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25 治水必躬亲 第 1 学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和停顿,通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2、识记并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述观点的写法4、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一)了解作者,文体及文章主要内容。《治水必躬亲》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工诗,善书画,著有 《履园谭诗》等。文章论述了 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 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二)收集海瑞资料,了解其人其事。(通过查阅资料等尽可能多的获取海瑞的一些知识)海瑞,广东琼山人。 代嘉靖举人。曾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力主严惩贪污,病逝于任上。谥 。著有《海瑞集》。(三)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反复读课文,由学生独立完成)1、给加点字注音潴有浅深( ) 非相度不得其情( )( )躬历山川( ) 非咨询不穷其致( )( )好逸而恶劳( ) 亲劳胼胝( )( )远嫌而避怨( ) 布袍缓带( )2、用“/”标出文章的句读。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 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3、解释加粗字(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9)潴有浅深( ) (10)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11)非相度不得其情( ) (12)未免尝横索一钱( )(四)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至少提两个问题)二、课堂探究:(一)、课堂自学1、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 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 (2)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 (3)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 (4)集体朗读。 (5)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 积累文中的一些主要实词。(把句子也写下来) 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查工具书) (口头翻译)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2、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请及时做好记录) (1)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二)组内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交流展示以上三个问题。)(三)组际交流1、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和回答问题,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 2、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四)拓展延伸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及时的记录下来)三、达标检测:(一)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 以情动人( )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 错落有致( )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鞠躬尽瘁( )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举世闻名(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3.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5.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习反思
25、治水必躬亲
参考答案:
课前先学:(一)(二)略(三)1、略 2、C 3、略
课堂探究:(一)课堂自学1、译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2、(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2)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不举”与“不兴”是因为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3)治水必躬亲 课文第一段:文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 课文第二段:这一段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
(四)拓展延伸(明确: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等。课文中写他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达标检测:
(一)①真实情况;情感②事理;情趣③亲自;身体④成功;全
(二)1.海瑞 明朝 吴晗《海瑞罢官》
2.(1)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2)所以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劳,深入实际。(3)亲自发放钱粮,不克扣一毫一厘,随行的人员也不曾强行搜刮一分一厘。
3.C。
4.C
5.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
6.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