曲的表现形式与童谣《拍手歌》有什么不一样?
2.歌曲的情绪是比较欢快的。
3.请同学们跟老师手打稳定拍按节奏读准歌词。注意附点音符节奏
3 领会 1.再聆听歌曲,仔细听听第二部分唱了什么?都有哪些花呢?
2.跟老师读读歌词。
3.哇,采了满满一篮子鲜花,真是美极了,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让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吧。
4.让我们跟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5.组织学生小组跟伴奏接龙唱。
4 领会 1.请同学们为歌曲编上一些动作可以吗?
2.让我们以游戏的形式,加上编好的动作,边唱歌曲边做打花巴掌游戏。
5 领会
运用 现在老师要给同学们增加难度了。请你们做个小小创作家,帮北京的小朋友把5月到10月编上歌词。
6 运用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的童谣,而且还对歌词进行了创编。其实童谣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随口说出的小歌谣,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一起比一比谁会说、唱的童谣最多。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啦!打花巴掌的,下课啦!小朋友们再见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难点
1. 打准儿歌的节奏,并能边唱边做拍手游戏。
2. 创编歌词。
我利用灵活多样的音乐实际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模仿节奏、合作续编歌词,表现音乐等,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1.收集学生常玩游戏、童谣,以“游戏”为主线,让学生在乐于参加音乐活动中,体验游戏歌曲的魅力。
2.调查:因为乡镇小学生对音乐的常规知识点掌握不好:比如歌谱、音准、节奏、表现力等,因此本课的音乐活动我多数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去表现音乐。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理解 白板
课件 童谣《拍手歌》律动
B A 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1.07分 课件网
2 掌握
白板
课件 歌曲学习
D、I E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 10分 课件网
3 领会
运用 白板
课件
播放歌曲伴奏,编简单的动作表演,播放节奏型续编歌词
G F 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体验游戏音乐的魅力 2分 课件网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打花巴掌


打花巴掌呔,五月五, 我 们 一起 来跳 舞。
打花巴掌呔,六月六,
我 们 一起 摘石榴。



打花巴掌呔,七月七,我 们 一起 下象 棋。
打花巴掌呔,八月八,
我 们 一起 吹喇 叭。 打花巴掌呔,九月九,
我 们 一起 齐步 走。 打花巴掌呔,十月十,我 们 大家 要诚 实。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我以情景教学法为主,以“游戏”为主线,采用多媒体、电子琴辅助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游戏、模仿节奏、 学唱歌曲、合作表现音乐、鼓励尝试续编音乐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脑各器官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游戏歌曲活动中自然、朴实、纯真的情感,并完成教学目的。
□普通教室 □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其他: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组织 课堂
利用铃鼓摇铃、拍本节课出现的节奏组织课堂。 感受轻松的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 新课
创设游戏情景,导入新课。
分享课间游戏,游戏《拍手歌》律动 播放童谣《拍手歌》 以游戏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注意力
学习 新知
歌曲学习
(聆听感受、模仿节奏、游戏、歌唱、合作、表现、创编、) 1.聆听歌曲,自主感知、体验歌曲的节拍、情绪、风格等特点。
2.模仿节奏练习,学习歌曲说的部分。
3.听唱法、小组接龙唱等不同方式学唱歌曲唱部分。
4.表现歌曲 播放歌曲音频、视频范唱、伴奏。
视频播放歌中花的图片及把花儿采到篮子里。
“视”“听”结合,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与方法,从中体验、感受歌曲。让学生欣赏花的图片,并把花儿采到篮子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巩固 练习 歌曲的学习 创编简单动作,以游戏的形式边唱歌曲边做打花巴掌游戏) 播放歌曲伴奏 巩固学习

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创编歌词 播放节奏型续编歌词 巩固学习
评价 修正 教学方法和效果 参与、模仿、体验、感受、合作、表现、创编
辅助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
设计
促进 迁移 能完成教学内容
能感受音乐的美、体验游戏音乐的愉悦,以游戏的形式表现音乐能表现音乐
辅助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
设计
教学流程图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能用歌声、姿体语言、创编歌词等形式表现音乐。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 了解 通过分享课间游戏,游戏《拍手歌》律动
2 掌握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聆听、模仿、
并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感受不同的游戏音乐情绪
3 理解
运用 能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能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评价量表

形成性评价
在本课教学,我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利用其试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我利用教师评价语言,把评价融进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形式多样化评价,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的教学,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情景教学法为主,以“游戏”为主线,采用多媒体、电子琴辅助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游戏、模仿节奏、学唱歌曲、合作表现音乐、鼓励尝试续编音乐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脑各器官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游戏歌曲活动中自然、朴实、纯真的情感。特别是运用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中的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等诸多优势,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音乐实际活动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强烈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
虽然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是比较强,但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常规知识点掌握不好:比如歌谱、音准、节奏、表现力等,需要不继培养这方面。
感谢、其他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让我能代表石龙镇小学去参加市级的信息深度融合的赛课活动,更感谢和我一起磨课的学校研修团队的教师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