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小测验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小测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0 13: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 检 测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
1.古诗文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2)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边塞风狂雪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最能体现杜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们常常引用龚自珍的两句诗来赠送刚刚离开革命岗位却雄心未老的同志,请写出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B.翠蔓(wàn) 参差(cī)
C.悄然(qiāo) 清澈(chè) D.谪守(zé) 浩浩汤汤(tāng)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格外)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 D.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4.指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玉盘珍羞直万钱。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6.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蒙络摇掇( )
(2)朝晖西阴( )
(3)薄暮暝暝( )
(4)锦粼游泳( )
(5)静影沉壁( )
(6)泉香酒冽( )
(7)飞沙走粒( )
(8)骄儿恶卧( )
7.文学常识填空。
(1)柳宗元是___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与同时的___________齐名,他们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
(2)欧阳修是___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与唐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后人合称“唐宋八大家”。
二、阅读理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蔚然 ( ) 翼然( ) 暝( )
佳木秀 ( ) 翼然临于泉上( ) 伛偻提携( )
临溪而渔( ) 杂然而前陈者( ) 宴酣之乐( )
觥筹交错( ) 弈者胜( ) 树林阴翳( )
已而 ( )
2、翻译下列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运用的什么方法来突出“太守之乐”的?如何理解“太守之乐”?
4、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同《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在写景上有两点相同,一是从时间早晚变化写,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里不直接点明“庐陵欧阳修”,而将此作此篇的结句,其用意是
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6、文章第一段写醉翁亭,从 落笔,由 写到 ,由 写到 ,自然入题,反映写景从远到近的句子是 。
其中心句是 。
7、作者写早晚景象变化,抓住了“ ”“ ”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 变化的景象;写四时,抓住了 、 、
、 、 山间独特的景象细节: 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景象。
8、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微省著名古迹之一,结合课文的阅读,假如让你当一名解说员,你该如何解说。(写要点即可)
一.
1.答案:(1)此中有真意
(2)端居耻圣明
(3)拔剑回顾心茫然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答案:A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1)对偶 (2)比喻 (3)比喻 (4)夸张
6.答案:(1)缀 (2)夕 (3)冥 (4)鳞 (5)璧 (6)洌 (7)砾 (8)娇
二.
1、茂盛的样子 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昏暗 枝叶繁茂 靠近 腰背弯曲 捕钓 摆开 尽兴地喝酒 酒杯 下棋 遮盖 不久
2、翻译
1.游玩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苍山之间,朝朝暮暮,阴暗、晴朗依次交替循环。
3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4醉了能与民同乐,醒来能写文章叙述这件事的人,就是太守啊
3、衬托,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与民同乐,醉心山水。
4、从光线的明暗变化写
5、设问,总收全文,与前文照应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
6、山 山 泉 泉 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晦 明 野芳 佳木 风霜 水 石
8、可以介绍“醉翁亭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菀”“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图”等,内容可根据课文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