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8 20: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
  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它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它既是第一节光的折射和第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用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感受LED灯和生活中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终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进而得出结论。从而使同学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学生分析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现在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上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学生又是一个情感的个体,所以我力图从他们的身边事情入手,引起兴趣,在围绕“爱”的情感主题使实验层层递进。
教法与手段
  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所以我采用激趣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相结合,使知识一步步延伸,实验过程逐步完善。教学中我采用了“爱”的游戏实验与引导分析相结合,实验与动画相结合逐步使规律呈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一)、设计LED灯、引起兴趣
LED灯离得远近不同,光屏上接收到的像大小不同
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

接着提问:猜想一下,成像不同与什么有关?
所以引入新课凸透镜成像规律
首先介绍一下本节课的实验器材
给大家一只蜡烛做物体。一面光屏用来承接火焰的像。还有一个凸透镜,大家可以将凸透镜、蜡烛、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
自己动手试一试并合理的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和什么有关。
学生答
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这样我们进入下一环节 介绍本节课涉及到的几个术语及符号:焦距
物距
象距
二倍焦距
让学生根据书中表格
分别从成缩小的实像
和放大的实像,及等大的实像
,成虚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下来
  (四)、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然后通过理论分析一下为什么凸透镜会成这样的像
并介绍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应用
提出一个思考问题
物体在二倍焦距上

物体在焦距上会成什么样的像呢
从理论分析
得出结论
让后让学生在通过实验验证
这样从实践到理论
又从理论到实践
相互的结合
学生能更好的理解
  (
  (六)、发散思维巩固练习
  几个趣味练习层层递进、步步夯实这节的重点,生活小常识突破了本节难点。
  双边活动
  从问题的提出-----实验的操作-----规律的得出-----原理的证明-----巩固练习,始终把每个学生都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铺路的作用,使师生的互动贯穿与课堂的始终。
  重难点的处理
  1、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施教策略:采用边实验边记录边总结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进而加深学生的认识。
  2、难点及施教策略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施教策略:采用同学之间互献爱心动手实验,分析引导,从而将像的倒正,虚实,大小的判别方法各个击破,又通过对“爱”的性质改变过程引导分析,猜想出可能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并分析条件和动手实验突破实验过程中物距的划分,仪器的调节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从而确定观察对象,和记录数据
  板书设计
  
整体突出本节的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件的设计
  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将规律与原理用课件生动形象地呈现再学生面前,同时也进一步验证学生的实验结论。使他们再一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