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眼睛和眼镜
一、单选题
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2.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5.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
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
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6.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能自动变焦眼镜.这款眼镜的每个镜片被镜框上安装的制动器牵动,使镜片能向前或向后移动,镜片向前移动可增大镜片曲度,反之则减小,从而实现自动调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镜片向前或向后移动实现自动调焦,模仿了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过程
B.患上近视眼的人戴上该眼镜后,镜片向前移动才能看清眼前的字迹
C.视觉异常的患者戴上该眼镜后均能使视觉恢复到正常水平
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视物差别。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A.B.C.
D.
8.如图是人眼的结构简图,如果长期近距离看书,将导致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B.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C.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像将在视网膜前面
D.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像将在视网膜后面
9.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利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B.利用放大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近视眼需要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远视眼需要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远视眼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10.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右移动
B.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
C.如果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蜡烛应向左移动
D.如果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蜡烛应向右移动
三、填空题
11.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乙图中的视力应配戴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12.近日,教育部连续发文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降低学生近视率”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眼睛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_____(选填“强”或“弱”),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带对光线有_____作用的_____透镜进行矫正。
13.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_(填“注水”或“抽水”)。
14.如图所示,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时将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将光屏看做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向______(选填“前”或“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15.小明把A、B、C三副眼镜放到报纸上比了比,结果如下图所示,则A是_____眼镜,B是_____眼镜,C是_____眼镜.(选填“老花”或“近视”)
四、实验题
16.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高度上;
(2)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得到的像是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3)实验中,一个小飞虫飞落在了凸透镜上,此时在光屏上_____;
A.会出现一个小虫子,但虫子的像不清晰,烛焰的像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B.会出现一个小虫子,且小虫子和烛焰的像都很清晰
C.不会出现一个小虫子,烛焰的像依然清晰,只是亮度变暗了一些
D.不会出现一个小虫子,烛焰的像会变得模糊不清
(4)实验完成之后,如图丙,小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17.平时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
(1)我们人眼能根据观察对象,自动通过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是(______)
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2)由图乙得出:减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大,此时眼睛能看清______处的物体,我们人眼若长期观察______处物体(两空选填“近”、“远”),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______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或“后”)方,此时应佩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看清物体。
18.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多,伴随近视眼的增加,都是由于长时间用眼,造成用眼过度,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小明同学为了弄清楚是不是因为晶状体变厚造成近视眼,同时想弄清楚近视眼度数越大,是不是因为晶状体越厚。
(设计并进行实验)利用水凸透镜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
(2)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变厚后,凸透镜的焦距变_______
;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
(3)在第(2)的基础上,要想模拟正常人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蜡烛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并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实像;
(分析论证)(4)根据所学的内容知道,近视眼成因之一是由于长时间用眼后,造成晶状体变
________
,眼睛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选填“前”或“后”);
(拓展延伸)(5)小明移动凸透镜前的蜡烛,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如图乙中的(____________)
A.B.C.D.
19.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____像(选填“倒正”及“放大缩小”及“虚实”)。
(2)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当蜡烛靠近水凸透镜时,应向水凸透镜内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____(填“长”或“短”)。
(3)若用此实验来模拟近视眼,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水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五、综合题
20.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m=2m﹣1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例如,400度的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所示是小明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近视,需要用来矫正的是_________镜。
(2)若他所戴眼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度数为_________度。
(3)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近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_________。
21.阅读短文
如图是人的眼睛的剖视简图,图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光屏,它到晶状体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正常的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是依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使视网膜上都能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瞳孔是用来控制透光程度的。通常所说的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远或晶状体过凸,在观察远景时,感到模糊。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近或晶状体过扁,在观察近景时,感到模糊,这两种眼睛都需要配戴眼镜矫正。人们通常所说的眼镜度数φ和镜片焦距f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眼镜的度数:(其中f用m作单位)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地用眼,如看书、看电视、玩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请你根据上文的介绍,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正常人看远景或近景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是通过改变_________(选填“焦距”或“像距”)来实现。
(2)小明的晶状体过凸,则应配戴__________透镜。验光师给小明验光后建议小明配戴400度的眼镜,该眼镜镜片的焦距为___________m.
(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眼的观察范围是_____________.
A.0~10cm
B.10~25cm
C.0~25cm
D.从10cm到极远处
(4)当人眼由看远景而改变看近景时,眼球的晶状体就变得___________(选填“扁平”或“凸起”)些。
2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B
6.A
7.BD
8.BC
9.AB
10.BD
11.甲
凸
12.强
前方
发散
凹
13.缩小
抽水
14.缩小
前
15.老花
老花
近视
16.10
同一
照相机
放大
C
远视
17.D
远
近
近视眼
前
凹透镜
18.小
凹透镜
左
左
厚
前
C
19.倒立缩小的实
注入
短
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
20.凹透;
-500;
丙;
乙。
21.焦距
凹
0.25
D
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