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汾阳市东关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
地理模拟试卷
《物理小识》是明代的一部学术著作。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处于赤道北二十度起,至四十度止,日俱在南,既不受其亢燥(非常干燥),距日亦不甚远,又复资其温暖禀气中和,……若过南逼日太暑,……过北远日太寒,……”。据此,完成1~2题。
1.此段作者主要描述了
( )
A.我国经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B.我国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我国地理位置对地形的影响
D.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下列地区正午时“日俱在南”的是
( )
A.赤道地区
B.北纬30°地区
C.南纬30°地区
D.南极圈地区
下图为“四幅汽车牌照图”。读图,完成3~4题。
3.对上述汽车牌照所属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省区的岛屿有我国第二大岛
B.乙省区位于北方地区
C.丙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
D.丁省区和台湾省距离最短
4.上述汽车牌照所属省份中,既有大陆海岸线又有陆疆国界线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开山岛(34°31'N,119°52'E)面积仅0.013平方千米,却是国防战略岛。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32年,坚守“岛就是家,家就是国”。读“开山岛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
5.开山岛位于我国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开山岛所在省区简称是
( )
A.粤
B.琼
C.苏
D.滇
7下图为“我国四条山脉示意图”。纬度最高,且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
A.天山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8.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地区支离破碎、黄土广布
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③在福建省
D.④地区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9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长白山—武夷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
11.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点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B.经度
C.河流
D.国界线
13.由图示春耕春播时间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图中甲、乙、丙、四地中
( )
A.甲地的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高于丙地
B.乙地水稻的生长周期短于丁地
C.丙地与丁地的耕地类型不同
D.丁地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最多
下图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
( )
A.地势北高南低
B.泾河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C.秦岭为南北走向
D.属于我国外流区
15.与咸阳水文站相比,张家山水文站
( )
A.流速慢
B.含沙量大
C.无结冰期
D.水流平稳
16.图中平原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推断该地区
( )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②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③土层深厚,农业发达 ④地势起伏,交通不便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是“2007年-2016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显示,中国
( )
A.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稳步增长
C.2014年-2015年人口数量减少
D.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变
18.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变化促使我国
( )
A酝酿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B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C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事业 D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4月26日-27日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本次降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图示范围内,降水范围较广
B.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C.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D.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20.下列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及其生产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均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C.耕地以水田为主
D.农作物都是一年三熟
下图为“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完成21-24题。
21.长江
( )
A.源头是各拉丹冬峰
B.湖口以下河段流域变宽
C.自西向东流入渤海
D.干流各段都是自西向东流
22.长江上游与其他河段相比水能更丰富,原因是
( )
A.落差大,流速慢
B.落差大,流速快
C.流速慢,含沙量大
D.年平均流量最大
23.三峡工程的作用是
( )
A.调控长江中游洪水水量,减少了洪涝灾害
B.蓄存上游洪水,减少中游地区的灌溉面积
C.增加上游河段流速,降低长江的通航能力
D.调控了长江下游支流注入长江干流的水量
24.阴影地区森林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 )
A.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B.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长江中游的含沙量增大
D.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25.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果树。在生长期降水量540mm即可满足其需求。读“我国温度带及部分苹果产区分布图”“昭通周边区域地形图”和“昭通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三个苹果产区所在的温度带是 。?
(2)与甲地相比,丙地苹果着色好、含糖量更高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3)在乙产区坡地上,种植苹果树的最大生态效益是
。?
(4)结合图2和图3,分析昭通山区适合苹果树生长的优势条件。
(5)甲地立足苹果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下图是甲地苹果产业循环经济示意图。将数码对应填写到
A、B、C
处,把该示意图补充完整。
①畜牧业 ②沼渣、沼液 ③沼气
26.下图为“中亚政区图”和“中国疆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哈萨克斯坦、菲律宾等29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论坛。
比较的方法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方法,请比较中国、哈萨克斯坦和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差异。
国家地理位置
中国
哈萨克
斯坦
菲律宾
半球位置
北半球、
东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
(2)与哈萨克斯坦和菲律宾相比,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古代从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上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骆驼,而今天新丝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
27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一生足迹遍及我国众多地区,他将考察所得撰成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对其游历地区的山川、河流、植被和地质地貌等做了详细描述。下图为“徐霞客旅行线路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旅行线路经过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有: 、 。?
(2)徐霞客旅行经过的地形区有: 。(选择填空)?
A.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
(3)《游天台山日记》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游记中对天台山的记录是:“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岭角(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开花),盖为高寒所勒(约束)耳”。
“顶上反不吐色”是对山顶景观的描述,“ ”是对山脚景观的描述,“ ”是对景观差异原因的表述,推断从山脚到山顶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4)徐霞客的科学成就还在于对河流的考察,他对许多河流的源头进行了探索,通过亲身考察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图中A、B为徐霞客考察过的两条河流。将框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填写完整,分析A、B两河结冰期和流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
1-5
BBCCC
6-10
CDCBD
11-15
DADDB
16-20
CBCDC
21-24
ABAC
25.(1)暖温带
(2)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3)有利于水土保持
(4)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苹果生长期降水适中,海拔较高,温凉,光照充足,高原、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大。
(5)A—① B—② C—③
26.(1)
国家
地理
位置
中国
哈萨克斯坦
菲律宾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地处北温带
地处热带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亚欧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
深居内陆
群岛国家
(2)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陆兼备,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能从陆、海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有利条件;东部降水丰沛,有利于发展农业。
(3)火车
27.(1)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2)B
(3)岭角山花盛开 盖为高寒所勒耳 地形(海拔/地势)
(4)②
(5)①有(较长) ②无 ③小 ④大 ⑤(冬季)气温的差异 ⑥气候(地理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