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
目标
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
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泌尿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
重点
泌尿系统的组成
难点
尿液的产生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分析法、讨论法和综合法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书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
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创境
情境
一、
导入新课: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回产生许多的废物,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人体是怎样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呢?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大家想一下,在不出汗的情况下,喝水多时,尿量有什么变化?喝水少时,尿量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尿液的各种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合作
探究
二、新课讲授
1、排泄的概念
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排便这一说法,那么排泄与排便有什么不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对比:二者的排出物分别是什么?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排出的途径各是什么?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2.观察泌尿系统的示意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
组成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泌尿系统的组成,说一说泌尿系统的器官的主要功能,并能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
3.通过观察活动,认识肾脏的内部结构:
可以通过看挂图、看投影片等认识肾小体。通过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归纳肾单位的结构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由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的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想通。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由入球小动脉分支所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达标检测:
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排出尿液
B.排出粪便
C.排出汗液
D.呼出二氧化碳
排泄的途径:
(1)
和
是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
、
和
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3)
和
、
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看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由学生小结肾单位的结构
学生:总结得出,两处有毛细血管分布。一处是肾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基本生物素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
1、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器官组成,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
2、人体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是指__________、
______和多余的_____和________等。上述物质排出体
外的过程叫_______。
3、肾单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其中_________是一个毛细血管球。
4.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所以实质就是个_________球,它两端连接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______血。
5.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6.以下属于毛细血管结构的是(
)
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
做练习题
总
结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排泄的概念、排泄的途径以及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的结构。
作业
布置
写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液形成的过程,成分的变化
板书
设计
15-2
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二、肾单位的结构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管
教学
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型,让学生直观的去理解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学生对模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课堂当中多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