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5.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5.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9 15: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学科教学案
课题: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复习本章内容,掌握基本知识点。
心脏的内部结构图是重点,学生重点记忆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
复习巩固人体泌尿系统的基本知识。
【复习引入】
一、把第15章的内容快速看一遍。[]
【自主
合作
探究】
二、独立完成下面的填空。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
血液

血管

心脏
组成。[]
脉搏
就是动脉的“跳动”。脉搏是可以测量的。2000多年前,著名医学家
李时珍
就已经用“切脉”诊断疾病了。
人体内有三种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管壁

,管腔

,弹性

,管内血流速度

。大多分布较

,少数在体表能摸到,如手腕处的
桡动脉

静脉
是能够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

,管腔

,弹性

,管内血流速度

。大多数分布较

,有些在体表就能看到,如手臂上的“
青筋
”。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血细胞只能
单行
通过。数量

,分布
广
,是血液和细胞间进行
物质交换
的场所。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也叫作
心率
。心率和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心脏分为四个腔,即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连
主动脉
,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
肺静脉
,右心房连
上下腔
静脉。
左心室
的壁较厚,瓣膜的作用是防止
血液倒流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因此青少年要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心脏强健。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为体重的7%~8%。
血液由
血细胞

血浆
组成。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
血浆
中含有纤维蛋白原(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成熟的红细胞里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红细胞里含有
血红蛋白
(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使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具有运输
的功能,此外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当人体内
红细胞
的数量或者
血红蛋白
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预防贫血应多吃含铁和
蛋白质
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有多种,都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有的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所以白细胞具有
防御

保护
作用。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白细胞数量明显
增多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小得多,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观察到。血小板具有
止血

凝血
的功能。
与输血有较大关系的是
血型系统。包括
A
型、
B
型、AB
型、
O
型4种血型,血型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父母的血液不一定能输给子女,输血时应以
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异型之间输血。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大约400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能够得到补充。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我国实施
献血制度。
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
血液循环
。研究血液循环贡献最大的是英国科学家
哈维
。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
体循环和
肺循环

在体循环中,血液由
左心室
流入
主动脉
,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
右心房
。在肺循环中,血液由
右心室
进入
肺动脉
,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最后由
上下腔静脉
流回
左心房

经过体循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
动脉血
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静脉血
,经过肺循环,
静脉血
又变成了
动脉血

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作
血压
。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或舒张压多次超过最高值,就是高血压,如果多次低于最低值就是低血压。
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作
排泄
。人体内的废物除了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是以
气体
形式通过
肺部
排出的,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
液体
的形式通过
泌尿系统
排出体外的。还有少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
液体
的形式通过
皮肤
排出体外。
人体的泌尿系统由
、输尿管、
和尿道组成。
肾脏
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
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
肾小管
两部分。肾小体由
肾小球

肾小囊
组成。
尿液是在肾脏的肾单位中形成的,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滤过

重吸收
等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
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大部分水、全部
葡萄糖
和部分无机盐等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尿素、部分无机盐和少量水等形成
尿液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
的,而且膀胱的贮尿量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
。否则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正常功能。
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同组互改,检查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学生对本章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尤其是有关血液循环的内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容易弄混淆,心脏的四腔有同学分不清楚,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处理相关题目,所以本节课先带领学生详细的复习本章的知识点,给学生反复强调易错的知识点,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加强记忆,然后通过题目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