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创造宣言》 讲义(含解析)——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创造宣言》 讲义(含解析)——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8 19: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
作品梗概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目睹了旧中国国贫民弱,试图以教育来建设新社会,于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乡村试验师范学校;抗战时期,同文化教育人士组织国难教育社,提倡战时教育运动。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个方面。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歙(shè)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原文阅读
创造宣言——陶行知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未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毋需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看不出来。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被泰山树苗听见,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那一缕是树苗的,那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幼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三日 写于凤凰山
知识点
字音词义
中zhòng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遁dùn词: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懦nuò夫:软弱胆小的人。
豢huàn养:喂养。
灌溉guàn gài: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自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2~4):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5~11):批驳了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12~16):以“东山樵夫”割树苗为喻,揭示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文意理解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文题的意思是:对创造的宣告,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坚定信念。题目虽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
2.为什么说“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教师的创造工作是一项集体活动,创造的成败属于集体,不属于个人,号召教师要团结协作。
3.第④段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4.第⑥段中,连用三个“单调”“无过于”有什么作用?
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比,加强语势,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驳“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5.第⑧段是如何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这一错误观点的?
是通过列举某些人对幼年研究者的蔑视,和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的表现,来批驳错误观点的。批驳错误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创造。
6.第?自然段作者举“水滴石穿”的例子,有什么目的?
用“水滴石穿”的例子来告诫我们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不要因为点滴的创造小而不做,要从基础做起,积小成大,不要奢望“一口吃个胖子”。
7.作者想象树苗与樵夫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树苗与樵夫的对话,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和感染力。
8.回树苗与茅草最后的结局是一样的,都化作了“几缕黑烟”,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树苗和茅草相同的结局,说明没有创造的可悲,启发我们要“时时处处”进行创造。
9.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自己太无能;⑤陷入绝境。
10.对于以上五种借口,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
作者分别列举了多个反例来反驳这五种观点:平凡无过于白纸、石头,但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飞帝亚斯、米开朗基能用石头雕成不朽的塑像;单调无过于监狱、沙漠、开肉包子铺,但是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诞生于监牢,法国企业家能在沙漠中挖出苏彝士运河,平老静能被作者写诗称赞;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幼时可以成才;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成为禅宗南宗的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的玄奘取得佛经,哥伦布、莫扎尔特无不是在绝境中成就伟业。因此,作者是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来批驳这些借口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同步练习
0020 创造宣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和谐(xié)   懦夫(nuò)
豢养(huàn) 曾参(zēng)
B.遁词(dùn) 灌溉(gài)
烟囱(cōng) 鲁钝(dùn)
C.创造(chuàng) 中伤(zhòng)
崇拜(chóng) 屋檐(yán)
D.镰刀(lián) 塑像(suò)
铺子(bù) 玄奘(zàng)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画龙点睛  自暴自弃  山穷水尽
B.走头无路  众判亲离  哈哈大笑
C.参天大树  先知先觉  哑口无言
D.平凡单调  一丝一毫  万像同毁
3.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平凡单调,________懒惰者之遁词。________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
A.可见 只是 既已 B.可见 但是 既然
C.可能 但是 既已 D.可能 只是 既然
4.2017·杭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都不能明白。
老师说:____________。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说:____________。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说:____________。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老师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咸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淇淋一样的 ②雪是像沙子一样的 ③雪是像盐一样的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 ⑤雪是冷冷的东西 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⑥①⑤② D.③④①⑥②⑤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______________
①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 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②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用时22年。
③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④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⑤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往往就会偏离人生轨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富家子弟,经常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
⑥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⑦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了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
⑧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并不断催促大家:“趁体力还行,再走一程,再走一程……到了前面,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家又艰难地朝前跋涉……就在大家就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
⑨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里,其实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
⑩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7.文章的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请为本文拟个标题。(2分)
8.文章开头引用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9.全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论证方法和________论证方法。(2分)
10.文章论证语言极富特色,请对下面这句作简要分析。(2分)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11.本文作者熟练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吸引读者。请以“自信”为主题,运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详解
1.[解析] D “塑”应读“sù”,“铺”应读“pù”。
2.[解析] B “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众判亲离”应为“众叛亲离”。
3.A
4.[解析] C 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A项,偷换主语,前一分句的主语为“有些家长”,后一分句主语为“手表”,可在“是一种”前加“这”;B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得”;D项,“倾听”与“困难”搭配不当。
5.[解析] A 根据“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咸的沙子”的提示排序。
7.[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中心论点的能力。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文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为论点。仔细分析本文的内容,论点应该为第⑩段首句: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 示例:守住信念才有成
8.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②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证明本文论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9.举例 对比 道理(答出两点即可)
10.[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准确、严密,但有的也不乏生动。该句引用俗语,语言贴切生动,证明了没有信念的人随波逐流的特点。
[答案] 该句引用俗语,语言贴切而生动,证明了没有信念的人就没有人生方向,随波逐流。
11.示例: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人生需要自信。自信者,可望获得成功;不自信者,与成功无缘。乔·吉拉德,美国著名的销售大王。他出生在美国的一个贫民窟,很小的时候就上街擦皮鞋补贴家用,连高中都没有念完就辍学了。他的父亲总说他不可能成才。这一度让他失去自信,甚至有一段时间,他连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幸运的是,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告诉乔·吉拉德:“你应该去证明给你爸爸看,你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母亲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最后,这个不被看好的人竟然在短短三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