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正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2.一个角的度数比较小,只有5°,为了看清楚些,用一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角的度数为(??
)
A.?5°????????????????????????????????????????B.?15°????????????????????????????????????????C.?3°????????????????????????????????????????D.?30°
3.有些司机朋友喜欢在小轿车内放一瓶香水,而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暴晒下引发火灾的是(???
)
A.???????????????????B.???????????????????C.???????????????????D.?
4.在全班集体照相后,摄影师要给班长来一个特写(全体同学不动),则摄影师(??
)
A.?在照相机远离班长的同时,将镜头向前伸???????????B.?在照相机靠近班长的同时,将镜头向后缩
C.?在照相机远离班长的同时,将镜头向后缩???????????D.?在照相机靠近班长的同时,将镜头向前伸
5.马路上的一种球形交通摄像头能拍清楚几百米远的物体.如图所示为这种摄像头成像的示意图,镜头与像屏的位置都不变,两者间距很小.图中O
是透镜的光心,E
是主光轴与屏的交点,M
是线段OE
的中点,被跟踪的汽车前车牌在靠近摄像头时总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车驶近摄像头的过程中(???
)
A.?透镜的焦距不变且右侧焦点一定在O点与
M
点之间
B.?透镜的焦距不变且右侧焦点一定在
M
点与
E
点之间
C.?透镜的焦距变化且右侧焦点一定在O
点与
M
点之间
D.?透镜的焦距变化且右侧焦点一定在M
点与
E
点之间
6.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A.?等于30cm??????????????????B.?大于30cm??????????????????C.?小于15cm??????????????????D.?大于15cm,小于30cm
7.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减小物距???????????????????????D.?增大取景范围
8.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认???????????????????????????????????B.?必须保证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心
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袋射,白色部分吸收光
9.如图中所示,可判断出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
)
?
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
10.有一张照片,发现其景物模糊不清,而且整个画面偏黑,其形成的原因是在拍照时,没有调节好(???
)
A.?调焦环???????????????????????????B.?快门???????????????????????????C.?光圈环???????????????????????????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1.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12.利用凸透镜不能得到(??
)
A.?放大的虚象???????????????????????B.?放大的实象???????????????????????C.?缩小的虚象???????????????????????D.?缩小的实象
二、填空题
13.近视眼戴的是________透镜,它对光起________作用.
14.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5.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卫星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6.自拍杆给旅游者带来方便。如图所示,当自拍杆拉长时,可以________物距,________像的大小,从而___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7.如上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上的微雕作品“
”产生浓厚兴趣.
⑴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象,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进行观察.
⑵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
cm.
⑶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
”,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________.
A.小于5
cm????????????
B.大于5
cm且小于10
cm
C.等于10
cm???????????
D.大于10
cm
20.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肘,成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
(1)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2)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1.如图,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
(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需要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时通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__(选填“厚”或“薄”),直至成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
(4)使凸透镜成为________(物、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________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________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__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再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细盐粉,昆虫翅膀花纹的像.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用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幻灯机的像是倒立的,幻灯片要倒放,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是缩小的,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
A
【解析】放大镜放大的只是角的两边长,但角的大小与它的边长大小无关,所以用一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观察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仍然是5°,
故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由图知道,四瓶香水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由于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摄影师为全班集体照相后,又要为班长拍一特写(全体同学不动),即人的像会变大,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距一定变大,且物距必须减小,所以要减小照相机和人的距离,增大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方可拍出清晰的照片,即在照相机靠近班长的同时,将镜头向前伸;
故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其原理是:物距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f<v<2f;由题意可知,被跟踪的汽车前车牌在靠近摄像头时总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因为镜头与像屏的位置都不变,即像距v不变,所以透镜的焦距f是变化的,且满足光屏在1f和2f之间的条件,即f<v<2f;由此可得:
,
且
,
即:
;
因为M是线段OE的中点,所以
,
即透镜右侧焦点一定在M点和E点之间变化。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B
【解析】解:
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成清晰的放大实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2f>u>f,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即像距)v>2f,所以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大于30cm。
故答案为:B
7.【答案】
D
【解析】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B
【解析】
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像原理是照相机,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A不符合题意;
B.物距大于
二倍焦距,B符合题意;
C.
二维码相当于物体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C不符合题意;
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A
【解析】解:要用放大镜看邮票,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要小于焦距。所以可判断出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不得超过焦距。
故答案为:A
10.【答案】
D
【解析】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可知,拍照时,景物如果模糊不清,说明像距没有调好,因此应该使用调焦环,同时整个画面偏黑,说明曝光不够,应该调整快门时间和光圈的大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11.【答案】
C
【解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墙壁(相当于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一定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均是倒立的
.
A、图中像距小于物距可得像比物小,故成像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A不合题意;
B、幻灯机成的是放大的像,B不合题意;
C、凸透镜成像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当光屏和物体不动时,将凸透镜向物体移动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像与透镜的大小和形状无关,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
12.【答案】
C
【解析】AC.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存在缩小的虚像,所以A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
B.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B说法正确.
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
凹;发散
【解析】近视眼时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矫正时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近视眼戴的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14.【答案】
后缩
【解析】当把水排掉后,由于光的折射可知,此时所看到的像距变大了,所以要想成清晰的像,要把镜头后缩.
15.【答案】
缩小;减小
【解析】无人机在高空拍摄时,感光晶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升高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需要将透镜向感光晶片靠近,减小镜头和晶片的距离。
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16.【答案】
增大;减小;增大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杆拉长时,增大了物距,则人的像减小,像距变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17.【答案】
会聚;小于
【解析】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开始白纸距凸透镜20cm,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由于光斑一直变小,所以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cm。
故答案为:会聚;小于。?
18.【答案】实;虚;靠近;放大镜
【解析】甲和乙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由图知,甲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乙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放大镜利用了此原理;
所以从甲到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靠近书本。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放大镜。
故答案为:实;虚;靠近;放大镜.
19.【答案】A;A
【解析】(1)A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一凸透镜,对物体具有放大作用;B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为一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C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为一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D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为一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故应选A;(3)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符合题意;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当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
故答案为:A;A.
20.【答案】
(1)B
(2)甲;乙
【解析】解:(1)已知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B、人眼的成像原理同照相机一样,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
C、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在以上四个图中,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即乙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答案为:(1)B;(2)甲;乙。
21.【答案】
(1)凸透;物
(2)实
(3)厚;大于6mm
,
小于12mm
(4)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
(5)远视
【解析】(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由于把小水滴作为物镜,故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
(4)由乙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顺时针转动;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5)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所以要代替凸透镜,应用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1)凸透;物;(2)实;(3)厚;大于6mm
,
小于12mm;(4)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5)远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