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声音的传播与频率 
年级: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编号:№32 
课题(第32课时) 
11.5声音的传播与频率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与在空气中传播的方式。 
2.知道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3.认识弦音计,探究可能影响弦音音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来分析结果和原理,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2、学会简单的设计试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可以利用声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 
教学重点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与在空气中传播的方式;频率的单位是赫兹;探究可能影响弦音音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可能影响弦音音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举例法。 
教学设备 
抽气钟罩,弹簧,音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在我们知道声音的产生后这节课我们再认真的研究声音的其他的特点。 
复习生活中的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在上节课的知识复习中,进入今天的课题内容,让知识有连接性。 
一、声音的传播 
活动11.16——耳朵紧贴课桌,在桌上发声音; 
生活体验:游泳的体验;抽气钟罩的实验。 
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这些实验,由此可以判定——声音传播的介质:在液体或空气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实验互动,活跃课堂中的氛围,让学生对知识更易把握。 
二、模拟声波传送的实验 
通过弹簧的压缩的实验来理解声音的传播的原理。 
原理:空气粒子的压缩后,波动的向前传播。 
学生的实验,通过实验分析结论,知道声音的传播的原理。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三、什么是频率与器乐观察 
1、活动11.18,从实验中知道频率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 
2、观察乐器产生振动的部位。管乐乐器——振动部分是乐器内部的空气柱。 
弦乐乐器——振动部分是弦。 
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体会频率。 
让学过乐器的学生来介绍相关的乐器。 
学会仔细的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在集体的讨论中,得出相应的知识点。 
四、活动11.20(用弦音计探究音调与那些因素有关) 
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决定与频率。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2.通过实验来研究,得出结论——音调受弦线的长度、弦力和粗细的影响。 
学生实验,并且在实验时完成结论的纪录,最后推测结论。 
在实验中能较好的根据实验的现象总结出实验的结论,这个归纳能力要慢慢培养。 
五、小结: 
从声音的传播开始认识,最后了解到声音的高低与一些因素有关,能合理的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56页、57页。 
11.6耳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听觉范围和保护听力 
年级: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编号:№33 
课题(第33课时) 
11.5声音的传播与频率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耳的主要的结构和相关的功能。 
2.知道声音在耳中的传播的途径。 
3.能够知道生活中的人对听声音的正常的范围及如何保护听力。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仪器的测定知道声音的正常的范围和自己的听力的范围。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声音的传播和耳的结构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和改正不良的听力的习惯。 
教学重点 
耳的结构和功能;噪声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教学难点 
耳的功能和结构。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法;实验法。 
教学设备 
耳的结构模型和挂图,音频信号发生器和扬声器,分贝测定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在上节课我们已经研究过了,那么我们是怎样用耳朵听见声音的呢?这节课就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学生认真的回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知识。 
开门见山进入今天的课题的内容,学生能较快的进入新课。 
一、观察耳的模型 
1.仔细的观察耳多的模型了解一些重要的结构,人的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2.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传播声音的步骤分为4步:耳廓 鼓膜振动 (3块)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 
学生自己的观察模型,知道耳朵的内部的结构和它的功能。 
 要知道声音正确的传播的途径。 
认真地观察耳的模型,并能结合耳的结构,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 
二、听觉的范围 
1、耳聋:按照病变的部位不同分为3类: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 
2、人类能够听见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怎样的呢?运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扬声器来让学生做个测定。 
3、简单了解次声和超声(波) 
学生要知道产生这3种耳聋的原因。以及能够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防范和保护自己的耳朵。(防范方法书169页) 
学生的耳朵听力频率的测定。根据实验可以知道自己的听力如何。 
通过分贝计的测试,让学生体会到声音的大小。 
三、保护听力 
1.声音强度的单位是(分贝) 
2.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城市中的噪声的来源。 
3.对校园内产生噪声的原因的探究。 
4.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5.讨论长期佩戴耳机对听力的影响。 
学生自己察看书中表格关于不同声音的强度表。 
 学生配合教师完成这个实验的监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的结果来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自己讨论在生活中如何保护听力。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