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6.1食物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6.1食物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9 14:5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食物链》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七年级生物
教材版本
苏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很容易问到:食物从何而来?所以教材紧接着安排“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顺理成章、一环扣一环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而建立生态学的观点。
在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中,食物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种关系,本节首先分析“谁吃谁”,达到“做中学”的目的,接着分析食谱中的生物,一方面巩固食物链的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不但为生物间食物关系研究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2)概述食物链的含义,阐明食物链的特点。
(3)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连接简单的食物链的活动,学会绘制食物链的基本方法。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观点,懂得保护环境,保护生物。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教学难点:绘制简单的食物链的基本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及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的基础上,学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顺理成章、承上启下,并且学生对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学生找吃与被吃的关系中,自然引入食物链,学生容易接受。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学习
1、食物链的概念
2、食物链的特点
知识应用
1、生物防治的概念
2、设计生物防治方案
课堂小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展开: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例如:羊吃草,羊又被什么吃?(狼);老鹰吃鸡,鸡吃什么?(青菜,虫子......),虫子吃什么等等,你还能举例吗?
学生列举自然界中吃与被吃的实例。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实例的列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认识到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谈话:(多媒体展示农田附近几种生物图片:青草、蚱蜢、青蛙、蛇、鸡、鹰,你知道这些生物谁吃谁吗?
引导学生阅读P97书写食物链注意事项。
注意: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吃它的)动物。例如蝉→螳螂→黄雀。鼓励学生书写,教师提示书写要领:谁吃谁,谁又被谁吃,用“→”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找出谁吃谁,然后阅读书写食物链注意事项,学生自己书写食物链,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展示,建立“食物链”概念:学生小组代表将自己书写的食物链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写的食物链,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将学生书写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如青草→鸡→鹰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从而构建“食物链”的概念。总结食物链的特点。
通过连接简单的食物链的活动,掌握绘制食物链的基本方法。
概述食物链的含义,阐明食物链的特点。
我们日常的食谱中,有些食物成分来自植物,有些成分来自动物。请把你的一份午餐中涉及的生物的名称写在课本P98的表格里。
仔细分析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能连出食物链吗?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书写食物链。
并请连出来的同学到黑板上写一下。你发现人处在食物链的什么位置。
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练习书写食物链。并发现人处在食物链的什么位置。
1、“森林医生”、“农田卫士”分析:利用食物链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生物防治概念。
2、利用食物链的知识,学习设计一个对松树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案。
学生书写食物链,并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生物防治概念。
利用食物链的知识,学习设计一个对松树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案。
讨论:田里的青菜上长了许多菜青虫,一个同学把妈妈养的几只老母鸡放到田里去,用老母鸡来防治菜青虫。你认为这样的方案可行吗?为什么?
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认同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观点,懂得保护环境,保护生物。
六、教学板书
食物链
食物链的概念
食物链的特点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概念
设计生物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