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高效课堂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幽径悲剧》高效课堂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0 13:0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 23 幽径悲剧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感受古藤的美和悲,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 体会“幽径悲剧”强烈的悲剧效果,反思悲剧根源,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1、阅读文章一遍,划出疑难的字词,说说课文描述的是什么样悲剧?(用一句话来概括,锻炼学生语言的精炼性)2、再读课文,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懦者( ) 摇曳 ( ) 虬干( )   愚氓( )蜿蜒( ) 应酬( ) 抖擞( )   潋滟( )猬集( ) 惆怅( ) 毛骨悚然( ) 万斛( )3、自读质疑,写出你在自学过程中的2—3个疑惑之处。(多提几个问题,你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二、课堂探究1、课堂自学“悲剧”就是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萝的美,作者是如何突出地写古藤萝的美呢?理清作者写古藤萝之美的思路。(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纲举目张的展开学习,更让学生理解美的东西的毁灭产生的悲剧美)2、组内交流讨论。(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幽径的美?(2)从文中找出写藤萝之美的文字。美是需要人用心去体会的,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作者体会到了这美?(问题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感受美的东西,培养学生美感)3、交流展示。文章写的是幽径、藤萝悲剧,却用大量笔墨写了幽径、藤萝,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一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所用的写法)4、走进季羡林:季羡林常常为一些小动物、小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他?(这一问题的探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季老的内心世界。)三、达标检测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懦者( ) ②摇曳( ) ③虬干( ) ④愚méng( ) ⑤liàn yàn ( ) ⑥万hú ( ) 2、 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订正。口诛笔伐  精神抖擞  漠不关心  相应成趣屈径通幽  鲁殿灵光  林林总总  司空见惯错别字: 订 正: 3、“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其中”“足”的意思是 ,“不足不外人道也”出自 朝(人名) 的(作品)。4、在文中,“曲径”和“幽径”都是指同一条小路,请说请它所在表达意思方面的侧重点在哪里。①曲径: ②幽径: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23 幽径悲剧      第2学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思想感情与决心,培养学生欣赏美、保护美的意识。2、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1、体会“幽径悲剧”强烈的悲剧效果,反思悲剧根源。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1、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之后的语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由“美”转“悲”,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美、欣赏美)2、交流你所知道的 “十年浩劫”历史,认识“十年浩劫”,揣摩作者细腻,哀婉,愤懑的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的资料查找,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内心)3、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精练又有雅致,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自由摘选语句进行赏析。二、课堂探究:1、课堂自学认真朗读、品味描写藤萝被砍惨状的语言,思考古藤萝毁于什么人之手,明确悲剧效果产生的原因。2、组内交流(1)“然而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作者以自己前后矛盾的感慨揭开了“古藤萝悲剧”的序幕,怎样理解作者前后矛盾的感慨?(情感的转变)(2)美好人或事物遭到杀戮会让人震惊恐怖,更会悲叹、同情他们的命运,这本是人之常情,作者为什么要说:“我是一个没出息的人,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难道关注小花草、小动物,为它们的不幸流泪、叹气就是没出息,就是渺小的吗?(作者当然不是没出息,渺小的角色,但普通人中也有许多人象他这样怀着一颗博爱之心,难道也都意味着没出息?)  3、组际交流(1)请同学们找出渲染“我”痛苦感受的文字,认真朗读,体会其悲剧效果。(理解作者的情感) (2)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写作的目的)4、拓展延伸说说你看到过身边有哪些破坏美、毁灭美的事,并且谈谈自己看法。三、达标检测: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1、为什么“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真有点怕去了”? 2、从文中可以看出幽径的藤有怎样美好的品质?(用原句回答)3、作为植物,古藤萝是不会哭泣的,然而作者却说“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的目的是什么?4、作者反复写古藤“死”后自己的感受,目的是什么?5、作者说“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含义是什么? 6、如果你就是这棵古藤萝,你会向人类申诉些什么呢?请具体描述。(100字左右)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