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8 18:3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期末总复习(一)
历年考点分析与训练
一、科学记数法
对于绝对值在0~1之间的数,我们也可以写成 (1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用小数点的移动位数确定n的值
0.000123
123000
1.23
1.23
向右移动4位
向左移动5位
-4
+5
a的值
小数点的移动
n的值
用数字中的特征直接改写
0.000123
123000
1.23
1.23
左边第一个非零前面有4个0
数字有6位整数位
应用举例:
1.(20期末考试第12题)某种电子元件的面积大约为0.00000069平方毫米,将
0.00000069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
2.(18期末考试第18题)测得某人的头发直径为0.00000000835米,将这个数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 米
对应训练
1.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
质量只有 0.00 000 0076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7.6×108克 B.7.6×10-7克
C.7.6×10-8克 D.7.6×10-9克
2.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的总称,该病毒粒子呈不规则形状,近期发现的冠状病毒呈球形或椭圆形,
平均直径在0.00000011m将0.000000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验证方法:最小两边之是否大于最长边进行验证
例:1(18年期末3题):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6, 8,10 B 3, 4,5
C 4, 5,6 D 1, 2,3
2(18年期末16题):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且周长为奇数,则第三边
可以是 (只填一个答案)
D
设第三边为 x,则23, 5,7中的一个数
3(20年期末5题):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杨阳同学为了估计一池塘A,B两点
间的距离,如图,先在池塘边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结CA,CB
测得CA=15m,CB=12m,则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20m B 24m
C 25m D 28m
A
B
C
对应训练
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4cm B.8cm,6cm,4cm
C.12cm,5cm,6cm D.2cm,3cm,6cm
4.(19年期末18题).若a、b、c为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且a、b满足
+(b-2)2=0,
则第三边长为
D
2或3
2.已知△ABC中,AB=6,BC=4,那么边AC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
A.11 B.5 C.2 D.1
3.在下列线段的组合中,能与长度5cm的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5cm B.2cm,3cm C.2cm,2cm D.5cm,10cm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9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7或22 B.22 C.13 D.17或13
6.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3,且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
A.2 B.3 C.4 D.5
7.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7,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7 B.13 C.17或13 D.10
三、三角形的中线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对边中心的连线
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例1(20年期末3题)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 )
A 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18年期末10题)如图,线段AD,A E,AF分别为△ABC的中线,角平分线
和高线,其中能把△ABC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线段是( )
A AD B AE C AF D 无
A
B
C
D
E
F
D
A
四、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分子=0,分母≠0
例1(18年期末3题):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取值为( )
A x=±1 B x=-1 C x=1 D 无法确定
2(20年期末3题):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取值为( )
A 1 B -1 C ± 1 D 0
C
A
五、使式子有意义的条件
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零
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一、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为分母不等于零
二、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
例1(18年期末13题):当x 时,二次根式 有意义。
>0
例2(18年期末9题):如果 是二次根式,那么x应满足的条件是( )
D
当堂训练
1.如果二次根式 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3.二次根式 有意义,m的值应为( )
D m为任意实数
2.二次根式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4.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条件为( )
A. x ≥-1
B. x >-1
C. x ≠ -1
D. x >1或x<-1
六、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
例1(18年期末14题)如图是一副三角形板叠放的示意图,则∠a=
a
例2(20年期末14题)如图,已知AE ∥BD, ∠1=130 °,
∠2=30 °,则∠C=
A
B
C
D
E
2
3
75°
20°
七、命题的结构和真假
例1(18年期末17题):将命题“对顶角相等”表示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例2(20年期末7题):下列命题:①若a=b,则|a|=|b|; 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都是60°;③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以上命题的逆命是真
命题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9年期末13题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B
八、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如果r2 =a,那么r叫a的一个平方根;正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
平方根叫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 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例1(18年期末6):36的平方根是( )
A ±6 B 6 C 18 D
例2(18年期末12题): 的平方根是
例3(19年期末1题):4的平方根是( )
A 2 B -2 C ±2 D
A
±2
C
例4(20年期末4题):下列关于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无理数
B 2< <3
C 数轴上不存在表示 的点
D 面积为8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例5(19年期末14题).已知x的平方根是±8,则x的立方根是
C
4
九、不等式组的解
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份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例1(18年期末8题):如图 数轴上表示的是
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 )
0
-3
-5
B
例2(20年期末10题):如果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3,则a的取值
范围是( )
A a>3 B a ≥3 C a ≤3 D a<3
训练巩固
1.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x>1 B 13 D 无解
C
2.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x>-3 B x>-2 C x≥-2 D -33.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x>-2 B x>1 C x≥-2 D x≥1
4.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x<2 B x<1 C 2>x>1 D 无解
5.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x<1 B x<-2 C -26.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A a<2 B a≤-2 C a>-2 D a≥-2
7.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 a<2 B a≤-2 C a>-2 D a≥-2
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SAS ASA AAS SSS
SSA AAA
例1(18年期末4题):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
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
A ∠A=∠C B AD=CB
C BE=DF D AD∥BC
例2(20年期末6题):两个三角形只有以下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
全等的是 ( )
A 两角和一边 B 两边及夹角 C 三个角 D 三条边
A
B
C
D
F
E
B
C
巩固练习
十一、规律探究题(新定义运算)
找出定义的运算公式,然后用你发现的公式
例1(18年期末20题):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新运算 “ ”其运算规则为:
a b=-2a+3b.如 1 5=-2×1+3×5=13,
则不等式x 4<0的解集为
+
+
+
+
例2(20年期末17题):若规定符号 表示一个实数的整数部份,例如
=3
=1,按此规定

巩固练习
1.规定一种新运算“∮ ”,运算规则为:a∮b=a2 -3b;例如:2 ∮1=22 -3×1=1
那么3 ∮ (4∮ 5)=
2.规定一种新运算 ,它表示将n的值分别从1取到5后再求它们的和。
那么
十二、无理数的判断
常见的无理数
π
带根号且开不尽方的数
有规律但不是循环的无限小数
例(18年期末5题):下列各数中,3.14159, ,0.131131113. ……,-π,

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巩固训练
十三、数的运算
1. 负底数幂
负数的偶次幂为正,奇次幂为负,通常考查-1的幂
如: (-1)2019 = (-1)2020 =
如: -12019 = -12020 =
2.零次幂
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
(π-3.14)0=
(3.14-π)0=
3.负指数幂
通常考查底数为分数的形式
2-2 =
4.无理数的大小比较与绝对值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大数减小数
|π-3.14|=
|3.14-π|=
5.开平方和开立方
6.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例1(18年期末19题(1))
例3(20年期末19(1))
19(1)通常是在上面几个中随机抽取四个进行计算,计算中要注意符号和运算顺序
例2(19年期末19(1))
十四、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化简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加减)
3. 二次根式的乘除
4.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例1(18年期末19(2))计算:
例2(18年期末19(2))计算:
十五、分式的混合运算
例1(20年期末20题)先化简,再求值: ,从1,2,3中
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十六、解分式方程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化系数为1
检验
例(08年期末22题)解分式方程:
十七、解不等式(组)
例1(18年期末22题)解不等 式:
例2(20年期末21题)解不等式组
十八、分式方程的应用
例1(08年期末26题)从广州到 某市,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已知高铁的行驶
路程是400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行驶路程的1.3倍。
(1)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
(2)若高铁的平均行驶速度是普通列车的2.5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
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小时,求高铁的平均速度。
例2(20年期末9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