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8 22: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4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我会认
生字:估

殿







词语:毁灭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皇家
众星拱月殿堂
亭台楼阁
象征
街市
山乡村野
仿照
诗情画意
建筑
漫步
漫游
天南海北
饱览
风景名胜流连
置身
境界
宏伟
青铜
礼器
奇珍异宝
博物馆
搬运
统统
销毁
罪证
侵略者
奉命
词语解释
销毁:熔化毁掉;烧掉。
魂宝: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别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众星拱月:本指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人拥戴一人或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东西。拱:环绕,聚集。
不可估量:课文指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估量:推算、计算的意思。
想一想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毁灭,并讨论5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圆明园的毁灭》,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再现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殿











拓展延伸
1.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需要收集资料。说一说我们都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法。
①通过书报杂志查阅资料,还可以上网查询;②调查采访;③进行实验;④观看影像资料等。
2.我们最常用的是通过书报杂志查阅资料,那么,还可以怎样查阅资料呢?议一议,说一说。
明确方向——浏览查询——摘录整理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再重读“不可估量”,加强语气,并想一想从“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体会出什么?
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
2.也可以这样说: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说一说。
布局:众星拱月
景致: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仿名胜古迹……根据诗情画意建造……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布局:众星拱月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选择圆明园的一处景观,搜集资料,发挥想象进行描绘。
如:福海之中的蓬岛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磷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在福海四岸另外还建有十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35公顷,相当于北海公园的水面。这里水面开阔,景色秀丽,每于端午佳节,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渡活动。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观赏河灯。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赏游。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拓展练笔
课堂小结:
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而毁得让人心碎。如今,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