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部分
专题九:动态杠杆问题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
一、考点解析
简单机械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较难的内容。本部分在中考所占分值较大,所占分值一般在3~7分左右,同时也是必考命题。动态杠杆问题在中考试卷中,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作图、实验探究和计算题;估计2020年本部分内容考题仍会出现。从试题的内容看,作图题常考力臂画法,力臂的判断等;实验探究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1·世纪*教育网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把知识放在生活实际的情景中考查。主要有杠杆的分类以及相关的应用实例。而这些领域不少同学又存在思维误区,解题错误率很高,在复习时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以便在应对中考题时做到游刃有余。
二、复习重点
杠杆力臂的作图:熟练掌握杠杆的五要素,在理解力臂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力臂作图。一定要让学生心中有数,画力臂的步骤:一找点;二画力的作用线;三作垂线段;四标示。在练习时要注意题目的代表性和个异性,使学生能准确画出力臂。
注重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结合中考题进行练习。
动态杠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最小力问题、力与力臂变化问题、再平衡问题。
1.最小力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动力作用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与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2.力与力臂变化问题
此问题是在力与力臂变化时,如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alse和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当拉紧的弹簧测力计向左转动时,拉力的变化情况是会逐渐减小。
3.再平衡问题
杠杆再平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杠杆在发生变化前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乘积大的一端下降,乘积小的一端上升。
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对其支点、动力、阻力的分析错误。
2. 动态杠杆中的力与力臂变化的分析出错。
3.误认为动力臂越长的杠杆越省力。
4.误认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动力臂。
二、考点复习
1.什么是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___转动的硬棒,这根硬棒就叫________。
(1)“硬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________的物体。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如图所示。
2.杠杆的七要素(如图所示)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________;
(2)动力:使杠杆________的力叫动力,用“F1”表示;
(3)阻力:_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用“F2”表示;
(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________;
(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________;
(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________,用“false”表示;
(7)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________,用“false”表示。
注意: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________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2
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如图所示):
(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O;
(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某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图乙所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 “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丙所示。
甲
乙
丙
4.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________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右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实物大小了,而左图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右图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动力臂=阻力×________,或F1l1=F2l2。
5.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2)费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
考点剖析☆聚焦高频
高频考点一:最小力问题
【典例1】(2020?抚顺二模)如图甲是一个手握式订书器,其下部手柄在使用时是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是使用订书器时B点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臂l2;
(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考查角度】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1)反向延长F2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做F2的作用线的垂线,即为阻力臂l2;
3148330626745(2)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时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点A垂直于OA向上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高频考点二:力与力臂的变化问题
【典例2】(2020春?射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335788078105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变
C.撑杆对吊臂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D.钢绳对吊臂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考查角度】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1)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的作用点在吊臂上,方向垂直于吊臂向上,过支持力的作用点,沿支持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然后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段,垂线段L即为其力臂,如图所示:
(2)吊车吊起货物的过程中,阻力为重力,重力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臂不变,由F1L1=F2L2可得,动力减小,所以支持力逐渐变小; 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为动力,则不断减小,故A错误; 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则阻力不变,故B正确; C、撑杆对吊臂作用力的力臂为动力臂,动力臂始终不变,故C错误; D、钢绳对吊臂作用力的力臂为阻力臂,阻力臂不断减小,故D错误。
【答案】B。
高频考点三:再平衡问题
【典例3】(2020?龙沙区一模)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物体分别挂在杠杆两端,O为支点,如甲图所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果将A、B物体(不溶于水)同时浸没于水中,A受到的浮力
B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杠杆将 (选填“会”或“不会”)保持水平平衡(不考虑杠杆自身的影响)。
【考查角度】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1)由图可知:杠杆左边的力臂小于右边的力臂,即L左<L右;
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A×L左=GB×L右,-----------①
所以,GA>GB,
由于A、B两个实心物体的材料相同(密度相同),
则根据G=mg=ρVg可得两物体的体积分别为:VA=GAρg,VB=GBρgGA;
如果将A、B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此时AB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由①②③可得:F左L左=F右L右,
即此时左右两边拉力与力臂的乘积相同,故杠杆仍然会保持平衡。
【答案】大于;会。
考点过关☆专项突破
类型一:最小力问题
1.(2020?鞍山)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O为杠杆的支点。
(1)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作出阻力F2的示意图及阻力臂L2。
2.(2020?鄂尔多斯)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画出手柄被扶起过程中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3.(2020?河池)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力的力臂L。
4.(2020?西宁)如图所示,杠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且自重不计,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物块所受重力示意图和施加在A点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5.(2020?鄂州)如图所示,甲图是正在使用的核桃夹,上、下两部分都是杠杆,乙图是上半部分杠杆的示意图。请在A点画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在B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12。
6.(2020?甘南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7.(2020?朝阳)图甲是自行车手闸,其中AOC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刹车线对A点的拉力为阻力F2,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请在乙图中画出:
(1)阻力的力臂L2;
(2)刹车时,作用在杠杆AOC上的最小动力F1。
8.(2020?丹东)如图,O点是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杠杆上的C点受到阻力F2的作用。若使杠杆在图中所示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所要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9.(2020?营口)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红酒开瓶器,如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O是支点,F2是瓶塞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臂L2,并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
10.(2020?通辽)如图所示,杠杆提升静止在地面的重物,请画出没有用杠杆拉起重物时,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当用杠杆拉起重物时,请画出在杠杆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
11.(2020?本溪)图甲中是用来压制饺子皮的“神器”,压皮时压杆可视为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为压动杠杆时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乙图中画出:阻力臂l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
12.(2020?巴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13.(2020?扬州)如图,在撬棒AD上作出撬起“石块1”的最小力F及对应的力臂l。
14.(2020?苏州)图中,请画出FA的力臂l,并在B端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B。
15.(2020?德州)阿基米德在发现了杠杆原理之后,发出了“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的感慨,请在设想示意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图中O为支点)。
16.(2020?天水)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1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17.(2020?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B处挂一重物G,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1及动力臂L1,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
18.(2020?湖州)为了防止门被风吹动,常在门背后和墙上安装如图甲所示的“门吸”。图乙是简化后的模型。门可以绕轴O自由转动,门宽为1.2米。“门吸”与O位置关系、“门吸”引力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摩擦力忽略不计)
(1)关门所需的最小力F是 牛。
(2)在图乙中画出F的作用点和方向。
19.(2020?衢州)在实际生活中,常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出)物体。图甲中正在拧螺丝钉的螺丝刀,可视为图乙所示的杠杆AOB,其中O为支点,B为阻力作用点,F2为阻力,动力作用在手柄上。
(1)图甲中的螺丝刀属于 杠杆。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画出对应F2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类型二:力与力臂变化问题
38461953581401.(2020?绵阳)绵阳一号桥是斜拉桥,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大,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左侧拉索拉力大小(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44405554800602.(2020?株洲)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光滑,地面粗糙,木棒受到的重力为G,墙壁对木棒的弹力为F,如图所示,现让木棒的倾斜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木棒仍能静止斜靠在墙上,则与原来相比,G和F变化情况为( )
A.G不变,F变小 B.G不变,F变大
C.G变化,F变小 D.G变化,F变大
400939076203.(2020?达州)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端下降 B.B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4478655381004.(2019?广西)如图所示,杠杆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平衡。现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一直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450151505.(2019?重庆)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4455795457206.(2019?南充)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40214556629407.(2019?柳州)将打足气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上的未充气的气球,一起悬挂在杠杆右端,左端挂适量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气针插入篮球气孔中,篮球中的部分空气充入气球后,杠杆左端下降,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明( )
A.大气压的存在
B.钩码重大于篮球与气球总重
C.空气充入气球后,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大
D.空气充入气球后,篮球和气球受到总的空气浮力变大
41205151981208.(2020?甘孜州)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完全相同的钩码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处挂 个钩码;如果A、B两处再各挂一个钩码,杠杆的 (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
类型三:再平衡问题
1.(2020?济南)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下图各种挂法晾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4059555381002.(2020?广西)《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如图所示,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增大时,N端上扬 B.“权”增大时,M端上扬
C.“权”向右移时,N端下沉 D.提纽向右移时,M端上扬
43567351066803.(2020?河池)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C可以绕O点转动,AB:OB=4:1,A端挂着重为300N的物体G,为了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且物体G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100N,需要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力的大小为( )
A.400N B.600N C.800N D.1200N
37852353657604.(2020?南通)如图,裤架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一条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裤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
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
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夹子上
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
5.(2020?荆州)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图,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中,在A点用力拉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C.如图丙所示中,若杠杆左端钩码向左、右端钩码向右各移动一格,则杠杆左端下沉
D.如图丁所示中,当F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力一半时,可以使杠杆平衡
4455795685806.(2020?衡阳)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g取10N/kg)
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7.(2020?宁波)现有一根形变不计、长为L的铁条AB和两根横截面积相同、长度分别为La、Lb的铝条a、b,将铝条a叠在铁条AB上,并使它们的右端对齐,然后把它们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恰好为La,如图所示。取下铝条a后,将铝条b按上述操作方法使铁条AB再次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为L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870835358140A.若La<Lb<L,则La<Lx<成立
B.若La<Lb<L,则Lx>成立
C.若Lb<La,<Lx<La成立
D.若Lb<La,则Lx<成立
8.(2020?西藏)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悬挂3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g取10N/kg)
39947853689359.(2020?鄂尔多斯)如图,用一轻直杆把飞机机翼模型固定在轻质杠杆上,直杆始终与杠杆垂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中的放大图。那么机翼模型所受的重力为 N.当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10.(2020?安徽)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N,AB=2.8m,AO=0.3m。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N。
11.(2020?济宁)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 ,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2.(2020?常德)农忙时节小明帮爷爷挑谷子,初次干农活的他在左筐中装了20kg,右筐中装了25kg,如果扁担的长度为1.8m,则他在距扁担左端 m处将谷子挑起来才能使挑担水平(扁担和筐的重力均不考虑);为了方便行走,小明将两筐谷子同时向内移动了0.1m,则需要 筐(选填“左”“或“右”)增加约 kg(保留1位小数)谷子,才能基本保持挑担水平。
13.(2020?十堰)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在水平静止的杠杆上A、B处,挂5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杠杆平衡。他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改变钩码数量与位置,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杠杆平衡条件应为 。
实验次数
左侧钩码数(个)
左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
右侧钩码数(个)
右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
1
2
3
3
2
2
1
6
3
2
3
2
6
3
4
(3)某次实验如图乙,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的最简单操作是 。
(4)图丙是小明验证结论的实验,E点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g取10N/kg)。
考点过关☆专项突破☆解析
类型一:最小力的问题
1.(2020?鞍山)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O为杠杆的支点。
(1)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作出阻力F2的示意图及阻力臂L2。
【解答】(1)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B作为动力臂最长,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则动力F1应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过B点垂直于OB向上做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由图知,阻力F2的是重物G对杠杆的拉力,作用点在A点,方向竖直向下,据此做出F2的示意图;从O点做F2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点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杠杆上的力最小,必须使该力的力臂最大,而力臂最大时力的作用点一般离杠杆的支点最远,所以在杠杆上找到离杠杆支点最远的点即力的作用点,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力臂,过力的作用点作垂线就是最小的力。
2.(2020?鄂尔多斯)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画出手柄被扶起过程中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解答】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A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时最长,此时动力最小;手柄被扶起过程中,动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过点A垂直于OA向上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3.(2020?河池)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力的力臂L。
【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B点,则OB为最长的动力臂,因此连接OB,过B点作垂直于OB向上的力,即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
4.(2020?西宁)如图所示,杠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且自重不计,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物块所受重力示意图和施加在A点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A点,则OA为最长的动力臂,因此连接OA,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即为施加在A点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
5.(2020?鄂州)如图所示,甲图是正在使用的核桃夹,上、下两部分都是杠杆,乙图是上半部分杠杆的示意图。请在A点画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在B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12。
【解答】连接OA两点,OA即为最长动力臂,当动力F1与动力臂垂直时,动力最小,据此可作出最小动力F1;而阻力F2应垂直于核桃的接触面向上,然后过O点作力F2的垂线,即阻力臂l2.作图如下:
【点评】求最小的力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是找到最大的动力臂,一般来说,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大的动力臂。
6.(2020?甘南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解答】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长,动力越长,由图可知,力F1作用在B点时,力臂OB最大,此时力F1最小,过支点作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做出力臂l2,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最小力示意图及作力臂问题,熟练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由图示确定最大力臂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2020?朝阳)图甲是自行车手闸,其中AOC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刹车线对A点的拉力为阻力F2,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请在乙图中画出:
(1)阻力的力臂L2;
(2)刹车时,作用在杠杆AOC上的最小动力F1。
【解答】(1)反向延长F2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动力F2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L2。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C作为动力臂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垂直力臂OC向上,过点C垂直于OC向上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8.(2020?丹东)如图,O点是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杠杆上的C点受到阻力F2的作用。若使杠杆在图中所示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所要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解答】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的情况下,要最省力,则动力臂应最长,由图知OA比OB长,所以OA作为动力臂L1时最长;
因阻力方向竖直向下,为使杠杆平衡,则动力F1的方向应向上,则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即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反向延长阻力画出阻力的作用线,则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9.(2020?营口)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红酒开瓶器,如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O是支点,F2是瓶塞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臂L2,并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
【解答】
(1)从支点O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l2;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
在开瓶盖时,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点A垂直于OA向上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10.(2020?通辽)如图所示,杠杆提升静止在地面的重物,请画出没有用杠杆拉起重物时,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当用杠杆拉起重物时,请画出在杠杆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
【解答】没有用杠杆拉起重物时,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的作用点可均画在重心处,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拉起物体的力作用在A点,O为支点,连接OA即为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此时所用的动力最小;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下的力F即可,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以及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其中最小力的画法是一个难点,关键要找到最长的动力臂。
11.(2020?本溪)图甲中是用来压制饺子皮的“神器”,压皮时压杆可视为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为压动杠杆时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乙图中画出:阻力臂l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
【解答】
(1)反向延长F2画出阻力作用线,从支点O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l2;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在压制饺子皮时,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A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12.(2020?巴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解答】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点在N点,当以ON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最小;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动力的方向应该垂直于ON向上,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13.(2020?扬州)如图,在撬棒AD上作出撬起“石块1”的最小力F及对应的力臂l。
【解答】
由图示可知,当杠杆与地面的接触点(A点)为支点时,作用在A点动力的力臂最大,所以此时动力最小,连接AD为动力臂l,过D点作垂直于动力臂向上的力,即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力与力臂乘积一定的情况下,若支点与力的作用点成为力臂,此时的力臂最大,使用杠杆最省力。
14.(2020?苏州)图中,请画出FA的力臂l,并在B端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B。
【解答】从支点O向FA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A的力臂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力的作用点确定,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便为最长的力臂;图中O为支点,要使杠杆平衡且动力最小,就应该让力F作用在B点,OB最长的力臂,则力F应与OB垂直且向下。如图所示:
【点评】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
15.(2020?德州)阿基米德在发现了杠杆原理之后,发出了“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的感慨,请在设想示意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图中O为支点)。
【解答】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力的作用点确定,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便为最长的力臂;图中O为支点,要使杠杆平衡且动力最小,就应该让力F1作用在A点,OA是最长的力臂L1,则力F1应与OA垂直且向下;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的作用线以及过支点的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是关键。
16.(2020?天水)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1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解答】由图可知,力F1作用在B点时,以OB为动力臂时L1最大,此时力F1最小,力F1示意图如图所示;
过支点作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做出力臂L2,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最小力示意图及作力臂问题,熟练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由图示确定最大力臂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2020?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B处挂一重物G,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1及动力臂L1,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
【解答】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
由图知,B点离支点最远,故最长的动力臂为OB;过B点作垂直于OB的作用力F1,为使杠杆平衡,动力的方向应垂直于OB向上;如图所示:
【点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中最小作用力问题,可以转化为最大力臂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最长的力臂。
18.(2020?湖州)为了防止门被风吹动,常在门背后和墙上安装如图甲所示的“门吸”。图乙是简化后的模型。门可以绕轴O自由转动,门宽为1.2米。“门吸”与O位置关系、“门吸”引力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摩擦力忽略不计)
(1)关门所需的最小力F是 4 牛。
(2)在图乙中画出F的作用点和方向。
【解答】(1)已知O为支点,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门宽=F引力×L引力,
即:F×1.2m=6N×0.8m,
解得:F=4N;
(2)已知O为支点,门宽为1.2米为最长力臂,F的作用点在最右端,方向与门垂直,如图所示:
【点评】在处理杠杆最小力的问题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支点和动力作用点;②过动力作用点作出与动力臂垂直的直线。
19.(2020?衢州)在实际生活中,常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出)物体。图甲中正在拧螺丝钉的螺丝刀,可视为图乙所示的杠杆AOB,其中O为支点,B为阻力作用点,F2为阻力,动力作用在手柄上。
(1)图甲中的螺丝刀属于 省力 杠杆。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画出对应F2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解答】(1)螺丝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手柄上即A处,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F2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动力F1应使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故F1的方向应该垂直于OA向下;则过A点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1)省力;(2)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见解答。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在作最小动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类型二:力与力臂变化问题
1.(2020?绵阳)绵阳一号桥是斜拉桥,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大,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左侧拉索拉力大小(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以索塔与桥面的交点为支点,左侧拉索的拉力为动力,汽车对桥的压力为阻力,当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减小,在阻力和动力臂不变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左侧拉索拉力大小一直减小,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
2.(2020?株洲)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光滑,地面粗糙,木棒受到的重力为G,墙壁对木棒的弹力为F,如图所示,现让木棒的倾斜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木棒仍能静止斜靠在墙上,则与原来相比,G和F变化情况为( )
A.G不变,F变小 B.G不变,F变大
C.G变化,F变小 D.G变化,F变大
【解答】以与地面接触点为支点,设与墙壁接触点与地面的距离为h,与地面接触点与墙壁距离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h=G×,
解得:
F=
现让木棒的倾斜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
由于重力G不变、L变大、h减小,故弹力F增加,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分析,难度不是很大。
3.(2020?达州)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端下降 B.B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解答】
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铝×OA=G铜×OB,
ρ铝gV铝×OA=ρ铜gV铜×OB﹣﹣﹣﹣①,
ρ铝<ρ铜,
V铝×OA>V铜×OB﹣﹣﹣﹣②,
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V物,
故此时作用在杠杆左、右两端的力分别为:
FA=ρ铝gV铝﹣ρ水gV铝,
FB=ρ铜gV铜﹣ρ水gV铜,
FA×OA﹣FB×OB=(ρ铝gV铝﹣ρ水gV铝)×OA﹣(ρ铜gV铜﹣ρ水gV铜)×OB=ρ铝gV铝×OA﹣ρ水gV铝×OA﹣ρ铜gV铜×OB+ρ水gV铜×OB,
由①知,FA×OA﹣FB×OB=ρ水gV铜×OB﹣ρ水gV铝×OA=ρ水g(V铜×OB﹣V铝×OA)﹣﹣﹣﹣③。
由②③知,FA×OA﹣FB×OB<0,
FA×OA<FB×OB,
故B端下沉,只有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和重力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要掌握。
4.(2019?广西)如图所示,杠杆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平衡。现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一直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解答】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
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的力臂逐渐变小,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拉力F逐渐变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正确的得出拉力力臂的变化是关键。
5.(2019?重庆)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解答】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了,所以动力变大。
故选:A。
【点评】对于杠杆平衡问题,首先明确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分析哪些量没有变化,哪些量变化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6.(2019?南充)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解答】
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否正确分析重力的阻力臂与动力臂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7.(2019?柳州)将打足气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上的未充气的气球,一起悬挂在杠杆右端,左端挂适量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气针插入篮球气孔中,篮球中的部分空气充入气球后,杠杆左端下降,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明( )
A.大气压的存在
B.钩码重大于篮球与气球总重
C.空气充入气球后,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大
D.空气充入气球后,篮球和气球受到总的空气浮力变大
【解答】
篮球与气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F、空气的浮力F浮作用而静止;
A、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没有关系,则该实验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错误;
B、开始杠杆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钩码×L左=F绳拉力×L右;
将气针插入篮球气孔中,篮球中的部分空气充入气球后,杠杆左端下降,所以G钩码×L左>F绳拉力′×L右,此时G钩码、L左、L右不变,则左端下降是因为杠杆右端受到的绳子拉力变小,不是因为钩码重大于篮球与气球总重,故B错误;
C、由B可知空气充入气球后的瞬间,G钩码、L左不变,则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故C错误;
D、空气充入气球后,篮球和气球的总体积变大,根据F浮=ρ气gV知篮球和气球受到总的空气浮力变大,由F=G﹣F浮知,绳子的拉力F变小,因为球对杠杆的拉力F绳拉力等于球受到的拉力F,所以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绳拉力变小,而G钩码、L左、L右不变,G钩码×L左>F绳拉力×L右,所以会出现左端下沉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球的体积越大受到的空气浮力越大、熟练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正确解题。
8.(2020?甘孜州)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完全相同的钩码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处挂 6 个钩码;如果A、B两处再各挂一个钩码,杠杆的 左 (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
【解答】
(1)设杠杆一格的长度是L,一个钩码重是G,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图甲中,4G×3L=nG×2L,解得:n=6;
(2)如果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5G×3L>7G×2L,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故答案为:6;左。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当阻力与阻力臂乘积等于当动力与动力臂乘积时,杠杆平衡,否则,杠杆向乘积较大的一端下沉。
类型三:再平衡问题
1.(2020?济南)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下图各种挂法晾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解答】设一块毛巾重力为G,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
A、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2L=4GL,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L=GL,左侧≠右侧,故A错误;
B、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L=2GL,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2L=2GL,左侧=右侧,故B正确;
C、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L=2GL,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L=GL,左侧≠右侧,故C错误;
D、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2L=4GL,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2L=2GL,左侧≠右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常见题目。
2.(2020?广西)《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如图所示,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增大时,N端上扬 B.“权”增大时,M端上扬
C.“权”向右移时,N端下沉 D.提纽向右移时,M端上扬
【解答】
A.“重”增大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N端下沉,故A错误;
B.“权”增大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M端下沉,故B错误;
C.“权”向右移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N端下沉,故C正确;
D.提纽向右移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M端下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杠杆平衡的条件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悟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
3.(2020?河池)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C可以绕O点转动,AB:OB=4:1,A端挂着重为300N的物体G,为了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且物体G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100N,需要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力的大小为( )
A.400N B.600N C.800N D.1200N
【解答】G的重力为300N;物体G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100N,则杠杆的A端对物体的拉力为:F'=300N﹣100N=200N;
AB:OB=4:1,则AO:OB=3: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OA=F×OB,则F==200N×=600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正确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常见题目。
4.(2020?南通)如图,裤架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一条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裤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
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
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夹子上
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
【解答】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右端的力不变,力臂变小,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更小,裤架会更向左倾斜,故A错误。
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左端的力不变,力臂变大,左端力和力臂乘积更大,裤架会更向左倾斜,故B错误。
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夹子上,相当于右端减小了重力,左端增加了重力,导致左端力和力臂乘积更大,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更小,裤架会更向左倾斜,故C错误。
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相当于左端减小了重力,右端增加了重力,导致右端力和力臂乘积变大,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变小,裤架会在水平位置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裤架是一个变形的杠杆,杠杆向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下沉。
5.(2020?荆州)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图,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B.如图所示中,在A点用力拉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C.如图所示中,若杠杆左端钩码向左、右端钩码向右各移动一格,则杠杆左端下沉
D.如图所示中,当F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力一半时,可以使杠杆平衡
【解答】A、如图,杠杆的右端上翘,右端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杠杆的动力臂为O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为O点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当F的方向和OA垂直时,动力臂最大,此时最省力;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故B错误;
C、杠杆左端钩码向左、右端钩码向右各移动一格,左侧=3G×3L=9GL,右侧=2G×4L=8GL,左侧大于右侧,杠杆不再平衡,杠杆左端下沉,故C正确;
D、如图所示中,当F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力一半时,F与钩码的重力,力与力臂的乘积产生的效果向同方向转动,杠杆不能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只比较力或力臂大小不能得出正确结果。
6.(2020?衡阳)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g取10N/kg)
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解答】每个钩码重力为F=0.05kg×10N/kg=0.5N,设每个小格长度为L,则支点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1N×3L=3N×L;
A、在A点挂4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N×2L=4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0.5N×5L=2.5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
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1N×3L=F×5L,最小拉力为0.6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使力臂小于3L时,拉力要大于1N,杠杆费力,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当力臂为3L时,拉力为1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当改变用力方向,使力臂小于3L时,拉力要大于1N,杠杆才能平衡,要费力,故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1N×3L=F×2L,最小拉力为1.5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力都要大于1.5N,都要费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竖直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力臂在杠杆上,倾斜作用在杠杆上力的力臂在杠杆以外的位置上,力臂变小。
7.(2020?宁波)现有一根形变不计、长为L的铁条AB和两根横截面积相同、长度分别为La、Lb的铝条a、b,将铝条a叠在铁条AB上,并使它们的右端对齐,然后把它们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恰好为La,如图所示。取下铝条a后,将铝条b按上述操作方法使铁条AB再次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为L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La<Lb<L,则La<Lx<成立
B.若La<Lb<L,则Lx>成立
C.若Lb<La,<Lx<La成立
D.若Lb<La,则Lx<成立
【解答】由题意可知,将铝条a叠在铁条AB上,并使它们的右端对齐,然后把它们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恰好为La,
(1)如下图所示,若La<Lb<L,用铝条b替换铝条a就相当于在铝条a左侧放了一段长为Lb﹣La、重为Gb﹣Ga的铝条,
这一段铝条的重心距B端的长度为La+=,
而铁条AB和铝条a组成的整体的重心在支架原来的位置,距B端的长度为La,
要使铁条AB水平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支架O应移到上述两个重心之间,
即La<Lx<,故A正确、B错误;
(2)如下图所示,若Lb<La,用铝条b替换铝条a就相当于从铝条a左侧截掉一段长为La﹣Lb、重为Ga﹣Gb的铝条,
也相当于距B端Lb+=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Ga﹣Gb,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要使铁条AB水平平衡,支架O应向A端移动,则Lx>La,故C错误;
由Lb<La可知,Lx>La=>,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应用,能把铝条b替换铝条a看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个物体是关键,这一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8.(2020?西藏)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悬挂3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 N.(g取10N/kg)
【解答】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开始实验前发现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LA=FB×LB , 3×0.5N×4L=FB×3L,所以FB=2N;
故答案为:(1)右;(2)2。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关键是将实验操作原则及结论掌握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9.(2020?鄂尔多斯)如图,用一轻直杆把飞机机翼模型固定在轻质杠杆上,直杆始终与杠杆垂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中的放大图。那么机翼模型所受的重力为 2.4 N.当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小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解答】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2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L左=F×L右,G×4L=3.2N×3L,所以FB=2.4N;
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模型上方的流速比下方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导致阻力减小,由题可知,阻力臂与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原理可得动力变小,即测力计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2.4;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原理、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10.(2020?安徽)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N,AB=2.8m,AO=0.3m。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440 N。
【解答】
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所以其重心C在几何中心上,支点为O,则OA就是动力臂,OC就是阻力臂,如下图所示:
已知AB=2.8m,AO=0.3m,则阻力臂OC=AB﹣OA=×2.8m﹣0.3m=1.1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OA=G×OC,
则F===440N。
故答案为:440。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找到阻力臂的大小(重心到支点的距离)。
11.(2020?济宁)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解答】实验前,应首先进行杠杆平衡调节。当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即为钩码的重力,其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这时力的力臂就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取下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边=2G×2L=4GL;右边=G×3L=3GL;
左边大于右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侧下降。
故答案为: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力或力臂大小,也可以判断杠杆是否平衡,或判断力的大小变化等,杠杆平衡条件应用很广泛。
12.(2020?常德)农忙时节小明帮爷爷挑谷子,初次干农活的他在左筐中装了20kg,右筐中装了25kg,如果扁担的长度为1.8m,则他在距扁担左端 1 m处将谷子挑起来才能使挑担水平(扁担和筐的重力均不考虑);为了方便行走,小明将两筐谷子同时向内移动了0.1m,则需要 右 筐(选填“左”“或“右”)增加约 0.7 kg(保留1位小数)谷子,才能基本保持挑担水平。
【解答】
(1)由题意可知,左、右两筐中谷子的重力分别为:
G左=m左g=20kg×10N/kg=200N,G右=m右g=25kg×10N/kg=250N,
因扁担和筐的重力均不考虑,可设挑担水平平衡时,他在距扁担左端为L,则右侧部分距扁担1.8m﹣L,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右(1.8m﹣L)=G左L,
则L=×1.8m=×1.8m=1m;
(2)小明将两筐谷子同时向内移动了0.1m时,左、右两筐重力的力臂分别为:
L左=L﹣△L=1m﹣0.1m=0.9m,L右=1.8m﹣L﹣△L=1.8m﹣1m﹣0.1m=0.7m,
则G右L右=250N×0.7m=175N?m,G左L左=200N×0.9m=180N?m,
由G右L右<G左L左可知,要保持挑担水平,应向右筐增加谷子,设其质量为m,则其重力为mg,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右+mg)L右=G左L左,即(250N+m×10N/kg)×0.7m=200N×0.9m,
解得:m≈0.7kg。
故答案为:1;右;0.7。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杠杆是否平衡时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且力和力臂的乘积较大的一侧下沉。
13.(2020?十堰)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在水平静止的杠杆上A、B处,挂5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杠杆平衡。他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改变钩码数量与位置,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杠杆平衡条件应为 F1l1=F2l2 。
实验次数
左侧钩码数(个)
左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
右侧钩码数(个)
右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
1
2
3
3
2
2
1
6
3
2
3
2
6
3
4
(3)某次实验如图乙,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的最简单操作是 左侧钩码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
(4)图丙是小明验证结论的实验,E点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1 N(g取10N/kg)。
【解答】(2)设每个钩码重G,每个小格长为L,
实验1:2G×3L=3G×2L,
实验2:G×6L=3G×2L,
实验3:2G×6L=3G×4L,
杠杆平衡调节:F1l1=F2l2。
(3)杠杆左端:G×3L=3GL,
杠杆右端:2G×2L=4GL,
所以杠杆的左端下沉,
要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2G×2L=G×nL,所以n=4(格),
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的最简单操作是左侧钩码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E点弹簧测力计示数:
F×5L=5G×2L,
解得:F=2G=2×mg=2×0.05kg×10N/kg=1N。
故答案为:(2)F1l1=F2l2;(3)左侧钩码向左移动一个小格;(4)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常见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