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综合测试(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综合测试(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31 16: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最近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形势很严峻。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与美国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商谈称为(?
?

A.
南北差距
B.
南南合作
C.
南北对话
D.
南北摩擦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解决此类问题的国际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二十国集团
D.
国际商会
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盛产咖啡,该国咖啡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地,具有独特的苹果酸,是支撑经济的“黑色黄金”。结合下图完成下题。
该国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A.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B.
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大
C.
气候高寒,年降水量稀少
D.
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这说明()
A.
发达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B.
国家间不需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C.
发展中国家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
D.
国家间要进行“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印度的经济发展以美、欧、日为重点,积极拓展同发达国家的全面合作。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中“南北对接”的一个“焊点”。由此你认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
B.
印度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属于“南南合作”
C.
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
D.
法国与日本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
下列符合“南南合作”的一组是()
A.
中国﹣﹣美国
B.
中国﹣﹣巴西
C.
日本﹣﹣德国
D.
美国﹣﹣澳大利亚
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A.
劳动力丰富,人才密集
B.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C.
煤、铁资源丰富
D.
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人群
华为凭借技术、成本等优势赢得了不少国家的市场,截止2019年6月6日华为已经和30个国家签订了5G大单合同,该事件说明了()
A.
经济全球化
B.
国际经济各成一体
C.
国际合作日益削弱
D.
国际矛盾和冲突加剧
联合国徽章图案
A.
是从南极上空俯视的世界
B.
显示了8条经线
C.
所示区域为北半球
D.
纬度范围为60°N~60°S
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
A.
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
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C.
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下图中的数据为某年世界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读图,完成下题。
以下国家中,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
德国
B.
巴西
C.
澳大利亚
D.
加拿大
图中()
①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
②位于北美洲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
③位于亚洲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
④欧洲的西部发达国家集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如图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外贸易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
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C.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
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读图,回答29~30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件的生产国(  )
A.
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B.
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C.
都是发达国家
D.
都是发展中国家
下列示意图为人口总数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分析完成下题。
图中数字对应的问题正确的是
A.
①-砍伐森林
B.
②-草场退化
C.
③-人口快速增长
D.
④-水土流失
图示现象多发在
A.
发达国家
B.
非洲地区
C.
欧洲西部
D.
澳大利亚
造成图中所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
粮食不足
B.
草场破坏
C.
森林破坏
D.
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下列国家中,视风车为“功臣”的是(  )
A.
中国
B.
意大利
C.
荷兰
D.
英国
读部分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图(如图),完成14~15题。
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是(  )
A.
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亚洲国家
D.
非洲国家
俄罗斯地域辽阔,横跨亚欧两洲,读图完成19~20题。
世界上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是(  )
A.
中国
B.
加拿大
C.
美国
D.
巴西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一般先于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程度也更高。如图示意我国与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时间。读图,完成第25、26题。
丙国最有可能是(  )
A.
印度
B.
蒙古
C.
日本
D.
马来西亚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不平等的,如图是两类国家经济循环圈。回答29~30题。
B类国家(  )
A.
处于国际合作有利地位
B.
这类国家越来越富
C.
出售轿车、飞机等
D.
出售原材料等商品
读A、B两国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回答16~17题。
下列关于A、B两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国出生率高于B国
B.
A国死亡率高于B国
C.
A国自然增长率高于B国
D.
A国总人口数高于B国
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世界格局国际化趋势
B.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中国企业经济全部走向世界
下列非洲国家中属于“金砖国家”的是(  )
A.
埃及
B.
南非
C.
利比亚
D.
尼日利亚
2019年12月,联合国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茶叶已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图为某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产量比重。读图,完成第29~31题。
据图可知(  )
A.
主要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B.
非洲的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C.
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茶产量最多
D.
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最少
二、综合题
阅读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16年08月18日至23日,由中蒙俄三国交通运输部组织9辆货车开展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启动。
(1)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上的合作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
(2)此次货运试行在我国①_________边的天津市出发,最后到达俄罗斯。沿途可见到C地形区大片的____________(粮食作物),蒙古高原成群的牛羊以及俄罗斯面积广阔的___________林。
(3)在我国的A地形区,也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在这样高纬度的地区也能大面积地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季风气候;而在我国境内,由C地到B地,农业由种植业转变到畜牧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D、E四地中,黑人集中分布在______地;
D大洲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为______。通用语言是______。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位于______大洲西部(填字母),该大洲位于E大洲的______方向。
(2)甲是D洲、E洲分界线:______运河。乙是A洲与D洲的分界线:______海峡。
(3)图中丁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______火山、地震带上。
(4)丙所在半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其特点是______。
(5)A洲的东部大部分居民属于______人种;该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图中戊地处于平原地区,人口______(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示意图和北极海冰多年冰情数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东端为活跃的亚洲经济圈,西端为发达的_________洲经济圈,中间腹地国家大多数为_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经过南海、A马六甲海峡、B_________洋、地中海,最后到达欧洲西部。
(3)上图是记者沿途拍到的照片,该照片可能拍摄于A、C、D中的_________地,居民服饰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4)海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也称为“冰上丝绸之路”。读图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最安全的通航时间是_________月,与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的劣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合作,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国际经济合作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故中国与美国之间政治、经济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分析】?
本题考查国际合作组织,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国际合作组织的职能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故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负责协调和仲裁各国之间贸易摩擦的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试题解析】
1.?【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掌握气候的分布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赤道和10°S之间,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气候湿热,故BCD错,选A。
2.?【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合作,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题干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说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家之间要进行“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国家间需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发达国家的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故ABC错误,选D。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印度、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因此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影响汽车工业布局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人群,市场广大,D对;日本的汽车生产资金雄技术先进、人才密集,汽车生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市场,煤铁资源丰富影响不大,故ABC排除,选D。
8.【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合作,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题干信息。
【解答】
由题干可知,华为凭借技术、成本等优势赢得了不少国家的市场,截止2019年6月6日华为已经和30个国家签订了5G大单合同,体现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融合,该事件说明了经济全球化,A正确。
9.【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世界的海陆分布是解题的关键。联合国的徽章是一幅以北极为中心、方位角等距离的世界地图的投影平面图:用淡蓝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水域,有8条经线(由5个同心圆表示)延伸到南纬60度。
【解答】
A.是从北极上空俯视的世界,故A错误;?
?
?
?
?
?
?
?
?
??
B.显示了8条经线,B挣钱;
C.所示区域为北极俯视图,延伸到了60°S,C错误;?
?
?
?
?
?
?
?
?
?
?
?
?
?
?
??
D.纬度范围为90°N~60°S,D错误;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国际合作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我国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有利于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
开拓国际市场。
11.【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试题解析】
1.?【分析】
本考查学生读图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从地图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图示的数值,可知选项中的四个国家中,德国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图的记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而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并不全是发达国家,如墨西哥等为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发达国家,所以亚洲不全是发展中国家。①④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外贸易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粮食,说明其制造业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初级农矿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ACD错误,选B。
14.【答案】A
【解析】解:从图中看出,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很多国家共同完成;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利润,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从图中得知,飞机零部件的生产国主要有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而少部分如韩国、巴西等属于发展中国家。
故选:A。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跨国公司和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是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此题考查的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要结合教材熟练掌握。
15.【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1.?【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根据各数字所在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关系,①应为人口快速增长,②为砍伐森林,③为草场退化,④为水土流失,故ABC错误,选D。
2.?【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因人口增长导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分布的国家,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环境问题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因人口总数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故ACD排除,选B。
3.?【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造成图中所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源,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看出,人口增长过快过多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因人口增长过多,对粮食的需求过多,导致粮食不足,由此引发草场和森林的破坏,以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故ABC排除,选D。
18.【答案】C
【解析】解: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低地之国”,风车分布广泛,盛产郁金香。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依据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来解答此题。
考查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认真分析解答。
19.【答案】A
【解析】解:人类发展指数越高,发展水平也越高。读图表可知,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是发达国家。故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大利亚、新西兰等;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主,绝大部分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各国应积极加强和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结合表中的信息解答即可。
20.【答案】B
【解析】解: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以此来看,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的是加拿大。
故选:B。
目前世界上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有面积大小之分、人口多少之分、政治制度之分、经济发展水平之分,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
考查世界上部分国家的面积,内容基础,牢记即可。
21.【答案】C
【解析】解:从图上来看,丙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国应该是日本,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该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故选:C。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一般先于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程度也更高。结合图示来看,图中的丙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图示中的信息来解答即可。
22.【答案】D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A类国家即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科技和从发展中国家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出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并销往世界各地,获取高利润,经济发展更快,起来越富;B类国家即发展中国家,仅仅是出售原材料等商品,该类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市场繁荣,环境优雅,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好。而在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落后,居住环境杂乱拥挤,人们的生活较为贫困。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的差异,识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从图中获取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D
【解析】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读图可得,A国的出生率高于B国,其死亡率也高于B国,A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高于B国,但A国总人口数不一定高于B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和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24.【答案】C
【解析】解: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说明在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走向全球化趋势。
故选:C。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
25.【答案】B
【解析】解: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全部是发展中国家,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世界各国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截止2015年,世界上共有2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7个,地区为35个。
主要考查了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的认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26.【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主要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非洲的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发展中国家中的中国茶产量最多,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最多,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和贸易国,中国茶园面积居世界第一。
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茶的产量,结合图示得出结论即可。
27.【答案】(1)南南合作
(2)渤海?
?
小麦?
?
亚寒带针叶林
???????(3)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
海陆因素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经济合作、我国东北的农业、气候及影响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均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读图,①为我国的渤海,C地在北方地区,为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3)读图A地形区为东北平原,也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要得益于我国的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气候;而在我国境内,由C地到B地,是从华北平原转到内蒙古高原,农业由种植业转变到畜牧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海陆因素,因华北平原距海近,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大,为温带季风气候,适合发展种植业,而内蒙古高原距海远,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
28.【答案】C?
基督教?
英语?
B?
东北?
巴拿马?
白令?
环太平洋?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黄色?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稀疏?
地处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B、C、D、E四地中,黑人集中分布在C地,非洲的中南部地区;?D北美洲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为基督教。通用语言是英语。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位于B欧洲西部,该大洲位于E?南美洲的东北方向。
(2)甲是D北美洲与E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乙是A亚洲与D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
(3)图中丁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4)丙所在半岛为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5)A亚洲的东部大部分居民属于黄色人种;该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图中戊地属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地处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气候恶劣。
故答案为:(1)C;基督教;英语;B;东北;(2)巴拿马;白令;(3)环太平洋;(4)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5)黄色;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稀疏;地处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
全球陆地共分为七大洲,它们有的陆地相连,有的被海峡分开。亚洲和非洲原来陆地相连,后来开凿了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也原来陆地相连,后来开凿了巴拿马运河。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大洲的界线及人种、宗教和语言的分布。
29.【答案】(1)欧?
?
发展中
(2)印度
(3)C?
?
炎热,气温高
(4)9?
?
可通航时间短;结冰期长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世界气候、大洋、“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世界气候、大洋、“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1)“一带一路”东端为活跃的亚洲经济圈,西端为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腹地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2)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经过南海、A马六甲海峡、B印度洋、地中海,最后到达欧洲西部。
???????(3)上图是记者沿途拍到的照片,该照片可能拍摄于C中东地区,居民服饰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炎热、气温高(宽大的长袍有利于散热)。

4)海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也称为“冰上丝绸之路”。读图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最安全的通航时间是9月,与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的劣势是可通航时间短;结冰期长。
第4页,共9页
第5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