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8 15:0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综合测试
班级:
姓名:
成绩:
1、选择题
1.《大国崛起》解说词: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材料是在叙述工业革命发生的(

A.主要原因
B.主要过程
C.重大影响
D.扩展情况
2.“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国家重归统一扫清发展障碍
D.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
3.“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这里的“它”是指(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4.贵广高铁开通后,从桂林到广州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密切了桂林与珠三角经济圈的联系,有效推动了桂林的经济发展。铁路最早诞生于(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5.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进行商业营运,它将使人类出行发生重大变化。这里报道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指(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6.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在生产领域
B.珍妮机的发明
C.大工厂被手工工场所代替
D.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
7.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8.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引起股价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下面的(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机车
C.电灯
D.飞机
9.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10.“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段材料可以用来(

A.阐述工业革命的过程
B.解释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C.说明工业革命的性质
D.论证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11.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2.“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
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
13.下图是英国约?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14.“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5.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英国首都伦敦的标签。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

地的氛围。”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造成的
B.英国气候雾多造成的
C.乱砍树木造成的
D.汽车尾气引起的
16.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发起“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征询投票活动,最终马克思以票数第一当选。马克思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创作了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
B.领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
C.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
D.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
17.“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物是(

A.达尔文
B.牛顿
C.巴尔扎克
D.马克思
18.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19.“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坚力量
B.法国启蒙运动的积极分子
C.倒幕运动的新兴地主代表
D.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20.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城市商人手工业者的中坚力量
B.法国启蒙运动的积极分子
C.倒幕运动的新兴地主代表
D.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21.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的全称是:(

A.国际联盟
B.国际工人协会
C.巴黎公社
D.联合国
22.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23.“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文中的“统治阶级”
指的是什么阶级
A.无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教会势力
24.这部著作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庄严的结语,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著作是(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5.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第一国际成立宣言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
26.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一一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马克思的学说”诞生标志是
A.宪章运动的开展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7.“巴黎公社社员墙”承载着公社战士们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这种革命信念源自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8.某位发明家耗时20余年完成的工业革命动力机器,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斯蒂芬森
D.富尔顿
29.“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里的“两个学说”分别指(

A.《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B.《神曲》《美国的悲剧》
C.《神曲》《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战争与和平》
3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累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的成立
2、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几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几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的。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是什么?
(3)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机器。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
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创造了伟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受资产阶级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处于社会最下层,是最革命的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最坚决、最先进的部分是共产党,共产党人的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材料二:“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成立了。”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
(1)材料一摘自哪一文件?这部文献的发表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公社”指什么?公社的建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有何地位?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要取得胜利,必须要具备哪一条件?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捣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只是捣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还准备去捣毁全英国的机器。
——《兰开夏事件(当事人的通信)》
材料二
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发生富者利诱、有权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议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1839年《全国请愿书》
材料三
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了解到了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德、意、法几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政党的步骤。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的斗争处于什么阶段?他们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斗争方式?
(2)材料二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有什么新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方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参考答案
1-5.AACAA
6-10.DCCCD
11-15.DDADA
16-20.DDBDD
21-25.BBCBC
26-30.CCAAB
31.(1)三个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生产领域:棉纺织业。发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
(3)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国际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或“世界工厂”)。
32.(1)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英国发展成为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3)英国在经济发展时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4)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
33.(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3)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4.(1)自发斗争阶段;自发斗争以捣毁机器为主,他们没有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以为贫困的根源是“机器”。
(2)从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