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达标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或“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
(2)中学生小超的质量大约是50
。
2.有一质量为43.2
g的蜡块,体积是48
cm3,这种蜡的密度是
g/cm3;该蜡块用掉一半后,剩下半块蜡的密度是
kg/m3。
3.(安顺中考)小军测量一个体积为25
cm3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把木块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添加的砝码数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此测得木块的密度
为
kg/m3。
4.小明同学购买了如图(a)所示的一盒大头针,可知这盒大头针的质量为
g。他想知道一盒大头针共有几枚大头针,他先用电子天平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如图(b)所示,经计算可知这盒大头针含有约
枚大头针。
5.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g/cm3。
6.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气温明显上升。小明想到:气温上升时密闭教室的空气总质量
,教室空气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用密度为1.5×103
kg/m3,质量为45
g的一块橡皮泥制作一个空心小球,体积为50
cm3,则这个小球的密度为
,将小球捏成实心球,体积为
cm3。
8.如图所示,某城市的街道绿化带上放着一只漂亮的蝴蝶型铜板,它从一大块厚薄均匀的铜板上切下来,测得质量为480.6
kg。从同一块铜板上切下长和宽分别是20
cm、5
cm的长方体铜板,测得质量为1.78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该铜板的厚度为
m,蝴蝶型铜板的面积为
m2。
9.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就能改变电子性质,电子变慢了。更有趣的是,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魔角”层叠石墨烯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
现象,如果把这一技术应用于生产,它可以制作
(选填“电炉”或“电脑”)的电子元件,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10.超导材料是一种
为零的材料。因此,人们想到用它来实现既能远距离输送极大的电流,又不会因为导线存在电阻而损失电能。但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常温下的超导材料,因为一般物质都是当其温度要
(选填“升高”或“降低”)到一定值时,才出现超导现象。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如图所示,质量为70
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他的质量(
)
A.等于0
kg
B.略小于70
kg
C.等于70
kg
D.略大于70
kg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图甲是天平调节前的情形,图乙是天平调节平衡后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质量之前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B.测质量之前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C.被测物体的质量是46.1
g
D.被测物体的质量是46.4
g
13.王梦与其他三位同学先后测量同一小石块的密度,表中数据是他们的测量结果。
学生
王梦
赵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g/cm3
2.52
g/cm3
2.56g/cm3
2.60g/cm3
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满的结果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与2.50
g/cm3最接近
B.张扬的结果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与2.50
g/cm3偏差最大
C.如果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结果均有效
D.四位同学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他们的测量值都不是2.50
g/cm3
14.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假设水没有蒸发)。则关于水从0
℃上升到10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质量先变大再变小,体积不变
B.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先变大再变小
C.水的体积、质量都不变
D.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先变小再变大
15.如图所示,在副食商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25
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ρ酱油>ρ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于0.25
kg
B.等于0.25
kg
C.小于0.25
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如图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液体密度为1
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C.量杯质量为40
g
D.8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100
g
17.(江西中考)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门应用了磁体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电性
18.表中是四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其中三个是由同种金属制成,另一个是由不同种金属制成的,分析数据可判断由同种金属制成的是(
)
金属块
体积(V/cm3)
质量(m/g)
A
4
31.6
B
5
44.5
C
10
79
D
12
94.8
A.A
B.B
C.C
D.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1)把装满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玻璃瓶容易破裂,这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2)炎热的夏天,家里立式空调制冷时,为使整个房间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你应该调节出风口叶片向上还是向下吹出冷风,为什么?
20.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空瓶重20
g,装满水后总重520
g,则:
(1)矿泉水瓶的容积是多少?
(2)若用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醋,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醋?(ρ矿泉水=1.0×103
kg/m3,ρ醋=1.05×103
kg/m3)
21.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22.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一只烧瓶,当他将瓶子装满水时测得总质量为0.4
kg,将瓶子装满酒精时测得总质量为0.34
kg。若在装满水的该瓶中轻轻放入质量为0.7
kg
的一些金属颗粒,待水溢出后,称得其总质量为0.9
kg。(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则: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体积。
(3)金属颗粒的密度。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1)(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其量程是
;现将这架天平置于
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天平的横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紧接着下一步的操作是
。
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小金属块的质量
是
g。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
kg/m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则ρ2
(选填“>”“=”或“<”)ρ1。
24.★(1)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
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托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
g。
②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的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Ⅰ
;
Ⅱ
。
③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
g/cm3。
(2)彤彤很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她用天平(带砝码)、一个干净的带盖子的空塑料瓶和水,进行了测量。请你将她的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①她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当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她应该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达到平衡;
②用天平测量出一个干净空瓶子(带盖子)的质量是m1;
③用天平测量出装满水的瓶子(盖紧盖子)的总质量是m2;
④用天平测量出
;
⑤用所测物理量表示牛奶的密度ρ牛奶=
。
25.平平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平平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系一个小铁块;
D.将系有小铁块的塑料球完全浸没水中,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E.提起塑料球让小铁块单独浸没在水中,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F.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际测得的塑料球密度将比真实值
,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是
。
(3)为了减小误差,其合理的操作顺序应为
(填写字母序号)。
26.(江西中考)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
2
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
5
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应用密度可以
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算出水的密度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
(1)
;
(2)
。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
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冰的质量m/g
冰的体积V/cm3
冰的密度ρ/(g·cm-3)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分析与论证】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或“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g
;
(2)中学生小超的质量大约是50
kg
。
2.有一质量为43.2
g的蜡块,体积是48
cm3,这种蜡的密度是
0.9
g/cm3;该蜡块用掉一半后,剩下半块蜡的密度是
0.9×103
kg/m3。
3.(安顺中考)小军测量一个体积为25
cm3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
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把木块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添加的砝码数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此测得木块的密度为
0.56×103
kg/m3。
4.小明同学购买了如图(a)所示的一盒大头针,可知这盒大头针的质量为
50
g。他想知道一盒大头针共有几枚大头针,他先用电子天平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如图(b)所示,经计算可知这盒大头针含有约
625
枚大头针。
5.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
21.2
g,液体的密度为
1.06
g/cm3。
6.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气温明显上升。小明想到:气温上升时密闭教室的空气总质量不变
,教室空气的密度
不变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用密度为1.5×103
kg/m3,质量为45
g的一块橡皮泥制作一个空心小球,体积为50
cm3,则这个小球的密度为
0.9×103kg/m3
,将小球捏成实心球,体积为
30
cm3。
8.如图所示,某城市的街道绿化带上放着一只漂亮的蝴蝶型铜板,它从一大块厚薄均匀的铜板上切下来,测得质量为480.6
kg。从同一块铜板上切下长和宽分别是20
cm、5
cm的长方体铜板,测得质量为1.78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该铜板的厚度为
0.02
m,蝴蝶型铜板的面积为
2.7
m2。
9.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就能改变电子性质,电子变慢了。更有趣的是,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魔角”层叠石墨烯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果把这一技术应用于生产,它可以制作
电脑
(选填“电炉”或“电脑”)的电子元件,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10.超导材料是一种
电阻
为零的材料。因此,人们想到用它来实现既能远距离输送极大的电流,又不会因为导线存在电阻而损失电能。但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常温下的超导材料,因为一般物质都是当其温度要
降低
(选填“升高”或“降低”)到一定值时,才出现超导现象。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如图所示,质量为70
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他的质量(
C
)
A.等于0
kg
B.略小于70
kg
C.等于70
kg
D.略大于70
kg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图甲是天平调节前的情形,图乙是天平调节平衡后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测质量之前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B.测质量之前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C.被测物体的质量是46.1
g
D.被测物体的质量是46.4
g
13.王梦与其他三位同学先后测量同一小石块的密度,表中数据是他们的测量结果。
学生
王梦
赵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g/cm3
2.52
g/cm3
2.56g/cm3
2.60g/cm3
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赵满的结果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与2.50
g/cm3最接近
B.张扬的结果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与2.50
g/cm3偏差最大
C.如果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结果均有效
D.四位同学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他们的测量值都不是2.50
g/cm3
14.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假设水没有蒸发)。则关于水从0
℃上升到10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水的质量先变大再变小,体积不变
B.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先变大再变小
C.水的体积、质量都不变
D.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先变小再变大
15.如图所示,在副食商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25
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ρ酱油>ρ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大于0.25
kg
B.等于0.25
kg
C.小于0.25
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如图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该液体密度为1
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C.量杯质量为40
g
D.8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100
g
17.(江西中考)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冰箱门应用了磁体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电性
18.表中是四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其中三个是由同种金属制成,另一个是由不同种金属制成的,分析数据可判断由同种金属制成的是(
ACD
)
金属块
体积(V/cm3)
质量(m/g)
A
4
31.6
B
5
44.5
C
10
79
D
12
94.8
A.A
B.B
C.C
D.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1)把装满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玻璃瓶容易破裂,这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答:在冰箱冷冻后,玻璃瓶内的水凝固变成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ρ=可知,体积变大,所以装满水的玻璃瓶会被胀破。
(2)炎热的夏天,家里立式空调制冷时,为使整个房间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你应该调节出风口叶片向上还是向下吹出冷风,为什么?
答:向上吹冷风,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出风口向上,冷空气由高处下降,室温很快降低,以便达到制冷的效果。
20.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空瓶重20
g,装满水后总重520
g,则:
(1)矿泉水瓶的容积是多少?
(2)若用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醋,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醋?(ρ矿泉水=1.0×103
kg/m3,ρ醋=1.05×103
kg/m3)
解:(1)矿泉水瓶装矿泉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520g-20g=500g;
由ρ=可得矿泉水瓶的容积:
V瓶=V水===500
cm3;
(2)能装醋的体积就等于瓶子的容积,即
V醋=V瓶=500
cm3。
由ρ=可得,装满后醋的质量:
m醋=ρ醋V=1.05
g/cm3×500
cm3=525
g。
21.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解:(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ρ===3.74
g/cm3=3.74×103
kg/m3。
(2)设铝的质量为m铝,钢的质量为m钢,则
m铝+m钢=374
g①
由ρ=可得V=,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100
cm3,
即+=100
cm3,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m铝=216
g,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100%≈57.8%。
22.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一只烧瓶,当他将瓶子装满水时测得总质量为0.4
kg,将瓶子装满酒精时测得总质量为0.34
kg。若在装满水的该瓶中轻轻放入质量为0.7
kg
的一些金属颗粒,待水溢出后,称得其总质量为0.9
kg。(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则: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体积。
(3)金属颗粒的密度。
解:(1)由题知,瓶子装满水时:
m水+m瓶=0.4
kg①
瓶子装满酒精时:m酒精+m瓶=0.34
kg②
①-②得m水-m酒精=0.06
kg,
设瓶子的容积为V,因为m水=ρ水V,
m酒精=ρ酒精V,
所以可得m水-m酒精=0.06
kg,
ρ水V-ρ酒精V=0.06
kg,
(ρ水-ρ酒精)V=0.06
kg,
(1.0×103
kg/m3-0.8×103
kg/m3)V=0.06
kg,
解得瓶子的容积:V=3×10-4
m3。
(2)瓶子放入金属颗粒后溢出水的质量:
m′水=0.4
kg+0.7
kg-0.9
kg=0.2
kg
则溢出水的体积:
V水===2×10-4
m3,
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V水=2×10-4
m3。
(3)金属颗粒的密度:
ρ金===3.5×103
kg/m3。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1)(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其量程是
0~200g
;现将这架天平置于
水平桌面
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天平的横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是平衡状态
,紧接着下一步的操作是
取下右盘中最小质量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
(2)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78.4
g。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
7.84×103
kg/m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则ρ2
>
(选填“>”“=”或“<”)ρ1。
24.★(1)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
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托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
64
g。
②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的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Ⅰ
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穿天石
;
Ⅱ
水不能太多,穿天石浸没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程
。
③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
3.2
g/cm3。
(2)彤彤很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她用天平(带砝码)、一个干净的带盖子的空塑料瓶和水,进行了测量。请你将她的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①她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当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她应该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达到平衡;
②用天平测量出一个干净空瓶子(带盖子)的质量是m1;
③用天平测量出装满水的瓶子(盖紧盖子)的总质量是m2;
④用天平测量出
装满牛奶的瓶子(盖紧盖子)的总质量为m3
;
⑤用所测物理量表示牛奶的密度ρ牛奶=
ρ水
。
25.平平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平平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系一个小铁块;
D.将系有小铁块的塑料球完全浸没水中,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E.提起塑料球让小铁块单独浸没在水中,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F.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11.2
g,塑料球的体积V=
20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0.56
g/cm3。
(2)实际测得的塑料球密度将比真实值
偏小
,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是
提起塑料球让小铁块单独浸没在水中,塑料球上面会沾有水,造成体积测量偏大(2分)
。
(3)为了减小误差,其合理的操作顺序应为
ABCEDF
(填写字母序号)。
26.(江西中考)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
2
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
5
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应用密度可以
鉴别
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m2-m1
;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算出水的密度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
(1)
量杯中的分度值太大
;
(2)
烧杯中有液体残留
。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
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冰的质量m/g
冰的体积V/cm3
冰的密度ρ/(g·cm-3)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分析与论证】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