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的语言美,意境美。2.在诵读欣赏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热爱并积极投身到生活中去。
学习重难点 1.诵读欣赏中提升自己,体会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朱湘( ) 泾( ) 溷( ) 渭( ) 不愧( ) 暮气( )衰朽( ) 宝藏( ) 颠簸( ) 帐篷( ) 露宿( )2.在解决以上字词的读音后,请认真地再次读诗,力争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更好。3.这两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请认真揣摩,用心去读。(与认真交朋友,你会受益无穷的!) 4.我的疑惑(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收获哦!) 二、课堂探究:1..预习交流(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2.我来读 再读这两首诗歌,尝试圈点每小节的关键词语或语句并能说说其中的依据。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先自由读,后小组推荐一代表全班读. 注意采用适当的语速,语调,节奏朗读诗歌) 3.我来思①《少年歌》中的意象有哪些?说说意象描绘表现了少年怎样的特点? ②《少年歌》中作者希望我们少年应该是什么样子?可以这么说:作者希望我们是 ,从“ ”可以看出。③你认为《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分别是什么的颂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我来赏这两首诗歌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找出来,有感情地读出来(可以从意象,修辞,情感,作者的想象等方面进行赏析。小组成员间互相听,读,成员间多提意见。)可以这么说:“我认为 (最能打动我或最精彩)因为 (力争做到读的到位,品的精彩)5.我来写读了这两首诗歌,也许你诗性大发,也想动笔写一首,表达你的感情。为你们提供一个机会,可以仿照其中的一首小试一下。(注意:行的布局,意象的选择,情感的真挚等)三、达标检测 阅读《少年歌》,完成练习1. “谁作泾的溷 流成渭的清, 才不愧我们的真面。”这几句诗中的“泾溷渭清”是什么意思?作者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2.第三节中,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少年不知愁滋味”,活泼清纯,追求理想,是历代青少年的共同特征,文中诗人借助了“小羊”“白云”这些意象,勾勒了新一代青少年的形象。作为少年我们应该怎么的对面生活呢? 4.推荐阅读朱湘《采莲曲》,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字子沅,安徽太湖县人﹐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时父亲在湖南沅陵做官。自幼天资聪颖,6岁开始读书,7岁学作文,11岁入小学,13岁就读于南京第四师范附属小学。1919年入南京工业学校预科学习一年﹐受《新青年》的影响﹐开始赞同新文化运动。1920年入清华大学﹐参加清华文学社活动。1922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新诗﹐并加入文学研究会。此後专心于诗歌创作和翻译。1927年9月赴美国留学﹐先後在威斯康辛州劳伦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等课程。那裏的民族歧视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他幻想回国後开"作者书店"﹐使一班文人可以"更丰富更快乐的创作"。为家庭生活计﹐他学业未完﹐便于1929年8月回国﹐应聘到安庆安徽大学任英国文学系主任。1932年夏天去职﹐飘泊辗转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以写诗卖文为生。终因生活窘困﹐愤懑失望﹐于1933年12月5日晨在上海开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杀。 据目击者说,自杀前还朗诵过德国诗人海涅的诗。
何其芳(1912年—1977年),男,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原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有:《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也写过《秋天》,现已入选中学课本。《生活是多么广阔》被列入中学课本。
附:《生活是多么广阔》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第一学时参考答案
一、课前先学
1.xiang jing hun wei kui mu shuai xiu zang dianbo peng su
2.略
3.略
4.略
二、课堂探究
2.《少年歌》这首诗表现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勇敢的斗争精神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所以读的时候要轻快,活泼一些,要符合少年的这种性格。
《生活是多么广阔》全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读时应富有激情,高昂些。
3.(1)意象有小羊和山泉,把少年比做“小羊”,表现少年的活泼可爱。第二节把少年比做“山泉”,表现少年的纯洁。
(2) 活泼,清纯,勃勃生机,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略
三、达标检测
1.“泾浊渭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诗人运用“泾浊渭清”的典故,说明我们青少年要做纯洁的人。
2. 第三节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他们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积极向上的思想,语句流畅,回答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