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采薇》创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采薇》创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9 14: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采薇》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诗经采薇》是《语文》第六单元诗篇节选。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话题,从不同角度选取文章,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爱情的美好、乡情的绵长、友情的可贵、民族情的深沉,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洁、生动。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历经沧桑,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飘渺悠长,哀婉凄美。第一篇《静女》是一首淳朴真挚的爱情诗,基调乐观、健康,充满愉快的生活情趣。第二篇《采薇》描绘了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的沧桑和坚毅,他在归家途中的所思所感。学习它能够拉近学生与古典文学的距离,让学生在朗读和感悟中获得情感体验。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并不总是温馨宁静的田园,它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通过采薇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对于老师来说文言文学习的尴尬是有苦难言。如果老师自始至终慷慨激昂,不仅自己吃不消,学生也会疲惫不堪。如果老师像个老学究一样慢条斯理,学生又容易昏昏沉沉,不知所云,除非有顽强的毅力方能领悟到一点,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因此我认为一堂语文课应当有张有弛,突出重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几个高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积累文中出现的名句。通过已掌握的PS制作图片的方法展示爱国情怀。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比赏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迁移的能力,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熟练运用图层混合方式掌握文字工具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
赏析普通老兵的家国情怀,了解对故乡的深刻思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认识。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读出全诗音律美,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根据图片的内容制作适合的文字主题。
2、赏析《诗经? 采薇》中普通老兵的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
赏析普通老兵的家国情怀,了解对故乡的深刻思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认识。
【教法学法】
教法这首诗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理解、感悟、朗读去体会士兵那种厌恶战争思念家乡又奋勇抗敌的矛盾心理,通过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去鉴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以根据“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1、诵读引导法;
2、创设情境法;
3、合作探究法;
4、任务驱动法??
5、调查问卷?
6、多媒体教学
7、翻转课堂
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课文思路的任务交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背诵课文,使记诵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
?课前准备形成教学资源包:
1、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
2、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意识调查问卷
3、课前检查与反馈
(检查班级完成情况,评价)
4、引导材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第1课时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浏览课前资源包,大家已经知道本项目的主题是:诗经《采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来看视频。
播放视频,从一颗豌豆苗的成长直至变老,到战马奔腾血流成河的战争场面,以及杨柳依依的少年和大雪纷纷的老年的视频对比。同时以采薇的翻译进行图片视频的串讲。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
如果我说这就是《采薇》的故事,你同意吗?
有同学回答:是,有的摇头。
确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我们一起感受下你心中的《采薇》。
首先从声音开始。
二、经典诵读(10分钟)
一起来听经典诵读《采薇》。
诵读要注意:节奏??重音??语调??停连
我们共同得出:节奏:二二节奏,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重音:同字重音延读,变字重音强读,韵脚重音高读;
语调:沉郁??悠长??苍凉;
停连:各小节之间适当停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请同学配乐诵读并用手机录制成音频。
三、选择画面(10分钟)
有了声音,我们继续来描绘你心中的《采薇》画面,用图片和视频来展现。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关键字的选择。关键字是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输入的能够最大程度概括用户所要查找的信息内容。选择能表达你感受的主要词汇。注意事项:一选词要准确;二不要有错别字。
四、合成心中的《采薇》(15分钟)
使用我们熟悉的动画制作软件flash,把录制的声音、搜集的图片、视频,合成一个动画小短片,来表达你心中的《采薇》。
不同的手机录制的音频,注意格式的转换,才可以正常播放。
视频下载可选择下载器或录屏软件。
五、展示和总结(5分钟)
选择制作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给大家以启发。从制作技巧,内容立意,个人创新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请同学们将作品上传至班级群,大家互相欣赏、点评。
图片视频的串讲。
第2学时
课前做的调查问卷中,认为自己有家国情怀意识的同学占了92%,但是对家国情怀的含义不太了解的也占了45%。家国情怀就是由家到国捧出一颗爱心。这节课就是赏析《诗经·采薇》的家国情怀。
一.视频导入(5分钟)
《最美逆行者》视频导入。
2020年的春天,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华夏大地,可是有一群人,毅然逆流而上,我们称他们为“最美逆行者”。他们要奔赴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离病魔最近的人,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疾病带来的凶险?然而,国难当前,若不勇敢,又有谁来担当?他们本也是普通人,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只是选择了崇高的职业,也就选择了奔跑在名为“责任”的路上。“没有所谓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二.温故知新(5分钟)
全诗共六章。前三章运用重章叠句和赋兴手法铺述一个战士回不了家的焦灼和抱怨,色彩灰暗有浓郁的怀乡情结。第四五章小我转入保家卫国的骄傲,诗风由灰暗转为高昂,运用细节描写、起兴手法描写了战争生活。第六章通过对比反衬,写了退役老兵的家国情怀。
三.配乐诵读(13分钟)
安排四次诵读:
1、展示课前各小组代表的诵读
2、名家配乐朗诵
3、学生自由朗诵。
4、教师示范
诵读要注意:节奏??重音??语调??停连
我们共同得出:节奏:二二节奏,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重音:同字重音延读,变字重音强读,韵脚重音高读;语调:沉郁??悠长??苍凉;停连:各小节之间适当停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四.白话译文(2分钟)
回想当初离开家乡,杨柳依依随风飘荡。如今又在回乡路上,大雪纷纷,漫天飞扬。道路泥泞,如此难行,又渴又饥,走走停停。漫漫尘世,谁能知我,近乡情怯,我心哀伤。
一个男人若只是贪恋个人的家庭生活,便只是个丈夫。但如果能保家卫国,便是个战士。如果能从保家卫国的情怀里再生出骄傲,能感知生命的意义与美丽,便是个诗人。
五.主题研讨(20分钟)
(一)今昔对比
昔——杨柳依依,青春年少,有我必胜,无上光荣
今——雨雪霏霏,体弱年迈,饥渴难耐,内心悲哀
任务驱动法:
1、老兵的今与昔用什么来对比?
2、《采薇》《无衣》《十五从军征》的对比阅读
3000年前的这位老兵就是这样一位既恋家又识大局,并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感的诗人。曾经他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青春年少,怀着有我必胜的信念,无上荣光。现在他终于可以回家了,雨雪霏霏,体弱年迈,饥渴难耐,内心悲哀。谁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战场上的一切会让一个年轻人从此经历生与死,伤与痛,经历九死一生活着回来会不会有一丝死里逃生的小确幸?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涌上心头——家还在不在?父母还在不在?妻子儿女还在不在?面对自己的将是什么状况?那是对家人命运、自身前景的极为沉重乃至不祥的预感。其实归来有时比流浪更残忍可怕。因为青春已经不在,家园已经荒芜,父母早已作古。乐府诗《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一个为了保家卫国走上前线,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老兵,没有荣誉加身,没有夹道欢迎,甚至连口热水稀粥都没有,体弱年迈,饥渴难耐,内心怎能不悲哀?
(二)古今对比
这个老兵虽然悲哀但也并不后悔,毕竟是保家卫国,并且打了胜仗。军人的价值就在于奉献和牺牲,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3000年前的老兵是这样,现在的士兵也是这样,《说句心里话》是这样唱的“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血染的风采》是这样写的“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此环节插入课堂活动:那些经典军歌,你还记得多少?(猜歌名,接歌词,唱军歌)
现在的军歌和3000年前的军歌采薇相比,更加的具有军人为国为民的无上荣光,更加激昂更加意气风发。那是因为现在的军人得到了极高的礼遇,被称为共和国英雄。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式,当车牌为1949的军车驶来,满载着先烈们的英魂,“想让你们看见,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戳中多少人的泪点。一辆敞篷大巴上,坐满了退伍军人和已故战争英雄的家属代表,当86岁的中国老兵关茂林含泪向死去的战友致敬时,看哭了多少观众。在这场疫情里,一封封请战书上印着鲜红的指印,写满了医者的无畏与果敢;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主动请缨,挂帅出征;90后的年轻医生护士们也从曾经被保护的孩子,成长为战“疫”于一线的勇士。快递小哥载着食品与物资四处奔波,广大党员干部放弃休假在基层农村奔波,多少热心人踊跃报名成为志愿者,同样毅然站在了面对病毒的前线……他们都是平凡的英雄。
(三)中外对比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残酷而又现实的描述,这就是战争。贺拉斯曾说过:“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战争夺去无数人的生命,造就了许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有多少征战的士兵还没有孝敬父母便战死沙场,有多少妇女没了丈夫,多少孩子没了父亲。战争,是人间地狱。残酷战争中无法把握命运的悲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去年4月14日,美国联合英法,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射了110枚导弹。如今的叙利亚已是山河破碎, 千万叙利亚难民携老扶幼,走上生死未卜的逃亡之路,永远长眠的小孩,遍布弹孔的墙壁,惊恐万分的难民。
如今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六.课堂小结(3分钟)
我想无论是3000年前的老兵,还是现在的士兵,他们用他们的人生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在于对家国对天下对亲人深深的爱。对于同学们来说,不必抛头颅洒热血,不必枪林弹雨中向死而生,不必浓烟烈火中逆流而行,只要在家能孝敬父母,在校能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身在教室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好自己,就是爱国。
每个人心底都住着一个诗人,既有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又有低头思故乡的哀伤,这就是家国情怀,从学习诗词开始就与你相伴一生。再听采薇,已不是乱世哀曲,而是盛世乐歌!让我们再次轻轻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七、布置作业(2分钟)
1、观看视频《生命最后44秒》,小组书写生命中最后留下的独白
2、可以以电台情歌的形式进行故事解说,也可以以诗词散文进行描摹,也可以以电影镜头进行解读。
3、完成后上传班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