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题型分类专练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3)(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题型分类专练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3)(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9 18:06:44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二)
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A.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B.《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C.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喻,下句道出真意。
D.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李白则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中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直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3.传统文化。
(1)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第一名者称“________”,第二名称“________”
,第三名称“__________”。
(2)“五经”与《大学》《中庸》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_”。
4.“文房四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6.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或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请根据提示填充表格。
称谓
大意
A____________
指光临,商家多用于欢迎顾客。
贵庚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谦称自己的家
愚见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称谓不同。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__________”;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______”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选自鲁迅散文集《呐喊》,主要叙述了“我”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的经历。作品主人公是鲁迅。
B.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欧阳文忠公集》《范文正公集》都是用作者的谥号命名的。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它的一般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9.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此句应把“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
B.“请求”和“恳求”、“时代”和“时期”都是近义词。
C.令尊、垂问、奉还、劳驾、家慈都属于古代敬辞类。
D.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此句是比喻句)
10.下列句子中谦辞、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
B.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您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表示感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信天游”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不是“比喻”。
2.答案:B
解析:A.考察重阳节习俗。
B.考察十二生肖的排序,姐姐的生肖是“巳蛇”,弟弟比她小2岁,所以弟弟的生肖是“巳蛇”后两位,应为“未羊”。
C.考察敬谦词,“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
D.考察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名惊蛰”,“春分”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
3.答案:(1)状元、榜眼、探花;
(2)《论语》、《孟子》、四书五经
4.答案:笔、墨、纸、砚?
5.答案:A
解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6.答案:A惠顾
???B问对方的年龄???
C寒舍????
D自己的见解。
7.答案:竹马之交

布衣之交
8.答案:A
解析:A.有误,《呐喊》是小说集,而且《故乡》的主人公不是鲁迅本人,是带有虚构成分的“我”;BCD.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ABD.
正确;C.
有误,“家慈”又称“家母“,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属于谦辞,并非敬辞。故选:C。
10.答案:A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B错,“家母”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C错,“光临”意思是敬称他人的来访,敬辞。D错,“有幸”是谦词,是说自己很幸运、有机会。不用来指自己的行为对象。A正确,班门弄斧:意思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常用于自谦。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三)
1.暑假期间,小瓯参加了“瓯越文化”夏令营,每天都开设了精彩有趣的文化主题活动,下列几项文化活动中,表述有误的是(??

A.观看南戏鼻祖高则诚创作的南戏《琵琶行》。
B.在温州街头品尝长人馄饨。
C.游览楠溪江大箬岩风景区的陶公(陶弘景)洞。
D.吟诵“永嘉四灵”(灵秀、灵渊、灵运、灵晖)中灵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古代男子十八岁举行冠礼,是成年的标志,所以将十八岁称为“弱冠”。
B.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第二联为颈联。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创作《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B.“以诗为词”指的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C.乡试是明清科举制中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到第三名称亚元。
D.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上午七时至九时。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移动启动的‘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句的主干是“行动取得进展”。
B.“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干得很好”“樱花盛开”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在古代,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中的“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5.下列各句中,敬辞与谦辞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
B.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您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表示感谢。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冰心,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她在《忆读书》中给儿童写了几句指导读书的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B.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初中阶段学习他的文章《连环计》,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C.学习写行楷字,最主要的是掌握好笔画之间自然连带的组合规律。行楷字笔势流动,笔画灵活,可以使书写速度加快。
D.语言里有许许多的词,它们是构造句子的“建筑材料”。其中“本事、品质”是名词,“干燥、潮湿”是形容词。
7.选出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如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称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
B.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了重阳节的有关习俗。
C.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包含六个节气,春夏秋冬的第一个节气分别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在我国古代,“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父”是人对谦称自己的父亲。
8.有关传统文化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中元节、灯节。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包饺子、迎厕神等。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C.有关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D.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骚人”便含有此意。
B.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古代称呼人的方式很多样、很讲究。以地名称呼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甫又称杜工部。
D.“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B.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又称“雨巷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戴望舒齐名。作品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C.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了他宽广的胸怀。
D.《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把士子们热衷功名、乡人们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刻画得淋漓尽致。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永嘉四灵:“灵晖、灵秀、灵舒、灵渊”
2.答案:C
解析:A.不是十八岁,是二十岁;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D.第二联为颔联;故选C。
3.答案:C
解析:C.有误。乡试中举第二到第十名称为亚元,并不是第二到第三名。故选C。
4.答案:B
解析:ACD正确。B“干得很好”不是偏正短语,而是动补短语。故答案为:B
5.答案:A
解析:B项,家母:对自己的母亲的称呼。使用不当。C项,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使用不当。D项,有幸:很幸运,有运气。多用作谦辞。使用不当。
6.答案:B
解析:空城计
7.答案:C
解析:C项表述有误,春夏秋冬的第一个节气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中元节指的是7月15,而不是元宵节。
9.答案:D
解析:ABC.正确;D.有误,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故选:D。
10.答案:B
解析:B.“雨巷诗人”指戴望舒。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闻一多、徐志摩;朦胧诗派代表人物:舒婷、北岛、顾城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C.“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句话强调了我国石拱桥分布范围广,去掉“几乎”一词,语义没有什么变化,也与实际符合。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A.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C.“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记事、写景、抒情。“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表”是向古代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春社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一般是在立春后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会祭社公、祈求丰收。
B.“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和“弈”都是古代的休闲娱乐方式。射指投壶,弈指下棋。
C.《登幽州台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D.雨果是19世纪英国文学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其代表作。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社稷”代指国家,其中“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这两个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D.“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如《木兰诗》的“策勋十二转”。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是年号纪年,“光绪三十二年”是以帝号纪年。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簪缨”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簪为文饰,缨为武饰,代指达官显贵。如“簪缨世家”指的是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
D.古时男子18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束发戴帽,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古代女子年满15岁可盘发插笄以示成年,称为及笄。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B.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
C.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现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
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贬宫。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孙湘》中的“左迁”就是这个意思。
B.清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第一名俗称状元。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他在《变色龙》篇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走狗形象,堪称经典。
D.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现实,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D.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语言表达。
C.“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句话强调了我国石拱桥分布范围广,去掉“几乎”一词,语义就变成了“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与实际不符合。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CD正确;B.有误,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请人帮忙用用“劳驾”,麻烦别人用“打扰”。故选:B。
3.答案:D
解析:雨果是法国作家。
4.答案:A
解析:“社稷”代指国家,其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5.答案:D
解析: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把握。C项错误,改为: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故该题选C。
7.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必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项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
9.答案:B
解析: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10.答案:C
解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