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情景中,“青山”的“走”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江上的竹排???????????????????????????????B.?山上的树???????????????????????????????C.?河岸???????????????????????????????D.?地面
2.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歼10”战斗机??????B.?加油机中的飞行员??????C.?地面上的房屋??????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3.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
A.?静止????????????????????????B.?向东运动????????????????????????C.?向西运动????????????????????????D.?向东、向西均有可能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时间流逝????????????????????????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或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地面绝对静止
D.?坐地日行八万里——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
6.大型加油飞机给受油飞机在空中加油,处于相对静止。这时(?
)
A.?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但加油机速度大
B.?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但加油机速度小
C.?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并且速度大小一样
D.?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反,并且速度大小一样
7.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8.如图所示的房顶旗帜的飘扬情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甲、乙两只船的运动情况(?
)
A.?乙船一定静止,甲船一定向右运动??????????????????????B.?乙船可能向右运动,甲船可能静止
C.?乙船可能向左运动,甲船可能静止??????????????????????D.?乙船可能向右运动,甲船一定向右运动
9.如图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的运动方向和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的运动方向分别是(??
)
A.?右
左???????????????????????????????????B.?左
右???????????????????????????????????C.?右
右???????????????????????????????????D.?左
左
10.一人驾一小船逆流航行,河水流速为5米/秒,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米/秒,在途中掉下一箱可漂浮物品,5分钟后发现,于是掉头回追,回追上这只木箱还需的时间是(??
)
A.?大于5分钟?????????????????????B.?少于5分钟?????????????????????C.?可能永远也追不上?????????????????????D.?等于5分钟
11.甲、乙、丙三个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
,
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
,
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
,
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二、填空题
13.车上如果装有ETC信用卡,汽车在TC专用通过高速公路的ETC通道时,不停车也能缴费通过,如果通道长15m,车速是3m/s,汽车通过通道的时间是________s;以该汽车为参照物,通道两侧的标志牌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国庆”期间,吉吉乘坐的自驾车刚刚进入井冈山风景区,便有一种“车行彩色世界,风景扑面而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彩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与________。
15.小军在马路边的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的甲、乙所示,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向________(左、右)运动的,自行车向________(左、右)运动,小军听到卡车的汽笛声是靠________传入人耳的.
16.在合肥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华同学前百米用了15秒,后百米用了10秒,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7.一列车正以54km/h的速度由东向西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今天刮风的风向为________风,风速是________m/s。
18.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速度,若以乙为参照物,则甲往
________
运动。
三、综合题
19.下面是关于汽车中的物理现象,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
(1)如图所示,汽车行驶期间,坐在后排的乘客相对于路边的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司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
(2)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行驶期间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3)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________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采,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4)如图所示,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________面镜,它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接近于平行光射出.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它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线通过它们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20.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二列中。
(1)完成表格中“摆动周期”一栏中空格的填写。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你认为甲同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从中得出此结论,理由是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大小无关。
(4)丙同学分析实验序号7、8、9,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本实验中,该小组同学利用三个不同质量的摆球,做了多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选填“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或“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21.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青山相对于江上的竹排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所以“青山”的“走”是以江上的竹排
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A。
2.【答案】
C
【解析】加油机相对战斗机和加油机中、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都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解:由图可知: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车是向西行驶的,杯子中是水原来随车.起向西运动,当车突然贼速时,杯内的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向西运动,所以会向西道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A.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时间流逝,不是物体的运动,B符合题意;
C.海水奔腾波,是海水的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春风拂面,空气流动形成风,风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A.潭清疑水浅,是从水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变浅了,是光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光的直播现象,B符合题意;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说的是日月相对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但地球相对日月而言也是运动的,C不符合题意;
D.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地球自转造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的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它们彼此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A
【解析】解:(1)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丙车向东运动;(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说明甲车也向东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3)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此时乙车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东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西运动。
综上,甲车、丙车必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A。
8.【答案】
D
【解析】图中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旗向右飘,说明此时风向右吹。
甲船上旗帜向左,说明它在向右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乙船上的旗子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可能静止,二是乙船可能向左,三是乙船可能向右但速度小于风速。
综上所述,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
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当汽车与小树、电线杆和村庄在一条直线上时,汽车再向右行驶,则人从车里往外看以电线杆为参照物时会看到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向右运动,同理,可得出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向左运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
D
【解析】解:河水流速v水=5m/s,t=5min=300s,
则物品的速度v物=v水=5m/s,船逆流行驶时的速度v船逆水=v船静水﹣v水=10m/s﹣5m/s=5m/s,船顺流行驶时的速度v船顺水=v船静水+v水=10m/s+5m/s=15m/s,
5min船逆流行驶的路程:s船逆水=v船逆水t=5m/s×300s=1500m,物品行驶的路程s物=v物t=5m/s×300s=1500m,
5分钟后发现,于是掉头回追,设t′时间追上物品,
根据题意可知,5min船逆水行驶的路程加上5min物品行驶的路程,再加上5min后物品行驶的路程,等于5min后船顺水行驶的路程,
根据v=
可得:s船逆水+s物+v物t′=v船顺水t′,
即:1500m+1500m+5m/s×t′=15m/s×t′
解得t′=300s=5min。
故答案为:D。
11.【答案】
B
【解析】(1)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2)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v乙。
综上分析可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
D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步行的人为参照物、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地面、步行的人、停在机场的飞机之间距离变化大致相同,鸟的速度大致相同.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所以动能很大。
故选D
13.【答案】
5;运动
【解析】汽车通过通道的时间
该汽车为参照物,通道两侧的标志牌相对于该汽车来说,其位置发生变化,则标志牌是运动的。
14.【答案】
井冈山;乘客
【解析】解:选择参照物时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
车行彩色中是车在运动,所以应选车之外的井冈山(或地面)为参照物;风景扑面来是风景在运动,即风景相对于乘客来说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为乘客。
故答案为:井冈山;乘客。
15.【答案】
左;右;空气
【解析】如果以行驶的卡车为参照物,小轿车超过了卡车,因此,轿车是向左运动的;如果以行驶的卡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的位置向右发生了改变,因此是向右运动的.小军听到卡车的汽笛声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
点睛: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才可以做出判断.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有可能不同.结合图片可逐一分析判断.
16.【答案】
8;自己
【解析】200m小华共用时15s+10s=25s
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
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即加油的同学的相对于他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
17.【答案】
东风;15m/s
【解析】列车由东向西在雨中行驶,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说明雨在水平方向上也是由东向西运动,那么吹的是东风,风的速度大小和车速一样
18.【答案】
小于;西
【解析】由图象知,甲和乙的
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像,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
运动,甲在乙的后方,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
19.【答案】
(1)相对
(2)内
(3)反射
(4)凹;折射
【解析】(1)判断物体静止还是运动,关键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又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和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汽车相对路边的树来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树做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乘客坐在车里,乘客相对于司机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司机做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这说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平面京城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汽车的前窗之所以是倾斜的,是因为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而出现事故。(4)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其中反射镜则相当于凹面镜,光线从空气通过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20.【答案】
(1)2;2;2;2;2;2;1.8;2;2.2
(2)不能;变量不唯一
(3)4、5、6;单摆的摆长;摆球质量
(4)单摆的摆长越长,单摆的周期越大
(5)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摆动周期等于摆动30次的时间除以30,所以表格中摆动周期,从实验序号1-9分别是:2;2;2;2;2;2;1.8;2;2.2
;(2)由表格中实验序号为l、2、3的实验数据知道,摆长相等,而摆球的质量与摆动角度θ都不同,单摆的周期相同,由于变量有多个,即变量不唯一,所以不能得出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3)要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摆线长度相同、摆球质量相同,需要只有摆球的摆动角度不同,所以选择实验4、5、6符合题意,这样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动角度无关;(4)由表格中实验序号为7、8、9的实验数据知道,摆球质量和摆动角度均相同,摆长越长,其摆动周期越大,故所得结论是:单摆的摆长越长,单摆的周期越大。(5)本实验中利用三个不同质量的摆球,做了多组实验,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
21.【答案】
(1)声源
(2)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km/h;运动
【解析】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h;汽车在小区内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与汽车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标志牌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