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午夜
清晨
午后
傍晚
夏季的一天中,什么时候最凉爽,什么时候最炎热?
我们感觉的冷、热、温暖、凉爽等变化,就是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测量
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的,百叶箱离地面距离为1.5米。气象台对气温的观察通常每日四次,观察时间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我们怎样来知道一个地方的气温时间变化规律?
可以通过气温变化曲线图来了解:
如何绘制气温曲线图 ?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参见地图册P27
2
12
10
8
6
4
24(时)
14
16
18
20
22
21
23
25
27
29
31
33
气温/°C
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把一天之内多次测得的气温绘制成曲线图,我们就能快速准确的掌握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
读图:你能读出当天的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时吗?
2
12
10
8
6
4
24(时)
14
16
18
20
22
21
23
25
27
29
31
33
气温/°C
日出前后
午后2时左右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日较差
6°C
日平均气温该怎么计算?
4次测量的和除以4。
北半球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月份)
1
6
5
4
3
2
12
7
8
9
10
11
-60
-45
-30
-15
0
15
30
气温/°C
气温除了日变化之外,在时间上还有什么变化?你能用事实说明吗?
读图:你能读出当地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吗?
1
6
5
4
3
2
12
7
8
9
10
11
-60
-45
-30
-15
0
15
30
气温/°C
北半球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月份)
.
.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在1月
在7月
年较差
35°C
年平均气温该怎样计算?
12个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
气温的年变化南、北半球时间相同吗?
气温的时间变化
变化
变化
最高出现在 时;
最低出现在 ;
最高出现在 月
最低出现在 月
(北半球)
归纳,填空:
(南半球与北半球 )
日
14
日出前后
年
7
1
相反
观察思考:
为什么山顶白雪皑皑,山脚却春暖花开?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练 习
甲地气温24°C
乙地气温多少度?
18°C
完成p56”活动“
黑龙江
浙江
海南
观察:同是二月,三地气温有什么差异?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道理?
同一时间,气温在水平空间也有差异。
气温的水平空间变化可以用等温线图来表现。
等温线是在地图上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地气温相等。
A
B
用各地气温多年平均值绘制成等温线图,再用分层设色的方法,就可绘制成直观的气温分布图。
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在曲直方面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曲折,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温变化较小;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广,且地形复杂,气温差异较大。 (海陆分布和地形因素)
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
2、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观察:从赤道向两极, 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一般来说,南北半球的气温从赤道(低纬区)向两极(高纬区)逐渐降低.
变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减少。(纬度位置因素)
(全球的寒极在南极地区)1967年挪威的科学家在南极点附近记录到了-94.5℃的气温
2、气温变化北半球 ,南半球 ;
北半球最热月: ,最冷月: ;
垂直方向,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
1、全球气温从 向 递减;
气温及其变化
变化
变化
变化:
变化
最高: ,最低: 。
南北半球正好 。
水平方向
3、在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密集地区气温变化 ;等温线稀疏地区,气温差异 。
时间
日
气温及其变化训练(归纳)
14时
日出前后
年
7月
1月
相反
0.6
空间
赤道
两极
较大
较小
较大
较小
练习与巩固
1、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 )。
A.12点 B.14点 C.13点 D.11点
2、下列关于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B.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赤道地区
C.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D.同纬度高原气温高,平原气温低
连线题,在我国:
①一天中最高气温 A.七月
②一天中最低气温 B.一月
③一年中最高气温 C.14时
④一年中最低气温 D.日出前后
1、某地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7℃、15℃、13℃、7℃,日平均气温为_______℃
2、重庆比峨眉山顶的海拔高度低2739米,气温相差_______℃。
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
根据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可以判断其所在的地区或季节。
如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温带夏冬季日较差较小,春秋季日较差较大等。
年较差:某地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从年较差的大小可以分析出该地所在的位置和温度带等。
如某地气温年较差较小,则该地位于热带或沿海地区;某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则该地位于温带或内陆地区等。
世界最热的地方,是1879年7月17日在阿尔及利亚的瓦格拉测到的,绝对温度达53.6℃。这个世界热极的记录遥遥领先于吐鲁番盆地,一直保持了30多年。到1913年7月,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死谷出现了56.7℃的高温记录。从此,“热极”从非洲跑到了美洲。1922年9月13日,在非洲利比亚的加里延,盛吹“吉卜利”热风时,以57.8℃刷新了世界热极的记录。当地人竟能在阳光下的墙上烙饼吃。就在同一天,“热极”又从北美洲回到非洲。 美国地理学会在加里延附近测到的最高气温58℃是世界的“热极”记录,但是没有得到利比亚的确认。到了1933年8月,墨西哥的圣路易斯测到了57.8℃的最高温度,这样圣路易斯就同加里延分享世界“热极”的称号。 如果以年平均温度来说,埃塞俄比亚的达洛尔,1960 ~1966年的年平均气温是34.4℃,也是世界的“热极”。 上述世界的“热极”瓦格拉、死谷、加里延和圣路易斯,都位于副热带地区,都不在赤道附近。这确是个有趣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赤道线上,除了非洲、南美洲大陆以外,几乎都是一片海洋。灼热的阳光直射,海水不断蒸发,天空经常浓云密布,多雷雨,热带森林生长繁茂。这样,就使赤道地区空气变得很湿润,温度不致升得很高,一般不超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