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堂检测
1.下面是小明同学对于我国先秦时期冶炼技术成果的概括,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
青铜冶铸工艺精湛 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 冶炼成果开始被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先秦是指秦朝之前,夏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 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而是在西汉时才开始使用的,故选 A项。
2.下列金属冶炼技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青铜铸造技术(2)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3)用煤作燃料冶铁(4)焦炭炼铁
A. (1)(2)(3)(4) B. (1)(3)(2)(4) C. (1)(3)(4)(2) D.(2)(1)(4)
答案A
解析:(1)(2)(3)(4)分别出现在商周时期、春秋时期、西汉时期和南宋末年,故选A项。
3.下列三种冶炼燃料分别出现在春秋、西汉和南宋末年,与这一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木炭、焦炭、煤 B.焦炭、煤、木炭
C.木炭、煤、焦炭 D.煤、木炭、焦炭
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西汉时期和南宋末年分别开始用木炭、煤和焦炭做燃料,故选C项。
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唐朝诗人孟郊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诗中也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如果对比这两句诗,反映出( )
A.唐代的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答案B
解析:从两首诗的信息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从事丝织业的劳动者无力消费,而上层社会却挥霍无度的消费丝织品,C项错误,A D材料无法体现,故选B项。
5.2010年国庆节,嫦娥二号顺利升空,其实早在1980年出土的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就发现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②汉代丝织品达到了很高水平
③该画运用的是缂丝技术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A .①④ B.②③④ C. 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丝织品价格昂贵,始终不是古代百姓的主要衣料,缂丝技术出现在唐代,①③错误,故选C项。
6.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不能混为一谈,某电视剧中有一组关于魏征的镜头,其中哪一项是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境 ( )
A.他身着朴素的棉质长衫
B.正与其他大臣讨论关于科举取士的问题
C.案几上摆设着一件精美的白瓷茶碗
D.墙上挂着一把青铜铸造的宝剑
答案 A
解析:BCD都出现在唐朝之前,而棉质衣服至少在宋元之后出现,所以唐代的魏征不可能穿棉质长衫,故选A项。
7.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瓷业到西汉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同家
C、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画
答案A
解析:瓷器是中国先民独特的发明,到唐代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清代出现珐琅彩瓷,BCD正确。到唐代制瓷业正式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故选A项。
8.张老师在某课课件结尾处添加了一组图片:青铜宝剑、铁犁、汉代素纱蝉衣、唐宋瓷碗和明清的彩瓷瓶,张老师最可能要表达的主题是( ) A、中国的民间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代表成就 D、中国瓷器的辉煌历史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所选答案应该符合既要与图片信息相关,又要能概括所有图片的信息,只有C项符合这两个特征,故选C项。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从征役制到募役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CD显然正确,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代中期之后,故选B项。
10.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如果让你去介绍,你会选择( )
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
B.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
C.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
D.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
答案B
解析: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唐宋时期瓷器技术高超,明清棉纺织业成为亮点,故选 B项。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 ——白居易《重赋》
材料二: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三: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衣料和丝织业中心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趋势?丝织业中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和对比各种衣料的特点,分析明代棉布后来居上的原因。
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明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
(1) 变化趋势:麻、丝、棉。从北方(临淄)到南方的(苏州)
主要原因: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2) 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棉花种植广泛,原料充足;价格便宜。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麻布粗糙,不舒服。
(3) 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劳动关系。这说明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12. 材料一 天子之六工,曰木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工.
――<<礼记 曲礼>>
材料二 (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 小匡>>
材料三 (汉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盐铁论 复古>>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上述材料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2)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出现于什么朝代 其表现是什么
(3)私营手工业何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时,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致;材料二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官营手工业具备人才技术优势,工匠们在一起相互促进和提高;材料三反映了汉代私营手工业一度发展兴盛。
(2)唐代;唐代出现了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一大变革。
(3)明朝中后期;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纠错:
麻烦你对比一下第四课的选择题第3题的题干部分,我已经把题干中的明朝改成了南宋末年,题目的答案也从A项改成了C项。第5题的题肢C中误加了一个①,请老弟务必去掉。请以修订稿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