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高效课堂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幼时记趣》高效课堂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0 14: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 七 幼时记趣 第 1 学时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词典和教师指导,能初步读懂课文并能理解课文。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
学习重难点 1.文言文直译方法要领;特殊实词、虚词。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1.了解作者。 2.读课文两遍后,注意读准下列字音并注意语句停顿(句读)。童稚( ) 藐小( ) 项为之强( ) 鹤唳云端( )凹凸( ) 壑 ( ) 庞然大物( ) 癞蛤蟆( )3.尝试翻译课文。(学法指导:翻译的时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例如课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翻译方法如下:直译就是相对应的词语直接翻译,余翻译为我,忆翻译为回忆,童稚时翻译为小时候,能翻译为能够,张目翻译为睁大眼睛,对日翻译为对着太阳,明是眼力,察是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得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好,句子连起来翻译,意思就是:我回忆小时候,能够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这其中,明的意思和现在有区别,不易记,这就需要学生的记诵积累。4.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文旁解释。(可以参考达标检测部分,注意老师把哪些词语列为重点,学着做哦)5.探究:先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再分析一下有何规律。见二虫斗草间 盖一癞蛤蟆也 使与台齐 见二虫斗草间(会一点点就很厉害啦)6.自主提问,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想知道的问题写下来。 二、课堂探究:1.指名交流作者情况(引导学生用好书下注释)2.朗读课文⑴自由朗读,质疑交流 ⑵指名朗读,全班交流纠正⑶集体齐读,准确熟练 ⑷分组朗读比赛,代表板演注音3.翻译课文⑴预习提问,组内、全班交流,教师点拨⑵逐句翻译,强调直译为主的翻译方法。⑶重点词语归类,并联系所学《寓言二则》(重点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多义词、一般重点即不能通过组词法得到)⑷复习巩固:边读边译,边注意重点词语三、达标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童稚( ) 藐小( ) 项为之强( ) 鹤唳云端( )壑 ( ) 庞然大物( ) 2.解释重点字词:⑴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指出本字并解释。以土砾凸者为邱 同 项为之强 同 ⑵注意加点词的特殊用法:鞭数十 ⑶注意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有何区别:明察秋毫句中 现代 盖一癞蛤蟆也 句中 现代 ⑷注意下列多义词(一要借助已学课文,二要联系具体语句)时:余忆童稚时(     ) 故时有物外之趣(     )日:能张目对日 (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察:明察秋毫(     ) 必细察其纹理(     )之:心之所向(     )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 (  )观之正浓(   )为:项为之强(   ) 凹者为壑 (   )二虫尽为所吞(   )以:徐喷以烟(     ) 以丛草为林(     )其:常蹲其身(     ) 使其冲烟飞鸣(     ) 神游其中(     )而: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⑸下列加点词需要关注:故时有物外之趣(    )私拟作群鹤舞空(  )鞭数十(   ) 又留蚊于素帐中(  )(   ) 明察秋毫(   )方出神 (   )果如鹤唳云端(  )(  ) 怡然称快(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  )(   )见藐小微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七 幼时记趣 第 2 学时
学习目标 1.能读懂课文并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的童心。 2.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1.将课堂达标检测有错的题目订正并掌握。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准备背诵比赛。(背诵收获的不只是名句,还是积累文言词汇形成良好文言语感的捷径)3.复习课文翻译,注意翻译要领,准备词句翻译擂台赛:选你认为最重要的十个加点词、两个句子写在纸上准备好赛题。4.用简洁的语言尝试概括作者所写的物外之趣。 5.思考:作者如何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感受到“趣”的?(注意比较三件事的共同特点) 6.思考:作者是如何来写童年的?回忆你的童年趣事。(要突出“趣”) 二、课堂探究:1.组内互查上节达标检测错题掌握情况(可以盖住答案考一考)2.背诵比赛:第一轮每两组为一赛区,随意指名对方选手背诵,评委是对方全体组员;第二轮齐备,老师记录背诵不熟同学组别及名单。3.翻译擂台赛:每组评选出质量最高的赛题,投影展示后全班抢答。4.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句学习要领:如何直译、如何调增删补、哪些词需特别关注。(总结后写在书上记在心里)5.讨论交流:课前先学部分的4、5、6三、达标检测: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以丛草为林 为:_______(2)捉虾蟆,鞭数十 鞭:________2.翻译画线句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提高(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 (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幼时记趣》第2段1.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A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问其故B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土砾凸者为丘C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之:心之所向 是吾剑之所从坠2.找出与以土“砾凸者为邱”中“邱”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A孔子东游  B反归取之 C 项为之强  D孰为汝多知乎3.翻译句子。(6分) (1)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4. [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 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人(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二)作品介绍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一部自传体作品。“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书共六篇,故名“六记”。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已逸其二。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三)方法指导
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贵在归纳。积累能厚积薄发,归纳能举一反三。
1、读准句读。一般依照句义短句,不把意思割裂开来。
例。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文言词句翻译。
(1)词语翻译。实词要掌握意思,虚词要掌握意思、用法。
(2)句子翻译。
①遵循一个原则。句子翻译以直译(按照每个词语的意思直接把词句意思翻译出来)为主,意译(把句子大概意思翻译出来)为辅。
②落实三个要求。“信”:词义要准确;“达”:语义要通顺;“雅”:风格要保持。
③注重五种句式。
A、省略句式。被省略了的成分在翻译时一般要补充出来。
例。“(余)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见二虫斗(于)草间”。
B、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例。“徐喷以烟”。翻译时调整为:以烟徐喷(用烟慢慢地喷)。
C、判断句式。
例。“陈涉者,阳城人也。”翻译时,在两句中间加“是”,该句子翻译为:陈涉是阳城人。
D、被动句式。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E、否定句式。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3、文言词语归类。文言词语归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假字。例:“项为之强”。翻译:“强”同“僵”,僵硬。(“强”是通假字,“僵”是本字)
(2)一词多义。例:之。“物外之趣”的“之”,助词,“的”。“昂首观之”的“之”,代词,代“群鹤舞空”景象。“心之所向”的“之”,助词,主谓之间,无义。
(3)词类活用。例:“鞭数十”。“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4)古今异义。例:“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个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幼时记趣》第一学时参考答案
一、课前先学:略
二、课堂探究:
三 、达标检测:略
《幼时记趣》第二学时参考答案
一、课前先学:略
二、课堂探究:略
三、达标检测
1.当作、鞭打
2.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
3.本文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
4.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四、课外拓展
1.D 2.A
3.⑴这不是离我们远的小,离我们近的大么?
⑵私下里(把蚊子)比作白鹤在空中飞舞。
4.探求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凝神观察,大胆想象,富有好奇心 示例;欣赏第一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大胆质疑;欣赏第二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因为他能专注地观察事物,且能驰骋想象,这能大大地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题6分,前两空每空2分,意义相近即可。后一问2分,分析合理即可。第二空中的三句答案任答出一句都可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