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9 19: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所处的位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曲五首》的第二首诗。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主要围绕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展开,既有先秦时期的叙事散文,也有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既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教材编写目的】这一单元对学生有些难度,诗文的思想内涵不容易探究,生字词也不少,因此学习本单元一要引导学生疏通文意,结合以前学过的文言诗文加深理解;二要反复诵读,体会诗文描绘的意境,学习古人强烈的家国情怀;三要把握文章文体和写作特色,关注作者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
【文体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歌行,也是咏雪诗、送别诗、边塞诗;是我国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是岑参在轮台雪中送友归京时所作,
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这首诗在咏雪中传达着别愁,
在送别中又着意咏雪。如果说雪是全诗的纽带,那么情就是全诗的灵魂。诗发端突兀,立马进入飞雪严冬,接着展开想象,“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令人仿佛置身春光明媚的胜景,诗人巧妙地发现白雪和梨花之间的内在联系,言他人之所未言,比喻新奇,让我们仿佛看到枝繁叶茂的梨树,
嗅到丝丝袭人的花香,成就千古名句。接着由景及人,通过狐裘不暖、锦衾嫌薄、角弓难拉、铁衣难着等细节,描绘塞外风雪的威严风骨,突出雪天之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不仅为送别酝酿气氛,还暗写友人归京的路途艰辛。中军置酒,欢聚一堂,与下文送别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归客起程,雪大风寒,送出辕门,又至轮台,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能望着雪地上的马蹄印迹,默默无语,思绪万千。整首诗篇写边塞雪景,寄送别深情。
“诗中有雪、雪中有诗”成就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艺术魅力。抓住主要意象——雪,品析语言,体会情感,并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这一鉴赏诗歌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抓住文本特质达成教学目标。
【语文要素】反复诵读,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如意象鉴赏诗歌,学习
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学习本课,了解歌行体的基本特点;通过品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充分体会本文的思想内涵,领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歌行体的基本特点;
2.通过品雪悟情,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3.充分体会本文的思想内涵,领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重难点】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充分体会本文的思想内涵。
【学习方法】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主题阅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流程】
导入:同学们,雪,冰清玉洁,晶莹玲珑,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也是文人骚客笔下的宠儿。在我国古典诗歌大花园里,咏雪诗无疑是格外清新靓丽的一朵。我们回顾一下咏雪的诗句。学生发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询问疑惑,补充助读资料,如文体知识和作者介绍,出示学习目标和活动环节。活动一、诵读开始第一个训练。
1.读准字音。检测朗读情况,发现读错的读音,予以纠正,出示重点字词,全班齐读。
2.读出缓急。诵读歌行,一般是每句四拍,很有节奏感。但要注意轻重缓急。比如前4句稍快,结尾四句稍慢,强调“空留”语速稍慢,语调稍沉重,“马行处”一字一顿,词断意连。注意韵脚字。老师示范后,学生诵读。
3.读好抑扬。有的句子读得昂扬,有的句子读得低沉。老师示范后,学生诵读。
歌行体诗歌适合歌唱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歌行体的特点。活动二、品读学诗就要反复读,反复品。本文“咏雪中蕴涵着送人,
送人中着意咏雪”。可说“雪”为全诗纽带,“情”为全诗灵魂。借助这一意象来欣赏雪中景,领悟雪中情。老师示例,学生品析。
预设: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品析:大胆想象,比喻新奇。生发美好想象,看到一片银妆素裹的晶莹世界仿佛置身千树怒放的梨园之中。
2.创造“梨花”这一寄情的物象,暗含离愁。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品析:侧面衬托,刻画出塞外风雪的威严风骨,突出了北方雪天之奇冷。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品析:一白一红,一动一静,色彩映衬,创造出一种庄严沉滞的气氛,深切地表现出人们送行时刻的沉重心情。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品析:留白手法,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依依不舍,怅然若失
。总结:通过品雪景,读懂雪中情,更读懂岑参。
活动三、联读学生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接着学以致用,展开联读,出示咏雪的近体诗、词、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寿阳曲·江天暮雪(元)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总结:通过诵读、品读、联读,理解歌行体的特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更懂得了诗人博大深沉的情怀。最后全班背诵全诗,收束。