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
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A.平行光束
B.会聚光束
C.发散光束
D.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5.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距为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10cm时,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处时(
)
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8.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将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A.
B.
C.
D.
9.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0.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时,若镜头在使用时不注意,上面会留有很多灰尘或有很多指纹,用这样的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与干净镜头拍出的照片相比较
A.照片会暗些,但还清晰
B.有变化,出现了灰尘或指纹的清晰像
C.有变化,出现了灰尘或指纹模糊不清的像
D.有变化,照片会变得模糊不清
二、填空题
11.物距是__________到透镜__________的距离,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像距是__________到透镜__________的距离,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12.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叫做__________透镜.
13.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把一个物体从离透镜1.5f处沿主轴移到5f处的过程中,物像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__________透镜,乙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
15.将手电筒的灯罩(凹面形灯碗)取下,手电筒的光________(填“仍然”或“不再”)平行,理由是________.现在,将凸透镜放在灯泡前,调节与灯泡的距离,你会发现当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位置时,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了平行光.
16.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7.如图所示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18.在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_______,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
cm”刻度处.则应在_____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_______为止.
19.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瓶内灌了水,透明圆形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________透镜,烈日出来后,它会使阳光________(填“发散”或“会聚”),可能引起森林大火.
20.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时的情景。请分别指出其特点。
(1)凸透镜成实像时,光屏____________,
物和实像在凸透镜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成虚像时,光屏______________,
物和虚像在凸透镜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根据如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2.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如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______.
(2)如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
答:______.
(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如上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装置
分析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在图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1.B
2.A
3.C
4.C
5.B
6.A
7.C
8.A
9.C
10.A
11.物体
光心
u
像
光心
v
12.会聚
会聚
13.先减小后增大
14.凸
凹
15.不再
灯泡相当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会向四周传播
焦点
16.缩小
照相机
不会
17.倒立凸透镜虚
18.高度中心60~70清晰
19.凸
会聚
20.能承接到所成的像异侧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同侧
21.
22.
23.15.0
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放大
倒立
能
左
24.15.0
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光屏承接不到
倒立
放大
能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