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1.掌握用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
2.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价值。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问题。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时
间隔排列
1课时
☆新知识点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20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找规律
教材第78~79页的内容。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外面的物体比里面的多1,里面的物体比外面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1.通过自主探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配套光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好,听清楚游戏规则:
请5名男同学、5名女同学上台排队。再请一名同学当教练,把10名同学有规律地排成一排。台上的同学要服从指挥,台下的同学要仔细观察,想一想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请上10名同学)教师:谁来当教练?其他同学别灰心,你们也有机会的。
师: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男女同学分开来排:男男男男男女女女女女或女女女女女男男男男男。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或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③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分别说说每种队形的规律。
2.刚才我们根据一定的规律做了一个排队的游戏,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3.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排队的方法。现在老师也想当回教练,看看你们能不能按我的要求来排队。
出示排队的要求:先请女同学排成一排,再请男同学站到女同学的中间去,使每两名女同学的中间有一名男同学,也就是男同学的左右两边必须是女同学,看谁站得快,开始……像这样女生和男生都是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间隔排列)
(现象:肯定有一个男同学没位置站或是站在边上,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来提问)
现象一:对于一个男同学没位置站的情况。
师:咦,怎么多出一个男生来了?他怎么会没有位置呢?
师:你为什么找不到位置呢?
现象二:一个男同学站在边上。
教师问:他们是间隔排列的吗?(是的)有没有谁不符合要求?(有一个男生的另一边没有女同学)
教师对这位同学提出建议:你站的位置不对,你该怎么办呢?是放弃这次游戏,还是另想办法?(对全班同学:你们说呢?)(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方法一:这个男同学退出游戏。
方法二:再请一位女同学加入到这个游戏中去。
师:这样就符合要求了。
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看看这个队伍中的头和尾,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女生)也就是说队伍的两端都是女生。
师: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几人?
教师小结:男生和女生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是女生,女生比男生多1人。
4.揭示课题:看来这个排队的游戏还是不怎么好做的,它当中包含着一定的方法,有一定的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呢?怎么找出其中的规律呢?你想不想知道?那好,我们这堂课就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
1.例题讲解。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吗?下面我们一同到小兔家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场景图)在小兔家里,你看到了哪些情况?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大树和绳子)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在这些现象中有一些就符合我们刚才学到的这种规律,你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探究,体会规律。(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夹子和手帕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夹子,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
(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兔子,兔子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
(木桩和篱笆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木桩,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
2.试一试。
(1)下面我们动手摆一摆: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片,数一数你摆的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并把你摆的情况填在表格里,看看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摆,并把摆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小棒的根数
圆片的个数
(3)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小棒和圆片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小棒,小棒的根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
(4)小结:根据我们课前的排队游戏,以及刚才的摆小棒和圆片活动,你发现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让学生说一说)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的个数比排在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1。
3.巩固练习。
教材第79页第1题,小兔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并且每相邻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所以小兔的只数就比蘑菇的个数多1。(19个)
教材第79页第2题,手帕和夹子是间隔排列的并且每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所以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21)
4.做游戏。
刚才男女同学是手拉手并排做游戏,如果有10名女生,那么需要几名男生呢?
1.(1)把一根绳子剪4次,最少能剪成几段?
(2)如果把这根绳子剪成8段,最多需要剪几次?怎样剪次数最少呢?
2.教学楼前摆了32盆花(按直线摆放),每两盆花之间插一面小彩旗,一共要插多少面?
任意在课桌上摆几支笔,在每两支笔中间摆一本书。数一数笔的支数和书的本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与课本中的规律一致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5段 (2)7次 折起来剪
2.
31面
思维训练
笔的支数比书的本数多1。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
通过做游戏引出课题。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触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
学生在经历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等简单规律的摆放后,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思维不断深化。20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练习十
教材第76~77页的内容。
1.复习和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系统化。
2.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善于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直尺,课件。
1.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1题。
组织学生审题,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思路。
2.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2题。
组织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思路。
3.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汇报
4.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4题。
组织学生审题,理解题目中上、下的意思。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5.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5题。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教师讲解,集体订正答案。
6.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11题。
组织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思路。
食堂有94千克面粉,138千克大米,每天用去面粉、大米各9千克,几天后剩下的大米是剩下的面粉的3倍?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答案不唯一,(1)拔河的有多少人?5×12=60(人) 60-16=44(人)
(2)合唱组有多少人?26+8=34(人) 34×3=102(人)
2.
136-15=121(厘米) 121+21=142(厘米)
3.
540+380=920(元) 920-130=790(元)
4.
24 31 35 34
5.
60÷5=12(元) 12+4=16(元)
6.
12×3+7=43(辆)
7.(1)26×3=78(元) 78÷2=39(元)
(2)72÷(12÷2)=12(袋)
思维训练
8天
教材习题
练习十
6.
26 48 16 21 45 56 15 13
7.
梨:280×2=560(千克) 苹果:280×2+70=630(千克)
9.
48+50+54+49=201(毫米)
10.
鸭:(54-20)÷2=17(只) 鸡:17+20=37(只)
思考题
(73-49)÷2=12(元) 73-12×4=25(元)20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74~75页的内容。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画图的策略理清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在上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什么策略?
生:列表。
师:大家体会到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那么,这节课再学习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观察情景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用的信息。
三个已知条件:(1)绿花有12朵。
(2)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3)红花比黄花多7朵。
2.分析问题。
要求红花有多少朵,首先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求出黄花的朵数,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
根据线段图所示,可以很容易解决“红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了。
3.解决问题。
(1)黄花朵数:12×2=24(朵)
(2)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完成教材第74页“想一想”。
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时,都可以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
1.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2.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3.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4.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答案不唯一,(1)足球有多少个?50+15=65(个) 65+20=85(个)
(2)苹果树有多少棵?48+36=84(棵) 84-20=64(棵)
2.小丽游得最快,小华游得最慢。
3.
18+14=32(盆) 32×2=64(盆)
4.
388-22=366(个) 366-16=350(个)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黄花朵数:12×2=24(朵)
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可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20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71~73页的内容。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列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会用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1.教学教材第71页例1。
(1)出示课件。
学生读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猴帮妈妈第一天摘了30个桃,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2)解决实际问题。
求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3)汇报方法。
指名同学汇报,交流方法。
师:你们会用列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吗?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4)小结。看来“列表”是个好办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求出第三天和第五天小猴摘的桃。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列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某水果超市要购进一批水果,第一天购进200千克,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购进50千克。超市第四天购进了多少水果?第六天呢?
师: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列表”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列表”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1.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2.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2题。
3.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4.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答案不唯一,例如:橙子有多重?
500÷4+20=145(g)
(2)答案不唯一,如:买了多少支圆珠笔?
3×10+18=48(支)
2.
8 4 2 1
3.
从图中标出略 18-8-4=6(人)
4.
先算白地砖有多少块,后算花地砖的块数。 15×8=120(块) 120-70=50(块)
思维训练
略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