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课堂小测第十三章 第3节比热容(word版 带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课堂小测第十三章 第3节比热容(word版 带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8 17:1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课堂小测第3节比热容
一,选择题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反映的是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体吸收的热量有关,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2.我国北方冬天取暖用的“暖气”,通常用水作为输运能量的介质,这是因为水的(
)
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
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中的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B.海边的昼夜温差变化小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4.如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
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J
B.4.2×105J
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7.铜的比热容是铅的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2∶3
B.3∶2
C.6∶1
D.1∶6
8.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煤油



比热容/()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9.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内的酒精质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二,填空题
10.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作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若发动机的水箱中贮有10
kg水,当水温升高2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J。[c水=4.2×103J/(kg·℃)]
11.随着“嫦娥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同学们急于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白天月球表面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其表面温差巨大的原因之一是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    (选填“较大”或“较小”),月球表面的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的。
12.
为了比较豆浆和牛奶的吸热能力,小刚在家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豆浆和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
(1)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对________加热的时间长些.这说明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比牛奶吸收的热量________.
(2)小明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图线________应代表豆浆.
13.为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方法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根据甲表中数据,小明选择的是    (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

物质
实验
次数
质量
/g
升高10℃
时间/s
升高20℃
时间/s
升高30℃
时间/s
沙子
1
50
30
60
90
2
100
60
120
180

3
50
50
100
150
4
100
100
200
300
(3)分析甲表中的每一组数据都可得到的结论是

由实验1和3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时间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5)实验中小明认为,沙子受热不均匀,会影响实验,想用水和另一种液体来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他查得“比热容”表如乙表所示。从实验现象最明显的角度,你帮助他选择的另一种液体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甘油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三,计算题
14.某中学为学生提供开水,用电热器将200
kg的水从17℃加热至97℃,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
(1)电热器内的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温度变化没有关系,但它能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故A正确,B、C、D错误。
2.答案:C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
每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置多,取暖效果好,所以暖气装置中通常用水作为介质来供热。故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的应用。空调房间里,空气干燥,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与比热容无关。故A正确。
4.答案:A
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海岸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温度上升较
快,热空气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和海水
放出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下降较慢,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
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故本题选A.
5.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一定时间内,在质量相同、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甲的温度的变化量比乙的温度的变化量大,由可知,甲的比热容较小,是煤油,乙的比热容大,是水,故选C。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及图像识别能力。由图像可知,10
min内甲、水吸收热量相同,甲物质温度升高了60℃,水温度升高了30℃。由吸热公式Q吸=cm(t2-t1)可得c甲=1/2c水=2.1×103J/(kg·℃),甲物质10
min温度升高了60℃,故吸收的热量Q=cmΔt=2.1×103J/(kg·℃)×2
kg×60℃=2.52×105J。
7.答案:B
解析: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它们吸热之比为3∶2.
8.答案:C
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冰和煤油的比热容是相同的,故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也发生改变,故错误;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知,铝比铜的比热容大,铝吸收的热量多,故正确;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公式知,煤油比水的比热容小,因此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故错误。
9.答案:B
解析:为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应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所以A、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质量相同,所以B不正确,B符合题意。
10.答案:大 8.4×105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热容、吸热等有关知识。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吸收相等热量的情况下,其温度升高得比较低,可用来作为汽车的冷却剂;Q吸=c水mΔt=4.2×103J/(kg·℃)×10
kg×20℃=8.4×105J。
11.答案:较小 热传递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应用。在白天,太阳照射到月球上,通过热传递,使月球表面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在夜晚,温度降低。因为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比较大,故白天和晚上月球表面温差巨大。
12.答案:
(1)牛奶

(2)A
解析:(1)由热量计算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以及物质的比热容有关.实验中控制牛奶和豆浆的质量相同,温度的变化量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牛奶升高的温度慢,说明牛奶的比热容大.因此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对牛奶加热的时间长些.由于豆浆的比热容小,因此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少.
(2)结合题目和图象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所以A图线代表豆浆.
13.答案:(1)吸收热量的多少 (2)方法二
(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4)沙子 (5)蓖麻油
解析:本题考查对物质的吸热能力的探究。(1)实验中,利用转换法,通过比较加热的时间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加热的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比较每一列数据,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的时间不同,故小明采用了方法二;(3)分析每一组数据,升高的温度不同,加热的时间不同,且温度升高几倍,加热时间也是原来的几倍,故可知,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分析1、3次实验,物质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加热时间长,水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热能力强。故可得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4)分析数据可知,水吸热能力大于沙子吸热能力,故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吸热能力弱的温度升高快,故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5)分析乙表数据可知,蓖麻油的比热容最小,则吸热能力最弱,故使用蓖麻油最好。
14.答案:(1)吸收热量 (2)6.72×107J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公式的应用。(1)水的温度升高,故其吸收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
=4.2×103J/(kg·℃)×200
kg×(97-17)℃
=6.72×10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