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0 12: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松河中学 七 年级历史学科课堂设计 第 周 第 课时
上课时间:20 年 月 日 星期 备课组长签字: 年级组长签字:
导入新课:请欣赏一段MTV(播放《汉武大帝》主题曲)。听了这首歌你觉得熟悉吗?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毛泽东把汉帝与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相提并论,称“秦皇汉武”。你对汉武帝了解哪些?(请你介绍给大家。同学门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杰出历史人物的分封丰功伟绩)。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浏览教材标题,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是……第三个问题是……从教材标题可以看出,汉武帝当政时社会存在哪些问题?(学生讨论,从而得到汉武帝为什么要执行“大一统”的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背景:刘邦建立西汉,恢复了国家统一,由于实行分封制,不久王国问题出现,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巩固统治)汉武帝继位后,兴功造业,多方建树,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 削夺大批列候的爵位。作用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②思想上:采取董仲舒的建议 作用大兴儒家教育任用儒生作官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课题: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 设计人: 军事上:秦末汉初,匈奴侵扰边境,汉高祖出击匈奴,被围平城白登,汉武帝怎样解决匈奴问题的呢?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三目,然后分组竞赛。 根据提问小组的提问打出幻灯片: 条件 军事:反击匈奴 时间 : 漠北之战人物:作用:提问: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思想﹑军事方面达到“大一统”,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国力强盛)巩固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领略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他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通过汉武帝的作为,你怎样评价汉武帝?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肯定其历史功绩,又要指出其局限性。(如独尊儒术的作用及影响)学生总结:汉武帝思想方面的措施(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第一组就第三目内容提三个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一组问题,第三组再提三个问题,第四组回答第三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课后作业:汉武帝当政时,为解决社会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学习目标:1、了解王国问题的出现及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2﹑掌握汉武帝为推进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 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汉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下列各项不属于所封诸侯王应享有的权力是( ) A 皇位继承权 B 官吏任免权 C 钱币铸造权 D 收取租税权 2.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3.《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应包含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削弱封国势力 ③强化监察制度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⑤焚书坑儒(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4.《汉武大帝》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的建议是( )A.“推恩令” B.加强监察制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分封制5."推恩令"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最主要的是 ( )
  A.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     B.分割后的各小王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C.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感激皇帝  D.节省了政府开支6.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蒙恬出击匈奴
  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7.阅读下面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请回答:(1)这是谁提出的建议?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他提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哪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与其相反?能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 合作探究学习8.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一下汉武帝,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设计三个问题。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