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五年级-双手刀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五年级-双手刀法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12-29 15: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育教学计划设计
教学案例:武术——双手刀法教学案例
适用于年段:水平三五年级
建议学时数:六学时
单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王登峰司长认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四位一体目标体系,“要强化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以教、练、赛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下,本单元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通过情境导入、创新器材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武术原理,学会武术技能,理解简单的武学精神;通过安全保护对抗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具备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为原则,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案例是本校武术特色校本教材,曾被评为全国武术教改优秀单位,教学内容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赵门武术双手刀法为基础,通过武术套路学习和对抗应用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武术的应用技能,具备科学精神,能做到学以致用,去热爱和中国武术文化;同时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敬事敬人的武学精神。
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单元学习,知道双手刀法的起源,了解简单的武术文化知识;能够较为标准的演练双手刀法的五种基础刀法——劈、刺、撩、格、挡的技术;具备运用每个动作进行攻防练习的能力,知道中国武术攻防一体的技术特色,乐于思考技术创新;了解武术中五行变化的哲学含义,初步感悟传统武学文化中五行之生克,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将武术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健康行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乐于参与短兵学习,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知道人体的危险和禁止击打部位,具备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意识;通过对抗练习,明白习武的目的是为了强大自己的内心,磨炼自己的意志,从而不断的追求更好的自己,感悟“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3)体育品德:能按照老师要求遵守武术礼仪,对抗练习时能遵守运动规则,尽自己所能达到冷静的判断,明白对抗练习的意义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伤害别人;能够学习对手的优点,观察对手的不足,具有帮助队友共同成长的意识;通过老师的引导,热爱武术文化,从而热爱中国文化,为民族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材分析
本案例取自于本校武术特色教材《赵门武术》水平三教学内容——双手刀法。赵门武术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校是赵门武术传习基地,曾获得“全国武术教改优秀单位”。双手刀法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珍品,是中国历代武术家的智慧结晶,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学说与刀法完美结合,通过五行技法劈刺撩格挡,去感悟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中华民族哲学原理。本单元将武术套路中的技术动作分解和组合,通过创新器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武术技术,通过两人一组的对练,在更好的掌握武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队友,与队友共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武术文化,理解武术文化,在合理的运用中和竞赛对抗中,产生民族自豪感,磨炼自己的意志,为终身武术打下扎实基础,从而落实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情分析
(1)身体素质方面:五年级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五年级学生心脏发育十分显著,已接近中学青春期的特点。因此,适当加大运动量,会使学生的心脏容积和心脏功能得到显著发展。
(2)认知能力方面:五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此阶段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可逐步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同时五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懂得一定的道理,不愿意违反规则。因此短兵的运用竞技非常适合此水平段学生。
(3)技能掌握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武术技术知识,已掌握武术拳法的基本功,明白弓步、马步等基础技术原理,具备一定的武术理论和实践基础。能更好的完成教学。
设计思路:(情景导入—器材创新—教法辅助—技能运用)
(1)情境导入:通过双手刀法的故事引入,帮助学生了解刀法的历史以及习武的意义,达到让学生乐于参与,达到锻炼身体和提高武学思维的目的;
(2)器材创新:通过创新器材的运用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武术智慧,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为保证学生安全,底盘也做了去角处理,边缘是圆形。
自主研发的短兵教学器材
(3)教法辅助:通过互帮互助的练习和设疑问答的方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锻炼、学习方法,知道武术的技术要领和辅助训练方法,明白武术的发力和技击原理,具备科学学习的能力。
通过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关注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运动的乐趣。
(4)技能运用:通过两人对抗的模拟实战和实战练习,让学生感受武术的武德精神,培养学生尚武精神和防身自卫的目的。
教学手段、方法
讲解示范法:准确的动作示范和精炼的武术知识讲解,能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言教学法:通过刀法起源、语言激励和口令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助对练法:通过学生两人一组的相互辅导练习,目标明确地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分解与完整教学法:由浅入深、从分解到完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
比赛法:通过教练赛的方式,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安全措施
(1)场地安排。选择授课周围没有障碍物、空旷的场地,同时要选择防滑的场地,有助于学生练习。
(2)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尤其是踝关节、膝关节、手腕关节位置的拉伸运动。
(3)学生分组站位要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被短兵误伤。在分组安排标志的时候,就要让学生练习等候的站位有标识,避免有被短兵误伤的情况出现。
(4)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当出现环节技能已经被学生掌握,就要安排下一环节或者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有台阶的进步和成长,避免学生因为无聊导致分神而出现其他安全隐患。
(5)练习时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做到奖罚分明,要求所有学生遵守练习规则,不可恶意伤人,导致队友受伤的情况出现。
本案例亮点
(1)术道融合。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载体,它不是某个拳或者某个兵器,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本案例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与武术技术相融合,将学生从单纯的武术套路学习引导至提升个人修养的层次,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魅力,通过武术这一载体,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
(2)打练并进。本案例将五行刀法套路中的动作简化,指导学生将每一个招式能临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能展演出中华武术的美,又能磨炼中华民族的魂,从根本上改变当代传统武术能练不能用的弊端,帮助学生在运用中找到运动成就感,从而爱上武术运动。
(3)创新器材。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就是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本案例将民族传统文化晦涩难懂的哲学原理,结合创新的武术唐横刀对抗练习和击靶练习,以科学可行的武术对抗练习,将阴阳、五行学说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
单元计划
单元课题:武术——双手刀法(5课时)
总体目标:(1)运动能力:通过本单元学习,知道双手刀法的起源,了解简单的武术文化知识;能够较为标准的演练双手刀法的五种基础刀法——劈、刺、撩、格、挡的技术;具备运用每个动作进行攻防练习的能力,知道中国武术攻防一体的技术特色,乐于思考技术创新;了解武术中五行变化的哲学含义,初步感悟传统武学文化中五行之生克,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将武术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2)健康行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乐于参与短兵学习,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知道人体的危险和禁止击打部位,具备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意识;通过对抗练习,明白习武的目的是为了强大自己的内心,磨炼自己的意志,从而不断的追求更好的自己,感悟“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3)体育品德:能按照老师要求遵守武术礼仪,对抗练习时能遵守运动规则,尽自己所能达到冷静的判断,明白对抗练习的意义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伤害别人;能够学习对手的优点,观察对手的不足,具有帮助队友共同成长的意识;通过老师的引导,热爱武术文化,从而热爱中国文化,为民族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课时
内容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手段、方法
预计练习强度和密度
第一课
五行刀法——劈刀
重点:劈刀有力难点:上下肢协调与左手发力
知道劈刀的发力原理,能较为标准和规范的掌握五行刀法的劈刀技术,结合步法能有力的完成进步劈靶和退步劈靶;通过两人一组的对抗练习,知道劈刀的攻防方法,两人一组互助式练习,提升对技术的掌握。
1、语言教学法2、分解教学法3、完整教学法4、讲解示范法5、互助练习法6、比赛法
40%-45%大
第二课
五行刀法——刺刀
重点:刺刀的速度难点:上下肢整体发力
知道刺刀的发力原理,能较为标准的掌握进步刺刀和退步反击刺刀的技术;通过击靶和两人一组对抗练习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刺刀的攻防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刺刀的运用技术。
1、语言教学法2、分解教学法3、完整教学法4、讲解示范法5、互助练习法6、比赛法
40%-45%大
第三课
五行刀法——撩刀
重点:撩刀的角度难点:步法与刀法的协调配合
知道撩刀的含义和发力原理,能较为标准的掌握撩刀的技术;通过击打靶子和对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撩刀的攻防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撩刀的运用方法。
1、语言教学法2、分解教学法3、完整教学法4、讲解示范法5、互助练习法6、比赛法
40%-45%大
第四课
五行刀法——格刀
重点:格刀有力,稳难点:步法与刀法的协调配合
知道格刀的含义和发力原理,能较为标准的掌握格刀的技术;知道中华武术攻防兼备的原理,明白防守的真正意义是为了进攻,明白攻防是可以相互转化;通过击把和对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格刀的攻防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格刀的运用方法。
1、语言教学法2、分解教学法3、完整教学法4、讲解示范法5、互助练习法6、比赛法
40%-45%大
第五课
五行刀法——挡刀
重点:背刀的角度难点:左右手的配合
知道背刀式的含义和发力原理,能较为标准的掌握挡刀的技术;进一步理解中华武术攻防兼备的原理;通过击把和对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挡刀的攻防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挡刀的运用方法。
1、语言教学法2、分解教学法3、完整教学法4、讲解示范法5、互助练习法6、比赛法
40%-45%大
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刺刀势
教授年级:五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双手刀法刺刀势
教学目标:1、参与目标:通过老师的语言引导,进一步感悟中华武术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00%的同学乐于参与。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刺刀的发力原理,80%的同学能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20%同学能较为标准的掌握进步刺刀和退步反击刺刀的技术;通过击靶和两人一组对抗练习的方式,初步掌握刺刀的技术。3、身体素质目标:通过步法练习,增强下肢力量,提升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通过移动击靶的练习,增强腰腹、背部、下肢和手臂的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4、心理与社会适应目标:通过两人互助对抗练习的方式,磨炼自己坚强和勇敢的意志;在练习时遵守武术礼仪和要求,学习关心队友,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关爱他人的武术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蹬地刺刀技术完成速度快难点:后脚蹬地与刺刀动作协调顺畅
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场地器材安排
时间安排
运动负荷
时间
强度
开始部分
1、通过教师示范和语言引导,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1、认真观察老师示范。2、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提问。3、遵守武术礼仪和要求,做到精神饱满。
1、语言教学法:语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本课教学内容。教师语言:大家猜猜刺刀属于五行中的哪一行?刺刀似箭,属木,如离弦之箭,特点是快。
1、四横排战列。要求:左手持刀于腰侧,目视老师,站姿标准。
○○○○●●●●●●●●●●●●●●●●△○○○○圆形代表靶子
3分钟

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原地拉伸运动。2、专项身体素质(课课练)左脚垫步前行。3、专项准备活动:持刀复习进步劈刀和退步劈刀两人一组前进步后退步劈刀练习要求:刀尖对刀尖,练习尽量达到进步与退步结束时仍然是刀尖对刀尖。
1、跟随老师的口令,认真做好拉伸运动,充分活动开肌肉,为运动做好准备。2、认真练习左脚垫步前行,体会左脚蹬地的感受3、复习上节课所学劈刀内容,复习进步和退步的步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技术,能做到前脚撑,后脚蹬,双脚有力。按照老师的要求,一进一退练习劈刀,专注于距离的把控,而不是击中对手,注意距离,进一步掌握技术。
1、组织学生两手侧平举成体操队形散开,指导学生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做好准备运动。2、将队伍收拢,引导学生完成快速左脚垫步前行的游戏,帮助他们掌握左脚蹬地。3、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巡视观察3、练习学生的协调和距离感。即1、3排进攻,2、4排防守反击,然后吹口哨交换,由慢到快。
1、两手侧平举充分散开,放下兵器,跟随老师的口令做准备运动。2、两手侧平举散开不变,一二、三四排向后转,面向前面的靶子,1、2排接力,3、4排接力,增加运动负荷,减少等待的时间。3、队形保持两手散开不变。教师领做三遍,选择优秀同学领做。3、一三排向后转,与2.4排同学面对面站立,刀尖相对,听口哨音练习进退。
●●●●●●●●●●●●●●●●△四横排两手侧平举散开。○○○○●●●●●●●●△●●●●●●●●○○○○队形如图,两手侧平举散开。○○○○●●●●●●●●●●●●●●●●△○○○○面对面站立,刀尖对刀尖
2分钟2分钟3分钟3分钟
小中大中大中
基础部分
学习弓步刺刀势。第一步:持刀原地刺刀练习。第二步:持刀完整练习。口诀:一蹬二刺三收腿。2、反应练习,听口哨前刺。3、刺靶练习4、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思考刺刀技术如何运用到防守反击。5、游戏:刺刀接力比准在靶子上端挂一个锣,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奔跑至靶子处,然后刺刀击响,再快速返回
(1)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弓步刺刀势。(2)明确左手的作用是发力,右手是控制方向,左手不可随意变化。(3)开动脑筋,积极模仿老师的动作。(4)感受刀术发力的原理。(5)练习时要认真,要对帮助自己的队友心怀敬意,感谢队友的帮助。注意力集中,听口令迅速前刺。给自己设置假想敌,听到口哨音时,迅速前刺。思考刺刀如离弦之箭的含义,强调速度。按照老师的要求到达各组击靶的位置,击靶练习。在练习刺靶的同时,注意脚下动作,不可为了有力而使得动作变形,注意刺刀的技术环节——一蹬二刺三收腿。4、积极开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悟武学的魅力。5、遵守游戏规则,具备拼搏精神。遵守规则,成熟守信,不虚报刺准个数。
1、教授弓步刺刀势(1)徒手练习从原地前刺到弓步前刺,增加上下肢协调,达到后脚蹬地左手前送协调一致。(2)原地刺刀练习。(3)完整刺刀练习。强调刺刀左手握紧,力量来自于腿部,蹬地越快,刺刀越快。反复练习。教师发令过度刀学生发令、三四排向后转,分向练习弓步前刺,请做的好的同学发令。强调口诀,一蹬二刺三收腿,观察学生刺刀。(2)每组同学安排两人护靶,避免力量过大将靶子刺倒。4、提问,如何运用到防守反击之中?教师示范,武术刺刀的防守反击应用,再次引出五行是不断变化的,而关键在于人,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追求更好的自己,达到速度,力量,反应,勇气,毅力的不断提升,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5、根据学生表现表扬各小组,最佳啦啦队组,冠军组,最守规则组,劈刀最快组。
1、教师领做三次,巡视三次。组织队形不变。教师领做三次,巡视口令三次,选优秀的同学示范领做。教师观察优秀同学,请同学领做示范。三四排向后转,认真看领做的同学,观察他的练习节奏,注意力集中,锻炼学生注意力。组织如图,每个靶子前后各站两名同学。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距离站开,每位同学练习后,排回队尾。两人一组面对面练习,在老师的口令下练习,刺刀防守反击技术。两人一组,一人进攻,一人退步防守反击,只练习动作,不可碰到同学,如果碰到同学,要受到暂停练习的处罚。组织如图,分成十个小组到达指定位置,听到老师口令时快速奔跑至指定位置,刺向挂在靶子上的锣,以规定时间击响次数最多为胜。
组织同上。观察队伍散开距离,保证学生练习安全。○○○○●●●●●●●●△●●●●●●●●○○○○●●●●●●●●○○○○●●●●●●●●△●●●●●●●●○○○○●●●●●●●●●●●●●●●●●●●●●●●●
△○○○○
3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4分钟5分钟
中中中大中大
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2、总结五行之技特点,劈刀似金斧,意在力;刺刀似射箭,意在速。
1、认真听老师讲课,学习武术的文化知识。
1、强调习武的目的是和队友一起共同进步,而不是为了击打对手,所以我们练武一定要保护队友,追求更好的自己。
回到四列横排。
●●●●●●●●●●●●●●●●

3分钟

预计运动量
练习密度:40%-45%
预计平均心率:120-140次/分
课后作业
准备运动,原地肌肉拉伸练习。2、练习垫步前行,十米往返练习。往返一次休息20秒,练习5组。3、30米进步刺刀练习(没有条件的话进步刺刀向后转再练习回来,往返刺刀练习30次),中途休息30秒,共完成4组。4、击准练习,用可乐瓶或者塑料瓶放在与肩膀通高的柜子上或者台子上,中间距离10厘米,练习进步刺刀,刺中10厘米的中间。中途休息30秒,共完成4组。5、复习测试心率的方法,十秒脉搏检测,得出数据后记录在体质健康测试表上。6、放松拉伸,从上肢到下肢。7、回家查阅武术中与“疾”“快”相关的词语,总结自己所学知识,记录在本子上,字数50-100字即可。预计完成时间是20-30分钟。
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从原地刺刀-进步刺刀-防守反击刺刀层层深入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进步刺刀技术,本课教学完成的比较顺利,孩子们学习热情非常高,认真程度远远高于做武术操的程度,由此可知,以武术为载体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是切实可行的,武术就是武术,其本质就是运用,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和帮助,下一步可以设计武术短兵的护具,让孩子们将五行技术运用在直接的实战比赛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让孩子们更加热爱中国武术。本课如果再加上护具,趣味性可以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